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0-04-13 14:39 来源:易车网 作者:邓永胜
北京从4月12日开始全面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成都错时上下班实施效果评估结果也于近日出炉,错时上下班能否成为各大城市的“缓堵”良策,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在错时上下班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成都的交通形势依然严峻。今后4个月内,成都新增汽车所产生的交通流量,就可能抵消错时上下班的“缓堵”效果。
两个月来“缓堵”效果渐弱
今年2月20日开始,成都在中心城区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以缓解近年来广受市民诟病的交通拥堵。成都市、区两级机关和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上下班时间分别调整为9时和17时;中小学上学指导时间为8时30分,放学指导时间为小学16时30分、中学17时;金融机构各营业网点、大型商场上班指导时间为9时30分,下班时间自行安排。 然而,错时上下班制度实施至今还不到2个月,在成都市社保局上班的刘露就发现,上下班路上开车又开始堵了。“刚开始实施的时候,‘缓堵’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原来开车要花四五十分钟的路程,半小时就到了。”刘露告诉记者,“但是现在,效果变得不明显了。”
刘露的家位于成都市城区东南部的新南门,上班地点在城区西北部的营门口,她每天开车上下班都要穿过交通最为拥堵的市中心。刘露说:“印象中,错时上下班实施前堵车最长的一次,我下班在路上慢慢‘挪’了一个半小时,到家的时候天完全黑了。”
“现在的情况,跟错时上下班实施前有点像。”刘露说,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期,在一个路口经常要等上两三个红绿灯才能通过,特别是一些主干道上车流量较大的路口,往往还要交警指挥才能比较顺利地通行,“不然很容易堵在路口动弹不得”。
长江公司的出租车司机曾海也向记者反映,经过一段时间较为顺畅的交通状况之后,最近,中心城区的交通已经越来越拥堵。“特别是早晚高峰,我们出租车最怕进市中心,一听哪位乘客要到盐市口、东城根街这些地方,心里面简直要‘咯噔’一下,因为实在太堵了。”
交通状况整体有所改善
成都市政协委员钟锂对“缓堵”进行专门调查后认为,通过轨道交通建设、增加道路容量等措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实施起来需要相当长的规划、建设时间,而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是针对现实情况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
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宣传处处长李义福介绍,研究人员收集了1月至3月期间城市道路网交通运行数据,并于日前形成《中心城区错时上下班制度实施效果监测评估报告》,以客观地评价错时上下班的实施效果,并对今后交通管理措施提出建议。
成都市交委这份评估报告称,成都实施错时上下班以来,执行情况比较理想,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整体有所改善,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市民关注度、支持度高,网络调查结果表明约75%的市民认为早晚高峰期间交通拥堵有所缓解,其中约29.7%的市民认为效果非常明显。
按照评估报告,错时前后早晚高峰时段基本一致,拥堵指数峰值有所下降。早高峰8时20分至8时40分出行更为集中;晚高峰拥堵指数整体下降,表现为路口排队长度缩短,等候信号时间减少,车速提高。
此外,成都常发拥堵路段里程减少20%以上。其中,早高峰常发拥堵路段由错时前的26段、15.4公里下降到错时后的19段、11.7公里;晚高峰常发拥堵路段由错时前的67段、43.1公里下降到错时后的40段、33.9公里。
评估报告表示,在车速方面,错时后早、晚高峰时段三环路内整体路网的车速分别提高了2.5%和4.3%。实际错时效果与方案制订时预估的效果基本吻合,基本实现“削峰填谷”的规划目标。
李义福介绍,主干道提速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益于2009年实施的“恢复主干道功能、分批过街天桥建设项目”,截至目前,成都一环路、二环路、南大街、蜀都大道、新华大道、红星路上已开放通行了46座行人过街天桥。这使相应路段的红绿灯得以撤销,促进了道路的顺畅。
拟控制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长总量
在肯定错时上下班效果的同时,成都市交委也坦言,成都城市交通形势依然严峻。成都的机动车保有量在全国素来名列前茅,截至今年2月,常住人口 1100多万人的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40万辆,全市每日新增机动车数量超过1000辆。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成都的机动车保有量仍将维持快速增长势头。
错时上下班效果评估报告指出,照此机动车增长速度,不超过4个月时间,新增汽车所产生的交通流量将可能抵消错时上下班措施的“缓堵”效果。“国内外城市经验表明,单一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作用有限,必须实施综合管理政策措施。”成都市交委宣传处处长李义福说。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应当继续扩大差别化停车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深化机动车总量控制措施,实施高污染车区域限行措施;同时,研究特殊区域拥堵收费政策,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交委已决定在4月28日举行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政策听证会,听取市民代表、相关行业代表及社会各界的意见,以遏制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恶化趋势。结合听证会意见,相关部门将根据道路交通容量、机动车出行率、公共交通系统等情况,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道路增量以及环境容量等因素,来制订机动车增长总量的控制方案。
成都市政府目标监督办公室主任孙波表示,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成都市今年提出了“缓堵18条”,并将确保这18项目标任务在年内完成,机动车增长总量控制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除此之外,成都还将按照年内实现“占道停车总规模减少30%”的目标,加大占道停车整治力度,同时全部取缔未经批准的非法占道停车泊位。
近年来,成都已先后采取了打通城区“断头路”、三环路互通立交改造、主干道修建跨线桥等一系列“缓堵”之策,但交通拥堵问题仍让市民头痛。对此,成都市交委宣传处处长李义福说,成都今后还将持续采取多项措施“缓堵”。
李义福介绍,到今年10月,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将实现通车运营;成都还将增设一批永久性公交车专用道,新开辟一批高峰临时专用道,并在年内完成中心城区公交站点的港湾式改造,同时完成新增1000辆公交车运力投放。“这些措施有望减少部分路面汽车流量,进而达到‘缓堵’的效果。
责任编辑: 可岚
上一篇:绕城高速光福段 宝马“马失前蹄” | 下一篇:乘公交过江更便捷 哈尔滨调整6条跨江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