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12-14 07:53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导读]北京治堵,限行、摇号、涨停车费,关上了若干扇门的同时,还在打开若干扇窗。小汽车出行比例首次下降,降幅达1.2个百分点。按2010年每日小客车993万人次的出行量来算,每日有35万人次弃车出行。
宁坐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语言,放在北京就是“没见过世面”。与其开宝马堵在路上,还真不如汇聚到人民群众的海洋中去。至少,地铁不会塞车,公交车有专用道,骑自行车不用交10块钱停车费。北京治堵,限行、摇号、涨停车费,关上了若干扇门的同时,还在打开若干扇窗。
本月底,9号线南段、8号线二期北段和15号线一期东段3条地铁新线提前试运营,北京地铁总里程增至372公里,每天净增客流50万人次,再加上公交调整优化、开通微循环线路、开行社区通勤快车,日益改善的通行效率,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依赖上了公共交通。据统计,今年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上升至42%,小汽车出行比例首次出现下降。
去年底5条轨道交通新线投入运营,今年4月1日起调整三环内停车收费,公交调整优化线路达到74条,北京首次开通社区直达工作区的通勤快车……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北京市民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积极的改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上升至42%,比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小汽车出行比例首次下降,降幅达1.2个百分点。
按照2010年每日小客车993万人次的出行量来测算,每日有35万人次弃车出行。
小客车流量整体下降12%
针对市民出行方式的改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做了专项调研,数据显示,小汽车进入中心城数量减少。围绕中心城典型停车路段查了30多条道路,小客车流量整体下降了12%左右。
据介绍,小客车流量测算是通过对重点停车路段每车位使用情况推算出来的,重点区域监测结果显示,路内停车场使用情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停车价格调整后,全天无明显变化,但早高峰期间每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数降低12%,停车位利用率下降23%。
3成市民选择弃车出行
在对2400人的调查中,有18%的受访者选择地下车库等低收费区域停车,有29%的受访者选择采用其他的交通方式(选择轨道和地面公交的达63%,选择出租车的为15%,拼车的为18%),有37%的受访者选择小区周边和不收费的地方停车。
据专业停车单位统计,停车价格调整后,路外地上停车场每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数总体下降19%,其中一类地区下降22%,二类地区下降21%,三类地区下降10%。
■相关新闻
朝阳试点手机预订停车位
晨报讯(记者 陈琳)昨天,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规划投资56亿元提升智能交通服务系统。包括高速公路ETC、地面公交智能化、智能停车管理与服务等。今后,车位不但可实时查询,还能通过手机预订。这套正在研发的停车诱导系统将有望在朝阳区率先试点。
据介绍,今后,全市停车位将被“网络管家”统领。这意味着,每一个车位的情况都可以在网上实时查询,市民出行前,不仅可以通过网站、热线、手机、车载导航等多种形式,实时掌握路况信息,了解目的地停车位剩余情况,合理安排出行,甚至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提前预订一个车位。
明年,一项名为“行人导航”的手机终端有望亮相。市民出行前,通过手机可查询公交车站下一班车抵达的具体时间。上了公交车,这套系统可以提供途经的每一座地铁站拥挤程度,市民可以避开正在限流的车站换乘。出了地铁站,该系统还可以显示周边是否有空驶出租车。据悉,这些“门对门”的服务项目将会逐渐实现,吸引更多开车族选择绿色出行。
■人物特写
出行两件宝:车钥匙+公交卡
自从开上了车,市民李先生就成了标准的有车族,一年到头也难得坐回公交。但今年一年,李先生坐地铁出行的次数少说也有一百多次,“现在出行有两件宝:车钥匙+公交卡。”虽说坐地铁是有些挤,但李先生算了下,相比堵在路上,至少时间上有保障。
李先生家住天通苑,单位在东四环,所幸的是,他不用每天朝九晚五地挤高峰。“如果在东单开会,坐地铁5号线最省事儿,中途都不用换乘。”周末和朋友吃饭,他也会坐地铁,“开车从我家到海淀,等我到了他们都该吃完了。”再说还可以喝点小酒。
起初选择“绿色出行”,原因是高峰时间实在耗不起堵在路上的时间,今年4月1日北京大幅提高三环以内路面停车收费,“以前停在马路边最省事儿,两块钱一小时,现在10块起,一小时以后15块,这么高的成本,不得不考虑一下。”而坐地铁出行多了,李先生渐渐尝到了甜头,北京地铁这么发达,现在几乎城区所有的地方,坐地铁“拐弯抹角”地都能到,“现在出去,只要是地铁附近,我都不开车。”不用堵在路上干着急,还有闲心欣赏路上的风景,李先生决定,要把“环保达人”做到底。
■记者调查
价格杠杆动 停车不再愁
以往想去西单吃饭,停车“见缝插针“也不见得有地儿;去蓝岛购物,得提前算计把车停哪儿。今年4月1日停车费上涨后,甭管多繁华的地儿,只要不心疼银子,随便您停。停车规矩了,以前很多因乱停车造成的拥堵现象基本消失了。
金融街:都是临时办事儿的车
昨天10点半,金融街各个银行刚刚营业不久,两个大厦之间的占道停车位上,不断有车驶入驶出,停车管理员穿着大棉袄在寒风中跑来跑去,忙着发条收钱。
金融街属于停车费上调试点区域,去年4月份,停车费率先涨到首小时10元,最高每小时15元后,白领都不开车上班了。“你算算,一天停8小时就要115元,一个月工作22天,2000多元就没了”。管理员指了指空置的车位说,现在还停车的一般只是企业高层,在附近工作的白领都改乘地铁了。以前来办事的转悠半小时没地方停车,现在停车的都是来办事的。”
西单:路边车位空了三分之二
“进三环的车确实少了,从这儿的停车位来看,车辆减少了三分之二。”在西单大悦城旁大木仓胡同一位停车管理员说,停车费上调对当地的治堵起了作用。
记者看到,西单周边中午逛街吃饭的人不少,西单北大街西侧大木仓胡同口的占道停车位仍有空闲,再往西走,停放的车辆越来越少。“这还算车多的呢,临近年关,再加上冬天天冷,这几天停车的人比之前多,周末基本就能停满了”。
记得去年夏天也是中午,记者到西单吃饭,路侧早已都停满了车,地上划的车位本是顺着道路的方向,但管理员为了多停些车,都让车横着停,这样一个车位能挤下两辆车。停车费倒是多收了,那路却没法走了,经过的车辆当时只能龟速前行。
收费员:劳动强度大,钱却不好收
停车费上调直接改变了停车管理员的生活。“劳动强度大了,钱却不好收了。”金融街的停车管理员说,以前大部分停车位都是白领停车,上午停车,晚上交三四十元走人,流动的车位只有几个,很省心。现在停车都不固定了,东一个西一个,他们得来回跑。“这边要遇上个车主磨叽几句,那边的车一溜烟就跑了,根本顾不过来。”
不过,停车费上调已经快8个月了,不少车主也相对适应这个价格了。“大家都比较理智,基本没有耍赖不给钱的,每天七八成的车主都能按照新价格标准交费。”
责任编辑: 可岚
上一篇:施工方未备案乱挖路 交警勒令整改 | 下一篇:校车刹车不灵用砖头顶 困难学校需政府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