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车型库 > 路虎 > 揽胜

王者之争 卡宴/揽胜/途锐/Q7对比试驾

大家车网 2008-12-06 01:05 来源:车讯网 作者:

王者之争 卡宴/揽胜/途锐/Q7对比试驾(2)

    如果你对越野没有过高的要求,而又将车设定为家庭用车,那么三百万(台币)的预算下,笔者推荐Audi Q7,因为此车的道路表现在LSUV中,可说是首居一指,当然它不宜拿来与要价近七百万(台币)的Cayenne Turbo相比,但却足以超越任何美、日对手。

王者之争 卡宴/揽胜/途锐/Q7对比试驾(8) 大家车网

    不得不佩服德国佬的用心,尽管VW Touareg与Porsche Cayenne甚是Audi Q7是共用底盘,但却造就出三款风格迥异的LSUV。

王者之争 卡宴/揽胜/途锐/Q7对比试驾(9) 大家车网

    Cayenne是一款很像Porsche的LSUV、Touareg是一款很现代化的LSUV,而Q7则可说是Crossover的最佳典范,并且保有一定的越野性能。因此在我们道路使用多于越野的情况下,Q7当然最符合这样的设定。由于此车是这四款车中唯一具备七人座的设计,也因此它在居家用途上,有着过人的表现。

王者之争 卡宴/揽胜/途锐/Q7对比试驾(10) 大家车网

    此车的外型相当流线,巨大的五米身长中,还有略带有Coupe般的车顶线条,霸气的车头设计是道地的Audi家族面孔,整体看来充满运动气息,而不失该有的大器与洗练风格。此车以5086mm的车长位居四款车之冠,轴距更高达3002mm,不仅五人座下表现充裕,七人座设定下也十分理想,潜藏式的倒后座椅,更能创造出平坦的行李空间。

王者之争 卡宴/揽胜/途锐/Q7对比试驾(11) 大家车网

    此车十分强调自我风格,内装设计与各项配备十分完整,甚至连座椅设定都充满跑车般的味道。我们试驾的车型为3.0 TDI,最大马力高达233hp/4000rpm、最大扭力更有50.98kgm/1750~2750rpm之谱。在低转高扭力的输出特性下,不仅加速过程中感觉十分轻盈,优异的悬挂设定,让此车可享有房车般的操驾特性,宛若置身在轿跑之中。此车搭配六速Tiptronic手自一体,0~100km/h加速9.1秒,极速可达210 km/h,平均油耗则每公升9.5公里,经济性明显优于前两者甚多。

    三百万(台币)以内的LSUV竞争最为激烈,购买者不再单纯的迷恋品牌光环,反而是更为锱铢计较,以放大镜来检视各项设计与配备。该价位中充满著强势的日系、美系竞争对手,甚至欧洲的双B与Volvo也都有非常强劲的竞争车款,因此相较于实力坚强的M.Benz ML与BMW X5,笔者认为Touareg反而展现它特有的低调奢华,亦有别于日系车种的泛滥。

王者之争 卡宴/揽胜/途锐/Q7对比试驾(12) 大家车网

    2003年登场的Touage车龄已经届满五年,产品日趋成熟,这款与Porsche合作开发的车款,在车辆本质上本就有过人之处,不论是它坚固的铝合金底盘,甚至是巨大的煞车卡钳,许许多多实在的用料,都足以让对手相形见拙,此车也因此成功的晋身「豪华休旅」之林。'06年底此车进行小改款,主要异动在外观设计与部份电子配备,外型上赋予家族面貌,配备上增添更多的行车安全辅助系统。

王者之争 卡宴/揽胜/途锐/Q7对比试驾(13) 大家车网

王者之争 卡宴/揽胜/途锐/Q7对比试驾(14) 大家车网

    小改款后的Touareg更具运动气息,也较先前更为年轻动感,它不仅在头灯和水箱护罩上做变更、尾灯组与扰流板和后保桿等都进行全面性的修改,在动力上更推出3.0升V6 TDI车型,结合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技术,达到240匹最大马力输出,以及56kgm/2000~2250rpm的扭力峰值。

王者之争 卡宴/揽胜/途锐/Q7对比试驾(15) 大家车网

    它与Q7同为六速Tiptronic手自一体,搭配4Motion恒时四轮驱动系统,具有加力档以及中央差速锁定功能。尽管此车的道路操控略逊色于Q7,但对的越野表现上却获得补偿,在恶劣路况的行驶上,Touareg更显优异。

    在开过四部LSUV之后,心中不觉浮现一种想法;男人当如此!这些豪华的越野车不论是卓越的公路直线加速力道或是恶劣地形走破能力都非便宜的日系轻型SUV可以比拟!只可惜绝多数的人没有机会亲身体验这些车款的魅力,对SUV只留下耗油、笨重、停车不方便的刻板印象,再加上现在油价高涨,我们只能说,唉!英雄生不逢时。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关键词:揽胜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