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3-08-01 12: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黄少华
很难想象,捷豹路虎——这家5年前濒临破产、被印度塔塔以23亿美元收购的英国豪华车品牌,却在中国市场实现惊天大逆转。2012年,捷豹路虎的利润高达15亿英镑,相当于24.2亿美元,超过了2008年被收购的总价。
高额利润,主要来自中国市场的热销。统计显示,2012年,捷豹路虎在中国共交付车辆73347辆,同比增幅高达74%。今年上半年,捷豹路虎虽经历了产品的换代更迭,却仍销售42155辆,同比增长16%。
作为热销车型,路虎揽胜长期处于加价状态。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中关村的惠通陆华捷豹路虎展厅,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揽胜2013款5.0L排量四款车型均要加价20万元,其中,5.0T顶配车型要加价40多万元。”在北京的另外4家捷豹路虎4S店里,销售人员的说辞基本一样,只不过,有的店4款车型的加价幅度均在30万元以上。
捷豹路虎中国总裁高博曾多次表示:“一旦发现经销商有加价售车的行为,我们就对其进行严肃惩处。”但时至今日,却没有一家捷豹路虎经销商因为加价售车被“严肃惩处”。
“刚上市的车型供不应求,可以理解,但有的车型已经上市数年仍在加价销售,就不能简单地用供求关系来解释了。”上海工商局公平交易处副处长郑宏表示,不排除一些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建立利益联盟,故意营造紧张气氛,人为地制造供需矛盾。
一边控诉一边热捧
“我说海藻啊,这可不是一般的吉普车,这是路虎!英国皇室的专用座驾,你觉得它难看,可我觉得它是车里面最好看的一款,这开车的男人,有血性的,都希望拥有一款路虎。”电视剧《蜗居》里,贪腐官员宋思明的这一段话,无异于给路虎做了一个大广告。
价格高达200多万元的路虎揽胜5.0T车型,加上加价部分和税费,全办下来要接近300万元。如此“天价车”,并不是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路虎4S店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揽胜的消费者中,以私企老板和煤老板为主,另外,也有一些是政府官员,购买该车型的人对于价格并不敏感,因此,加价20万或者40万元并不能改变他们的购买决定。
与动辄200多万元的揽胜相比,售价在60万元左右的揽胜极光则面向更广大的消费群体。这款与福特蒙迪欧共用一款发动机的小型SUV,同样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热捧,在去年普遍加价5万~10万元的情况下,居然售出两万多辆车。与揽胜的消费者不同,很多极光消费者并非腰缠万贯,甚至有不少是都市白领,出于对品牌的盲目崇拜、外形的诱惑和炫耀型的消费心态,倾其所有购买该车型。
因为“肉疼”,因此对车子就更加在乎,也更加挑剔。在某专业汽车网站的论坛里,一篇题为《2012年最后悔的事情——买了极光》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回复多达十几页。这位消费者说,他的极光在去年10月买完之后,就陆续出现异响、门框脱胶和轴承润滑不足等问题,在维修和与4S店的扯皮中感到身心俱疲,想尽快置换掉这款曾让他痴迷的车型。
同样反映极光质量问题的帖子多得数不胜数。另一位消费者在网上吐槽说,他的极光才跑了2000多公里,天窗玻璃就裂掉了。“而且价格巨贵,玻璃29700元,加上辅料和工时,一共要3.7万元。开始我以为是我赶巧了,这样的情况只是个案,结果取车那天,正好赶上另一辆极光也是同样的问题,也是2013款的……”
除了反映质量问题,在各大汽车网站的路虎论坛里,还充斥着消费者对于加价行为的控诉。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一边控诉,一边充当冤大头呢?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社会财富增长很快,但两极分化也日益严重,因此就出现了价格越贵的豪车越受追捧,而A0级小车却卖不动的尴尬局面。
路虎加价谁来管?
从前年加价70万元,到去年狂降40万元,再到今年加价40万元,短短不到两年时间,路虎揽胜的价格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相差百万元之巨。对于这种变化,路虎中国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价格变动是市场行为。“毕竟经销商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捷豹路虎中国作为企业,对经销商有控制管理权,但从加价车的角度来说,我们只能告知经销商不许违法,如果我们强制规定让他们按指导价销售,就会涉及‘反垄断法’,经销商可能会反问,降价销售的时候,为什么我们没有给予补贴呢?”
路虎中国在发给记者的《媒体声明》中表示:日前媒体报道的捷豹路虎中国经销商加价行为已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捷豹路虎中国始终建议经销商对于所售车辆执行市场零售指导价格,并严禁经销商以任何非法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为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我们正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以解决供货不足的现状,其中包括调高批售预期,向英国总部争取更多资源,并努力提升物流运输效率,以此来加快订单的配送速度。
这位负责人坦言,目前路虎中国能够承诺的,就是如果消费者去买车,被告知需要加价10万或者20万元,但经销商最后并没有出具任何凭证,也没有开具发票,那就不符合财务流程,就是违法,只要有消费者举报,我们一定严惩。“但如果经销商告诉他,你想尽快提车可能要多掏20万元去购买一些配件,然后将这笔费用体现在票面上,客户能接受的话没问题,如果不能接受,提车需要等上几个月或者半年,这也是一种共识。”
该负责人也表示:“每个厂家对于经销商的处罚,包括扣分、扣利润,都有一套不一样的系统,比如说,如果经销商犯了严重的错误,我们从拿车、返点到利润都会有相应的处罚。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经销商的错误不一样,加的价格不一样,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也不一样。我可以对经销商进行管理、处罚,但不能在这之后再公布这个结果,毕竟我们与经销商是共生共荣的关系。”
以上回应不难看出,路虎中国对于加价卖车可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严肃惩处”基本没有实施的可能,“共生共荣”才是根本。厂家不作为,那么,监管部门呢?早在2011年,深圳市罗湖市场监管分局就对管辖内的一家奥迪4S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其因销售“加价”车所得的140多万元款项。当时,正值“3·15”前夕,包括广州、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全国22家城市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维权观点:认定“加价售车”是供求决定价格论掩盖下的一种违法行为,不但违反了国务院价格监管法规,而且侵犯了正常排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收取加价款实际上是收取商业贿赂,强制搭售汽车装饰则涉嫌不正当竞争。
作为因加价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的首个案例,当时这个事件引起了业界极大的关注,然而,雨过天晴,加价售车再次迎来“风平浪静”的大环境,除路虎外,包括保时捷卡宴等热销车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加价行为。而所谓的监管,却如一阵风吹过,来无影去无踪。业内人士表示,监管部门不作为,是汽车市场价格混乱最重要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应该选择“用脚投票”。
责任编辑: 王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