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自主品牌需要更多的"王荣"来垂范

自主品牌需要更多的"王荣"来垂范

大家车网 2013-01-23 13:08 来源:本站 作者:随畏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每天乘坐比亚迪e6电动汽车上下班,一时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高级领导干部带头乘坐自主品牌汽车”的中央指示精神早在2011年11月便已传出,但落实情况并不乐观。无论各种大小场合,领导们的座驾几乎仍为清一色的德系豪车或欧美、日的高端商务车型。作为一名副省部级的高级领导,王荣能身体力行带头乘坐比亚迪e6电动汽车,对比亚迪这家企业的鼓励之大可想而知。据报道,王荣的座驾也曾是一辆奥迪A6

自主品牌需要更多的"王荣"来垂范(0) 大家车网

  图为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的比亚迪e6座驾

  迟迟未现的产业化让电动汽车的发展变得举步维艰。本土多数企业早已表现出暧昧姿态,表面上是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号召,积极打点门面,捣鼓出电动汽车的样车甚至是模型,更多的则是套取政策红利。实际上,这些企业无论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的建设方面,还是人才储备以及战略目标都是虚空的。

  比亚迪的不同之处在于,以电池发家的王传福进入汽车产业之初便认定电动汽车战略是比亚迪的战略重心所在,并希冀以此跻身全国乃至全球汽车业的龙头地位,所以才敢于一直大手笔投入,并不断尝试商业模式的创新。但一个新兴产业要想实现产业化,仅凭一两家企业身先士卒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虽然比亚迪经过这几年的努力,e6和F3DM已经在一些地方的出租车市场打开局面,但也远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点。

  比亚迪前段时间在北京举办的一次技术解析会上,王传福一席话道出了自主品牌现阶段所集体遭遇的尴尬处境,他说,“一些官员不愿坐我们的汽车,觉得丢面子,是因为我们没做好。我们只有通过创新技术去改变。”可是,领国日韩在汽车产业的发展初期阶段,产品性能并不是很稳定的时候,它们的政府领导人并没有因为这些,更遑论面子问题而对本土品牌的汽车弃之不坐。王传福的这句自我检讨之词,有太多无奈,应该让很多人汗颜。

  一个显性的问题是,要想壮大本土自主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政府除了在财政上予以补贴,在产业政策上给予扶持外,领导干部率先作出表率带头乘坐所产生的上行下效的示范效应,对尚处在培育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会更具裨益。我们知道,由于国内政治体制以及多重历史因素所致,政府官员所乘坐的公车根据其行政级别的高低有着明显的区分,如果政府高级领导干部能带头乘坐自主品牌电动汽车,那对其下面各级官员的公车座驾在行政级别实际上也就有了一定的约束力,当然下级官员也会更乐意主动对标去选择相应的自主品牌汽车。

  另外一点,一辆能被副省部级官员当成座驾的电动汽车,民众至少不用再去为车辆本身的质量、可靠性及技术性能担忧。在消除这一层隔膜后,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去尝试乘坐电动出租车,甚至直接购买电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电动汽车满足各大小城市的城市通勤需求不成问题),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市场循环。

  很多人会说,比亚迪是属于深圳的企业,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之举是地方保护另一种形式的表现而已。可是我们要知道,虽然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做得最为出色,但也并非只有其一家企业在做。上海、北京以及杭州等多地的自主车企都有生产电动汽车并推向市场,可至今没有像王荣这样的书记带头垂范。如果,这也是一种地方保护,那么我们也要尽可能地呼吁有更多的“王荣”身体力行地保护各自辖下的电动汽车产业,只有这样,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才会更快地到来,民族品牌也才可能在外资品牌的合围中突围。

关键词:自主品牌   责任编辑: 随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