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交通运输 > 程远:交通安全不能以禁代管 应教育当先

程远:交通安全不能以禁代管 应教育当先

大家车网 2012-09-03 10:35 来源:网摘 作者:

  8月26日凌晨,陕西延安境内发生的卧铺客车追尾事故,导致36人死亡,惊震全国。国务院安委会随即成立调查组,要求对事故“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并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

  事故相关的地方政府,更在一周内基本完成善后处理工作,包括遇难者DNA认证,制定赔付方案,确定赔偿标准,筹集赔偿资金等,反映各级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大为提升,工作效率不谓不高。

  虽然紧接着出现了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的“微笑门”及“手表门”,多少淡化了舆论对延安客车事故本身的关注,但“有关方面”对这一特大事故还是“紧抓不放”。陕西省很快宣布“一周后强制取缔夜间‘红眼客车’”,内蒙古自治区也同时做出规定,“严禁长途客车在区内夜间行驶”,说明政府对交通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视的。总结此次事故教训,板子似乎很难打在政府的屁股上。

  其实早在去年“722”京珠高速事故后,交通部就发布了“夜休令”,要求凌晨2点到5点强制卧铺客车司机停车休息;同年12月31日,工信部和公安部又联合通知,今年3月1日起暂停卧铺客车生产、销售。

  然而,这些“禁令”并未取得多大成效,据媒体报道,今年已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8起,同比增加4起,其中8月下旬以来连续发生3起;仅仅双层卧铺客车就已发生车祸3起,致94人丧生。

  恶性事故与“禁止令”齐飞,说明交通安全问题不能“一禁了之”,依靠发布“禁令”,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卧铺客车屡禁不止,说明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对它的需求。据统计,目前全国运行的卧铺客车有3.7万辆,客位近100万个,客运线路5000余条,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县城乡镇。每年承担了2亿人次的出行。调查表明,乘坐卧铺客的60%是农民、农民工及个体从业者等中低收入群体。

  谁都知道卧铺客车不是一种好的出行工具,即使对安全问题避而不谈,单是环境及治安都是不小的问题。记得十多年前,一次我从湖北恩施采访返京,因山区天气原因,飞机不能起飞,不得已选择了卧铺客车。车里十分拥挤,男女混躺,烟味、屁味,混为一体,空气污浊,苦不堪言。

  对低收入群体而言,外出打工和长途贩运的交通问题,既要方便,又要便宜,对舒适性并不苛求,甚至安全性也显得不那么重要。目前铁路不是很普及,不是随便哪里出行都能有火车可坐,而且常常是一票难求。卧铺客车既具有“门对门”服务的特点,票价也相对便宜,而且大多是“夕发朝至,不耽误做生意,自然是低收入群体外出的不二选择。看看每年春运,就知道卧铺客车对这个群体是多么重要。

  对卧铺客车简单地“一禁了之”,就等于断了这些低收入群体的生路,这如同强制关闭“打工子弟学校”一样,必然使打工子弟无学可上。谁不知道“打工子弟学校”条件很差?但是再差也聊甚于无。

  还有“夜间停运3小时”的规定也很不靠谱,影响承运车辆的收入,乘客也难以忍受。既耽误了出行时间,可能还会误掉一桩生意,而且半夜停车3小时,让乘客在哪里休息?想一想我们坐飞机延误3小时的烦恼,就不难体会卧铺乘客停运3小时给这些人带来什么样的的痛苦。

  有人说,“卧铺客车是中国特色”,当前阶段,卧铺客车还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交通工具,无论从解决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出发,还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都应当把解决低收入群体“出行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大禹治水的经验是“堵不如疏”,在找不出更好的客运办法前,卧铺客车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而是要从管理入手,保证卧铺客车的安全运行。

  以我所见,公安部门提出的“省际交通安全服务站实施24小时勤务;严查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及超载、超速;强化长途客运班线监管,严防驾驶人疲劳驾驶;向大型客货运输企业和危险品运输企业派驻民警,在每个市、县的支、大队建立安全信息发布平台,通过110、122报警平台和公安微博,举报重点车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对超速情节严重的吊销驾证;处罚后通报企业解除聘用”等等,都是很不错的措施,关键在落实,只要这些措施件件执行到位,就可以保证卧铺客车的安全运行,无权无须“一禁了之”。 当然接驳运输是一种更能保障安全的方式,国外实行的较为普遍,我们应当积极予以推广。

  如果能把保证卧铺客车安全运行当做一件扶贫工程,各级政府肯下大力气,也舍得一点投入,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也许这种投入比简单的一纸禁令执行起来反而更省力气,成本更小。

  在这里我们想套用一位政治领袖的话:“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在交通安全上,“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司机”。查一查过去所有重大交通事故,没有一起不是与司机的过错有关。只要司机能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各项法律规定,特别是超载、超速,疲劳与酒后驾驶,很大程度上就可防止以致杜绝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欧洲坐过大巴的人都知道,欧洲大巴司机每天开车前,都要把一张“卡”放进车里,记录他一天的行程。每开两小时必须休息20分钟,一天开车不能超过8小时。有时晚上活动晚了,司机就说:“对不起,我不能超时,不接送你们了,请你们自行解决交通吧”。

  记得1977年,刚粉碎“四人帮”不久,我到铜川运输公司采访,报道他们的运输成就,用了“多拉快跑”这个词,为我开车的司机立即纠正我:“不能笼统的说‘多来快跑’,应当是‘多拉不超载,快跑不违章’”。不信今天的司机能赶不上30多年前司机的觉悟水平?

  欧洲大巴司机和中国30年前的司机,都是今天司机的好榜样。只要司机的安全意识竖立起来,我们的所有车子安全就都有了保障,包括卧铺客车。所以在这里还要说一遍:交通安全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司机。

责任编辑: 随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