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汽车赛事 > 女车手断层 聚焦F1女性角色生存现状

女车手断层 聚焦F1女性角色生存现状

大家车网 2011-08-23 11:16 来源:新浪汽车 作者:

    自创办之日起,F1已经走过了61年的风风雨雨。在这段历史上前后总共出现过5位女车手,最早的一位是1958年时的意大利人玛利亚-菲利普斯,而距今最近的一位则是在1992年参加了3场分站排位赛的吉尔瓦娜-阿玛迪。巧得很,后者也是意大利人。若以国籍来分,意大利占到多数,在5位女车手中拥有3席,而另两位则分别来自英国和南非。

  8月的第一个星期,前西班牙F1车手伊米里奥-德-维罗塔的女儿玛利亚-德-维罗塔在法国马赛附近的保罗-理查德赛道完成了一场试车——驾驶着雷诺车队的2009年款赛车R29,她在赛道上跑了超过300公里。据西班牙《马卡报》称,玛利亚试车时一心想让女车手重现F1的伯尼曾到过现场。

女车手断层 聚焦F1女性角色生存现状(0) 大家车网

  31岁的玛利亚有希望取代此前呼声一直居高不下的美国印第赛车界第一女车手达妮卡-帕特里克,成为近19年来的首位F1女车手吗?无论这个答案是“Yes”还是“No”,至少从目前来看,试车后的玛利亚的确心情不错。“作为一名女车手,有机会驾驶一辆F1赛车让我觉得很荣幸。F1位于汽车运动的金字塔尖,它一直都是我的梦想……这次的测试很顺利,车队氛围能让人放松下来,所以我没用多少时间就适应了赛车的操控,还把速度提了上去。这是一次非常享受的经历。”

  玛利亚有着10年的参赛经验,先后参加过西班牙F3、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意大利超级之星赛、欧洲3000系列赛和奥迪方程式等。去年曾传出过两条与女车手相关的小道消息,一是达妮卡-帕特里克将加盟一支美国F1车队(结果建队计划泡汤,加盟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条就是传玛利亚有可能加入HRT车队,不过最后也是没了下文。

  有一个词挺不错的,“淡定”。现在大家伙儿都已经学会淡定了,所以即便玛利亚驾驶R29在保罗-理查德赛道跑了300多公里,哪怕是最热心的车迷也知道,距离“革命成功”差得还远。

  9年前,车迷们曾以为出现转机。美国印地赛车界的人气女车手莎拉-费什尔不光得到了为迈凯轮试车的机会,而且还在高尔夫天王泰格-伍兹为某品牌手表拍摄的广告中驾驶一辆迈凯轮赛车出镜(该手表与迈凯轮有合作关系)。但最后怎么着?还不是不了了之。

  女经纪人,最多“少数派”

  比起车手或者车队高层的职位来,女性在F1经纪人一角上的诠释更有经验可循。从舒马赫私人新闻发言人职务上升而来的萨宾娜-科姆是一位,一手将俄罗斯元素带入F1的奥克萨纳-科萨申科则是当之无愧的另一号人物。

女车手断层 聚焦F1女性角色生存现状(1) 大家车网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科萨申科,俄罗斯车手有朝一日应该也会出现在F1赛场上,这个人也许不是佩特罗夫,但他的入门途径却不会与佩特罗夫有多大不同。

  科萨申科是围场里少数的高调经纪人之一,但在被世人耳闻前,她也曾有过投告无门的苦恼。是科萨申科带着一份长达93页的英俄对照合同为佩特罗夫敲开了雷诺车队的大门,而后者大名鼎鼎的“1500万先生”的付费车手外号中的一半金额也是靠她一次次企业拜访求得的。为了替佩特罗夫筹到另外一半的750万欧元,科萨申科把俄罗斯的500强企业整理成名册,按照难易与远近,几乎是一家家地去拜访、协商,但赞助商总是大爷得很,所以她也真是碰了不知几鼻子灰——直到将佩特罗夫捧成俄罗斯的F1希望,甚至得到了普京的关注与支持。

  尽管围场资历尚浅,但科萨申科却是位“炮手”,深谙什么时候发话博关注、什么时候又该闭嘴的道理。雷诺车队尚处养伤期的库比卡和本赛季替补前者参赛的海费尔德,他们都没能逃过她的一张利嘴。也许,这和科萨申科对赛车运动的初接触也有点关系,时光倒退13年,那会儿她正在俄罗斯的一家电视台当赛车评论员。

  伯尼智囊团,女性挑重担

  10年前,伯尼的高龄已经被不少人念叨,退休和接班人的话题浮出水面;10年后的今天,再过两个多月,这位老人家就该喜庆81岁生日了。明知劝不动的人们已经死心,接下来的悬念就看他什么时候身体罢工了。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未来接过伯尼班的是一位女性呢?

  伯尼曾亲口说:“未来三到五年内,F1里将出现一位女性领导者……全球范围内,现在不管是经济、政治或者其他领域,一半的事都在由女性做最后决定。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女性一直努力在国际事务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而且效果显著。”

  其实只要看看伯尼身旁的智囊团,你就会发现,他的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萨莎-希尔是伯尼的律师,同时也是F1推广公司的股东之一;朱迪-格雷格斯虽然已经从澳大利亚站的“一把手”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与伯尼、与F1,她仍旧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伯尼身旁扮演着关键角色女性,她们大多并不张扬,有时甚至会带有一点刻意的低调,但作为一名高层,她们在事务处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细腻、耐心与亲和力却是男性望尘莫及的。

  也许有一天,等伯尼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把退休提上议事日程,而作为握有F1商业经营实权的英国私人股权投资集团CVC也表示同意的话,没准女性真有机会接过伯尼的班。

  女性不会被区别对待

  “男车手可以不帅,但F1的女车手必须是美女,我们只要美女!”此话出自伯尼。然而一旦那关键性的第六位女车手出现了,一定又会有为数不少的人开始得陇望蜀:她能否闯过排位赛,能否完赛,能否获得积分,甚至于——她什么时候才能和某位话题男车手来上段交锋?其实,高难度的女车手职位并非女性角色在F1中唯一的“第三落点”。

  从商业需求上来说,没有人会主张“F1让女人走开”,但在现实生活中,F1不仅处在一个“女车手断层”的时期,就连在赛道围场里,女性工作人员也属于绝对的少数派。而在12支车队的高管层里,索伯车队的莫妮莎-卡滕伯恩更成了一个“唯一”。

  “F1里的女性的确不多,在某些领域很可能只有一名女性,有时候会有一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卡滕伯恩已经在索伯车队度过了13年,从涉足F1的第一刻起,她就在为这支车队效力。现在,她已经成为了车队的二号人物,担任首席执行官,仅次于车队老板皮特-索伯。花了13年晋升到了这个位置,卡滕伯恩搭的不是“直升机”,但速度其实也不算慢——甚至超过了不少人对F1车队内部格局的想象。

  “如果你足够优秀,性别并不会成为区别对待的标准。当然,谁也不会因为你是一名女性就把职位给你。任用一个人的关键在于这个人一定要有优秀的职业素养,这是最重要的。”卡滕伯恩出生于印度,后来随家人一起去了维也纳。大学时代她就读于法律专业(就女性来说,法律及新闻从业经历似乎是一块不错的敲门砖),此后曾先后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驻维也纳办事处担任研究员,并在奥地利和德国的两家著名律师所担任合伙人。

  对卡滕伯恩来说,1998年是个关键的转折点,如果当时她转投的不是索伯而是另一支规模更大的车队,也许今天情况会有所不同。一开始,卡滕伯恩负责的是索伯的法律业务,之后法律事务主管、管理委员会成员、首席执行官——一步步晋升了上去。

  卡滕伯恩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9岁的男孩和一个6岁的女孩,她说:“从没有任何人因为我是女性而对我指指点点,相反他们会对我的工作干劲表示惊讶。”也许未来会有更多的女性出现在车队高层中,更没准儿,第二位“卡滕伯恩”会早于第六位女车手?谁知道呢。(东方体育日报 章丽倩)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