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德系车企控制成本 或致德国汽车城衰败

德系车企控制成本 或致德国汽车城衰败

大家车网 2014-07-25 16:28 来源:网摘 作者:综合报道

  据德国媒体报道,汽车城底特律见证了美国汽车工业的辉煌,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车企削减成本断臂求生,最终导致了底特律的衰败乃至破产。现在以大众CEO文德恩为首的德系巨头也正准备上演成本控制的戏码,德国汽车中心会不会遭遇相同的命运?

德系车企控制成本 或致德国汽车城衰败(0) 大家车网

  去年,德国大众、宝马奔驰三大巨头共获得210亿欧元的利润,而总销售额则高达4000亿欧元——全世界只有大概20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比这个数字高。即便是实力雄厚的德系巨头,内部也充满种种问题。于是乎,削减成本控制开支成为它们共同的选择,大众计划节约50亿欧元,而戴姆勒奔驰也计划扩大涉及数十亿欧元的“效率计划”,宝马也准备缩减数亿欧元的开支。不过大众CEO文德恩也提醒,车企的成本控制措施可能导致工厂所在城市如底特律一般衰落。

  在创造历史业绩记录时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成本控制?根据德意志银行分析师Eric Heymann的研究,这主要是德国汽车工业以及在德国的汽车工业并不等同。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外,尤其是中国和美国,这些地方的汽车销量超过整个欧洲。而在这些市场销售的汽车大量在当地生产。

  销量下降导致生产不振

  据统计,2000年至2013年间,德国厂商在海外的产量增加了130%,而在德国本土的产量仅增加了6%。而从2009年之后,德系车企在海外的产量就已经超过了本土产量,目前没有看到任何扭转的希望。

  由于在海外工厂的增多,从德国本土出口的数量就越来越少。而由于欧洲的销售颓势,整个欧洲大陆的汽车产量逐年减少。最高峰时,福特标致以及欧宝共关闭了十家工厂。对于德国的75万汽车产业工人来说,未来的增长也是不现实。

  未来中国或出口汽车到欧洲

  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让德国汽车经理们不得不去寻找更便宜的生产基地——其中更低的工资水平占据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在德国,高昂的人力导致生产成本要高三分之一以上。虽然现在在德国有最好的汽车生产条件设施,但大众CEO文德恩仍认为在德国生产途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不经济的”。

  德国强大的工会导致生产时间也远不如中国等地。现在沃尔沃已经考虑把中国生产的汽车出口到欧洲的问题,现在该公司需要做的是“大量的教育工作”,让欧洲消费者接受来自中国的高档车。一旦取得成功,未来其它品牌从中国出口汽车到欧洲将不再是不可能。

  在分析师Heymann看来,“德国制造”在豪华车的研发、生产方面还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德国汽车产量到2015年前仍不会明显下降,但各大车企的大规模成本控制计划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可忽视。

关键词:德系车企   责任编辑: 王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