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看车 >新车 > 进口新车 > 有别日韩汽车 中国车企赴俄设厂遭冷遇

有别日韩汽车 中国车企赴俄设厂遭冷遇

大家车网 2007-08-20 10:4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琼

有别日韩汽车 中国车企赴俄设厂遭冷遇(2)


  

  俄罗斯主管部门对中国车企的“沉默”态度,一方面源于其国内保护主义的抬头,另一方面则与中国车企自身有关。

  中国汽车正迅速涌向俄罗斯。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共向俄罗斯出口汽车4.5亿美元,同比增长355.8%;出口数量3.86万辆,同比增长477.6%,增幅远远超过2006年同期。

  看到中国车企对俄罗斯市场的热情,俄罗斯人开始担心:如果中国汽车企业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则几年后中国汽车制造商就有可能挤垮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厂伏尔加汽车公司。

  “中国汽车企业是伏尔加汽车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希比利汽车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祝景成指出,“在俄罗斯的汽车产品从高级到低级依次分为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中国、俄罗斯。”

  熟悉俄罗斯汽车业务的祝景成表示,同级别的日韩车比中国车至少贵30%至40%;中国车与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公司的产品在同一个档次,但售价低于伏尔加汽车公司,因此直接冲击了伏尔加汽车公司的市场。

  但对于俄罗斯“厚欧美日韩、薄中国车企”的举动,祝景成表示理解,他指出,这些跨国汽车企业拥有品牌、技术、资金,它们符合俄罗斯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引进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俄罗斯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中国的汽车项目,不具备多少技术优势、廉价的中国组装车投产后,俄罗斯本国汽车企业将受到更大冲击。

  以德国大众为例,其在俄罗斯卡卢加的大众汽车厂计划在大众波罗、大众帕萨特和斯柯达法比亚的基础上开发出专为俄罗斯设计的汽车。而中国汽车企业则基本上没有针对俄罗斯本土化改进的策略。

  

  “我认为,急于在俄罗斯建厂并非好事。”祝景成告诉上海证券报,“其实CKD组装的成本比在俄罗斯直接设厂更低,管理一个俄罗斯工厂的成本不容忽视。”

  希比利汽车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祝景成所说的成本主要有5方面:

  一、在俄罗斯设厂的生产成本可能高于中国。俄罗斯强调同工同酬,其工人工资高于中国,而且俄罗斯工人并不好管,罢工是常见的事。即使福特汽车也为俄罗斯工人罢工之事头痛不已。福特汽车在俄罗斯的工厂罢工2次,每罢工1天损失上百万美元。

  二、随着众多外国企业投资俄罗斯,俄罗斯的土地、水电成本均提高。一些汽车企业拟借俄罗斯当地便宜的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希望将落空。

  三、俄罗斯税种繁琐且不断变化,企业如果一个税处理不当,就可能被处以较高的罚款,无形中会增加汽车企业的成本。

  四、俄罗斯有严格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未做好相关准备的中国汽车企业很可能在这里吃尽苦头。

  “国内不太知道这些情况,以前诉讼的对象多是销售中国汽车企业的俄罗斯经销商。”祝景成指出,“比如说零部件供应不上,俄罗斯消费者就会要求赔偿。作为补偿,当地经销商就会回收消费者的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补充道,“在俄罗斯的产品认证成本也相当高,太多重复认证。如果没有通过认证,将不能在俄罗斯销售汽车。”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