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2-28 14:29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导读]2011年至今,我们看到了一个善于玩招术、诱骗潜在收购者的萨博。这显然有悖于萨博及其托管人所吹嘘的高端形象。
萨博已死,这几乎已成定局。但行将迈入死亡的萨博,难道不应该检讨吗?
在萨博汽车破产重组的数年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努力通过经营走出困境的萨博。相反,2011年至今,我们看到了一个善于玩招术、诱骗潜在收购者的萨博。这显然有悖于萨博及其托管人所吹嘘的高端形象。
瞧瞧眼下,萨博汽车又扯起了另外一张虎皮——有消息称,参与竞购萨博汽车的企业众多,甚至高达14家。最邪乎的莫过于,宝马也加入竞购团队。
宝马真的有意收购萨博汽车吗?在曾经参与收购萨博汽车的中国车企——北汽集团看来,萨博汽车是个大窟窿。抄底买萨博汽车,无异于抄洞。比北汽集团更精明的宝马汽车,难道不明这个道理吗?更何况,宝马有必要收购萨博汽车吗?宝马是豪华车品牌,其品牌远高于萨博汽车,有什么必要去买一个生产成本高、品牌远低于自己的企业呢?
当然,如果宝马汽车钱多得没处可花,想做做慈善事业,那也只能另当别论了。
尽管宝马汽车收购萨博的各种理由完全站不住脚,但这毫不影响这个消息被传得神乎其神。比如,宝马汽车有意在相同的平台上制造萨博和其自身品牌车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常现象呢?
一切都因利而起。在任何一起并购中,短期内最有利可图的或者说净赚的只有中介机构——那些投行们。比如说瑞银。不知有多少中国企业曾经吃过海外中介机构们的苦头。在跨国并购中,他们的最大功能是——尽可能地高价出售破烂资产;他们更考虑的在达成交易的同时,令卖方满意。至于买方是否因此而破产或者受损,并不在这些机构的主要考虑范围之内。
这起炒作,无疑将制造一种抢购的氛围。那些急于收购者变成了被大杀一把的对象。在这个局中,最大的杀金对象就是青年汽车集团。有消息称,青年汽车计划出资20亿瑞典克朗(约3亿美元)收购萨博汽车。此外,青年汽车将追加投资120亿瑞典克朗(约合18亿美元),在萨博汽车投资开发新车。
这真是一起令卖方满意的交易。按照萨博清算的管理人的说法。最佳买者需要满足几个条件。第一,需要兼顾债权人、员工和当地利益,达到最佳平衡点;第二,具备资金、技术和长期运作信誉等优势。与其他车企相比,青年汽车的出价不低,恰好满足了偿还债权人债务的要求。且青年汽车勇敢地背上了包袱——如收购成功后,5年内将维持在瑞典当地的汽车生产业务,且尽力挽留萨博汽车的员工。
面对这些显性和隐性的成本,不由为青年汽车捏一把汗。萨博汽车很难复制沃尔沃轿车的成功(在吉利汽车收购后,沃尔沃轿车公司起死回生了)。这一方面源于萨博汽车的技术、品牌认知度远远低于沃尔沃轿车,另一方面也源于萨博汽车零部件供应障碍。由于通用汽车是萨博汽车相关零部件的供应者,通用汽车并不希望青年汽车收购萨博汽车,故此前不愿意提供相关零部件。因此,一旦青年汽车如愿完成收购后,不得不另寻零部件供应商——以目前萨博汽车和青年汽车的能力,这绝不是一桩容易的事。
面对勇气可嘉的青年汽车、善于炒作的投行们,萨博汽车与中国车企的故事似乎没完没了。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加速(0-100公里/小时) | 刹车(0-100公里/小时) | 实测油耗(L/100公里) | |
8.27 秒 | 40.57 米 | 12.80 L | |
总评分数 | 8.3分 | 测试文章:
|
|
评测编辑:张丽 |
8分 |
华晨宝马5系装备了四款发动机,523Li的这台高功版2.5升直六在我看来最实惠不过,刚好够用,跟加长的轴距搭配在一起,上等的商务家用双重功效。 | |
评测编辑:强子 |
8分 |
最大优点:外观大气漂亮;内饰沉稳,做工不错,配置丰富;空间宽裕。 最大缺点:内饰用料较差;动力一般;小毛病明显多见;个别网友反映存在烧机油现象。 | |
评测编辑:林夕 |
9分 |
曾经担心过523Li动力是否够用的问题,现在看来顾虑已经打消,还能够有更经济的油耗,很有性价比的产品。 | |
6分以下:不做推荐 6-7.9分:合格产品 8-9.2分:优秀产品 9.3-10分:强烈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