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汽车赛事 > 二环十三郎:我创造一种时髦 愿和韩寒切磋赛车

二环十三郎:我创造一种时髦 愿和韩寒切磋赛车

大家车网 2011-08-24 00:00 来源:雅虎体育 作者:

如果你认为他是一个暴躁易怒的少年,那么你错了;如果你认为他是一个理性低调的男子,那么我错了;他只是千万个不甘于平凡沉闷生活的不羁少年中的一个;他没有我们想象得简单,也没有我们想象得复杂。

◎文/本报记者 邓艳玲

◎摄影/本报记者 田雨峰

>>陈震其人:

24岁,北京人。传说中的“二环十三郎”——即在晚上九十点之间,在北京二环32.7公里的路程,以每分钟超出266辆车的速度,仅花不到13分钟就跑完全程。而据说即使是熟练的老司机都要花至少80分钟跑完这段拥堵的路程。而他有时候甚至可以在8分钟跑完全程。就是这个在地下飙车圈子备受人瞩目的青年,今年2月10日飙车时被警察追捕并拘留7天,罚款千元多。

“跑街没人比我快,赛车我还是个新人。”

>>>对话背景

5月19日,人们在将于6月举行的亚洲吉利方程式国际公开赛报名表中,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陈震——大名鼎鼎的“二环十三郎”!拘留过后的飙车少年真的“改邪归正”,从此走上赛车职业生涯了吗?他真是想和传说中指责他的急先锋——作家车手韩寒在赛场一较高低吗?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来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呢?带着好奇,带着疑问,5月27日,本报记者与惯常中午两点后起床的陈震面对面,谈起他从飙车到赛车的经历。

我参加正式赛事 看你们还说什么

青年周末(以下简称为“青周”):听说你报名参加2006亚洲吉利方程式国际公开赛,参赛需要什么条件?

陈震:一些身体上的条件,我都没问题,剩下的事情就是三天培训了。在培训中拿到中国汽联正式的赛车运动C级驾照,成为注册车手,就可参加比赛了。

青周:通过三天的培训,有把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参赛资格吗?

陈震:能有这样的机会在赛场上进行正式的车赛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获得专业的培训,获得合法的赛车资格,没有理由不去试试。

青周:这是你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吗?是不是合法的赛车资格吸引了你?

陈震:是的,跑街你们都说不对,那我参加正式比赛看你们还说什么。以前也参加过几次非正式的比赛,但都不是汽联组织的。其实我一直都有这样的想法,想着有一天成为职业车手参加比赛,现在有这个机会,我当然不会错过。

青周:以前没有机会成为职业车手吗?

陈震:我从去年夏天开始跑街,以前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

青周:能跑二环就能成为职业赛车手吗?这次比赛是个什么级别的比赛?

陈震:我跑二环用不到13分钟,本身就可以证明我的水平。这次比赛只是方程式比赛中中下级别的比赛,对参赛选手限制较少,只要交钱了,可以通过培训,就可以参赛。至于能不能成为职业车手,看比赛情况了。

青周:报名费是多少?

陈震:报名费是我家里先帮着出的,具体多少不知道,算是我先借家里的吧。我刚从上海回来,没带那么多钱。

有机会就和韩寒在赛车场切磋一下

青周:我看报道说你想有机会和韩寒比试车技?

陈震:我并没有主动这样说。是记者问我的。有机会就切磋一下呗。我又不认识他。

青周:不是吧,就在你二环飙车被警察“追捕”之后,韩寒在他的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说你的事儿,你后来还在你的博客上反驳了呢。

陈震:是呀,他认识我吗?不认识。他知道我在干吗?不知道。他这是吃饱了撑着爱瞎评价。

因为他的话漏洞百出。他知道二环是什么样吗?没参与就没有发言权。

青周:你怎么知道他没有参与过?

陈震:我不知道,我本来就不认识他。我只知道他是一写书的。我一朋友对我说过,写书里的人,他开车是最快的;开车里的,他的书卖得最多。

不能告诉你还在不在二环飙车

青周:你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吗?你们经常在二环飙车的事情曝光之后,很多人纷纷出来指责你们。

陈震:是啊,我错了,所以我被拘留了。我从来也没有说过我对,而且我也为自己做错的事情付出了代价:拘留了,也罚了款。

青周:你觉得这样就足够了吗?

陈震:不够吗?我觉得足够了。

青周:思想上没有一点变化?这次报名参赛是不是表明你今后要往职业方向发展,放弃跑街了?

陈震:……(沉默不语)

青周:那你还要在二环上飙车吗?

陈震:这个我不能跟你说。如果硬要我表态,我当然要说:得,我今后不飙了!

青周:你的车技还有提升的空间吗?

陈震:还有的是!跑街和赛车是不同领域,跑街没人比我快,赛车我还是个新人。

青周:那你为什么不完全放弃跑二环一心去赛车呢?

陈震:我不是告诉你,我今后不跑街了。

改邪归正?谈不上吧

青周:我们是想了解你们从事这么疯狂的活动,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陈震:没什么背后的故事。我之所以接受媒体的采访,只是为了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关于改车,二是人错还是车错,三是关于和韩寒比赛的事。二环,明说吧,他跑不过我;赛道的话,因为他是两三年的职业选手,比我训练多、好,我不能确定,但他不用那么瞧不起我吧。

青周:你去参加职业比赛,主要是想争一口气?还是想着在正规比赛中一展身手,告诉人们,你打算“改邪归正”了?

陈震:有机会试试,我当然不会放弃。但说实话,我现在过得挺舒服的。以我现在的收入,一年换一辆10-20万的车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当上职业车手的话,那是个烧钱的游戏,我没那么多闲钱,我会过得很难受。我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紧张呢?

改邪归正,谈不上吧,跑街我是NO.1,我就想看看正规比赛我到底怎么样。即使是正式车手,还是可以跑街呀。

青周:你其实是不愿意跑职业比赛?

陈震:也没什么愿意不愿意的,看心情。职业赛车和跑街是两码事儿,我也会有压力,就像跑二环前几次我没输,后几次就想着我一定要赢,否则面子上过不去。

青周:传说中的“二环战队”真的就是赌一箱油去玩命飙车吗?

陈震:是啊。不是玩命,就是为了刺激,为了好玩,为了开心。算是兴趣爱好吧。

青周:每天都过一种黑白颠倒的生活,也很开心吗?

陈震:这只是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就像你朝九晚五,你也喜欢吗?

青周:经常有人找你们挑战吗?

陈震:是。点名道姓找我的很多,我每战必应,每战必赢。

青周:这样说来,跑二环对你来说应该没有挑战性了?

陈震:二环每时每刻的车况都不一样,你永远不知道前面会出现什么,这最有挑战。

在家门口自钉“注意安全”牌子

青周:在你心目中,有“危险”的概念吗?你知道怕吗?

陈震:当然怕了。我如果不怕死,干脆直接买辆奥拓和人在二环飙算了,立马歇菜。我还特别在家门口钉了一个“注意安全”牌子,不时提醒自己。

青周:只是提醒注意自己的安全,那别人的安全呢?

陈震:我安全了别人就安全了。我不想撞人,我跑街只是为了赢。要赢就要跑完吧,撞人肯定不可能跑完。

青周:为了赢,你会不会撞了人也不管,只管往前开呢?

陈震:不会。

飙车是人的错,改装车没错

青周:你平时开车也喜欢飙吗?

陈震:我平时开车挺慢的。因为平时开的都是没改装的车。

青周:意思就是如果开改装车就会开得很快吗?改车不是非法吗?

陈震:跑二环都是开改装的车,谁会傻到开原装车去比呀。我也挺奇怪,我的车是4个避震器,我又没有改成8个,违了哪门子法?

青周: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擅自改良车辆的特征是违法行为。

陈震:我改车又没有改变它的外观,我是让它的性能更好。我把纸的避震器改成铁的避震器,有问题吗?

青周:你的车辆特征是有登记的,一改,你验车会很麻烦的。

陈震:车检我每次都通过了。我的车各项指标只会高于原标准。就像考试,你考了100分,还做了加分题,难道还不合格吗?

青周:车管所有自己的检验标准的,标准不能因为你就随意改变,不然就不叫标准。

陈震:其实,不管怎么改车,飙车是人的错,不是车错。

露富?我有吗?无聊!

青周:父母平时管你吗?

陈震:我和父母沟通不多,他们也不怎么管我。小时候,他们就只在大方向控制我,但钱管得很严,不让我学坏。现在,他们认为我这么大了,该自己为自己的事情负责。我的工作也是自己找的,和他们没有关系。

青周:你的工作和赛车有关系吗?

陈震:没有关系。这么说吧,我在上海开公司,是负责人,我工作的收入足以支撑我玩车,不需要父母为我赛车投入什么。

青周:你们这个圈子好像不少人是拿着父母的钱来玩车的?

陈震:那是人家家里有钱,愿意给他玩。我也想呀。只说一句“妈,给我一万块”,就有钱了,多舒服。有人大言不惭地说不要,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青周:拿父母的钱玩车,如此露富,不怕引起别人对你们家庭财富来源的各种猜测吗?

陈震:无聊。那是嫉妒!知道别人有钱,他不是想办法去挣钱,成天调查来调查去。别人没钱了,钱也不会跑到他那里去,他还是没钱。中国人就那样,所以中国穷人很多。自己不是想着怎么赚钱,天天盯着别人。嫌贫嫉富!你知道吗?

露富?我有吗?无聊!他们光看到我买车玩这一面,看到我辛苦挣钱的那一面了吗?我现在成天工作。因为我有动力和方向,我要换更好的车,所以再累也必须工作。

我不赶时髦,我创造了一种时髦

青周:你有自己的工作,可以支撑你玩车,那些没有工作的,总该为今后打算吧?成为职业车手是不是最好的方向?

陈震:赛车不是想去就可以去的。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现在想干什么了,就去干了,至于将来,没想过。

青周:你们这群人出来之后,很多心理学专家分析你们……

陈震:(打断记者),我最烦那群什么心理专家,太无聊了吧。医生给人看病,人都没看到就可以乱说吗?成天在电视、报纸上说我这样说我那样,想出名吧?

青周:说你是现在80后反叛群体的代表人物,你同意吗?

陈震:没什么。说80后那是他们赶时髦,要这样说。我不赶时髦,我创造了一种时髦。

文章来源:青年周末

编辑:ool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