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用车 >用品 > 轮胎 > 黑作坊流出夺命胎 轮胎翻新妖魔化待破解

黑作坊流出夺命胎 轮胎翻新妖魔化待破解

大家车网 2010-06-25 01:38 来源:网上车市 作者:佚名

“国标”成纸老虎 行业亟需整顿

  “国标”成纸老虎 行业亟需整顿

  非法小作坊之所以如此猖獗,归根结底在于相关部门的监管缺失,有标准无监督,造成各地私小企业不知法,甚至目无“王法”。CCTV《每周质量报告》曾经在2009年派记者深入实地暗访非法轮胎翻新的全过程,其生产环节触目惊心,这就是所谓的翻新轮胎,试问看过此片报道的谁还敢买?而这种情形,正是行业普遍存在的潜规则,结合各地陆续查获的非法生产作坊,有些已“成行成市”,形成规模生产聚集地,难道各地相关部门对这些遍地开花的非法规模生产企业真的查不到,束手无策吗?这些“夺命胎”流向全国各地汽配汽用城,损害的不仅仅是行业名誉更是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载重汽车翻新轮胎》GB7037-2007、《轿车翻新轮胎》GB14646-2007国家标准和一项行业标准《工程机械翻新轮胎》已经于2008年4月1日强制实施。标准规定:“胎面磨光且帘线暴露、任何部位的脱层、胎体碾线或跳线”等13种破损轮胎禁止翻新,并规定了轮胎翻新的工序、材料、质量、外缘尺寸以及测试方法等多项强制性标准。

  但是,离颁布“国标”迄今已有两年,行业的混乱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好转和成效。监管的缺失最终导致行业无法获得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黑色污染”摇身一变成为“隐形杀手”,政府真正鼓励发展的循环经济更是生效甚微。有法必依,有法必施,否则再严格、再详细的法规也被“束之高阁”成为“唬人”的“纸老虎”。

  多方协力 破除行业顽疾困扰

  除了各地方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外,困扰轮胎翻新业的融资、技术创新、消费者意识问题也该重视,媒体更应该积极引导呼吁,多方合力,破除行业顽疾困扰。

  相比政策支持力度,中国做得还不够。发达国家和地区规定对废旧轮胎实行无偿利用,还有补贴,并实行免税政策。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每处理1条废旧轮胎,企业能获得国家给予的0.5美元补贴。而国内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翻新轮胎属于高新技术范畴,生产企业可申请享受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但一个“高新技术”就把众多的生产企业拒之门外,投入高成本的技术,对于小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负担,笔者认为国家应该在原材料利用、技术设备、免税政策上给予更多的优惠,扩大范围,积极引导,把众多中小企业引入“正轨”,对于那些依然“黑心不改”的非法企业坚决取缔并处以重罚,整顿市场,规范行业,攻破顽疾。

  针对大中企业,要着重在融资、技术创新上给予支持,扩大循环经济废轮胎再制造试点范围,支持融资需求和创新项目。

  消费者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应该正确认识翻新胎,提高鉴别翻新胎的能力和常识。例如:最常见的就是观察轮胎的色彩和光泽,翻新后的轮胎颜色和光泽都比较黯淡;还可以通过观察胎面和胎侧的搭接部位来鉴别,翻新轮胎的胎面和胎侧之间搭接处不如新胎平整圆顺;正规出场翻新轮胎都会有标识等等。

(慧聪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