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交通运输 > 世博交通尽可能减少对城市正常运行的影响

世博交通尽可能减少对城市正常运行的影响

大家车网 2010-03-08 09:39 来源:易车网 作者: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长韩正于2010年3月7日15:00做客人民网。

以下为采访片段:

[主持人]:所以既兼顾了旧区改造,让老百姓受益,又兼顾了产业结构的转移。

[韩正]: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经济结构、民生问题,还有老百姓的旧区改造。

[主持人]:所以,这就引出了我们下一个问题,刚才已经讲到轨道交通,包括旧区改造、产业结构转移,都是世博会带来的一些机遇。前不久有媒体,可能您也注意到了,媒体问上海世博会投资有4000个亿,说是“史上最贵的世博会”,而且很悲观的认为我们的投资根本收不回来。我们网友给您留言也有不少在问相关的问题,就是世博会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会不会给上海带来非常沉重的财政压力,投入产出比怎么算的,或者您怎么评价“史上最贵世博会”这种说法?  [15:31]

[韩正]:前段时间我在网上注意到,网上有关于“最贵的世博会”,我看了标题以后就点入看,说“4000亿”,我这个上海市长都不知道有4000亿,后来我打听了一下,4000亿是一个什么概念,没有一个方面跟我说4000亿是一个什么概念。我就说我们把上海世博会花了多少钱,怎么花,钱怎么来,要如实地向所有的网民,把这本账交出来。上海世博会实际上是一个什么帐呢?上海世博会在建设期有一个投资预测,就是世博会建设一共花多少钱,花180亿,我们专门向国务院打了报告,国务院批准以后,我们就按照180亿的规模在进行建设的控制。当然,外国馆建设不在180亿以内,那是他的钱,我讲的是我们主办方或者讲我们是一个承办城市,在园区里面所建的永久馆,像中国馆、主题馆、“世博轴”、世博中心,甚至演艺中心等等,这些并不是为世博会,世博会建好以后要永久留下来的,包括基础设施、世博村,包括还有一些其他的改造,交通、地下、电、设施加在一起180亿。

[韩正]:最近,我们对整个前一段建设时期的情况进行了一下评估,初步估计可以控制在180亿以内。当然,这要到最后建设好以后由审计单位审计,最后对社会公布,这是一本帐,叫建设帐,这叫直接的建设投入。第二本帐,5月1日到10月31日,180天的运营,我们筹备主要是在建设上面花钱,6个月运营期的钱,运营钱现在预测是106亿,就是180亿加106亿,106亿的运营主要通过市场的方法来筹集,比如我们估计世博会门票能够筹集到60亿左右。再比如全世界的赞助商提供的赞助,包括其他的世博的特需产品的营销,这些加在一起大体上可以筹集到100多亿,我们营运大体上需要106亿,这就是两本帐,这是和世博会有关的两本帐。这两本帐,我们都会请最有公信力的审计单位审计以后,向全社会公布的。

[主持人]:我们期待着上海提出的“勤俭办博”成为现实。

[韩正]:勤俭办博、廉洁办博。

[主持人]:对。我们都注意到,胡总书记在世博园区视察的时候曾经提出过,希望我们上海世博的安保要万无一失,我们觉得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要求,因为现在预计有7000万参观者会在世博期间涌入上海,平均下来等于是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每天在上海进出,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压力,而且我们和北京奥运会还不太一样,北京奥运会18天,世博会是180天。怎么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市政府在这方面,有哪些方面的考虑?

[网友江涛悠悠]:我朋友的孩子从外高桥开车到虹桥路用了三小时,世博会期间还会这么堵车吗?地铁上现在不允许带折叠自行车了,不知道有一些安保措施会不会让一些上海市民感到不方便?

[韩正]:世博会安保工作要做到万无一失,这是我们根据胡锦涛总书记今年1月15日视察世博工作的时候提出的要求——“六个确保”,总书记要求上海世博会做到“六个确保”,我们上海方方面面正在按照这个目标在努力,我们有信心来贯彻好、落实好,确保举办一届成功、难忘、精彩的世博会,这也是我们对全世界的承诺,我们有信心来兑现我们的承诺。

[韩正]:世博会确实是刚才您所说的,7000万人次主要是一个预测总量,如果这个预测是准确的,世博举办180天期间里面,平均每一天的人次应该在40万左右,40万人次在其他很多地区,甚至于欧洲就是一个中等城市了,这是每一天的人次。如果参观的人在上海看一天世博,如果还留下呆两天,一天就是80万人,三天就是120万。按照这样一个预测,现在分析可能就是在7000万人次左右,甚至会超过7000万。

[韩正]:对于上海来说,如何使这7000万游客,当然这7000万包括上海市民,如何在一些好的环境下,能够很好地参观世博会,好的环境第一条就是交通方便,为此我们在交通方面作了很多的方案,有的方案是正常运行的方案,有的方案是预备的方案,万一碰到一些突发事件时候的预案。关于安保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老百姓都动起来了,安保肯定就是万无一失的,这也是奥运会的经验,我们也借鉴了奥运会的经验。

[韩正]:刚才网友说他在上海堵车的事,堵车的事,确实在去年三、四季度,特别是9、10月份这一段很严重,我们世博的一些工地大规模的建设,因为它有一个要求,就是今年的4月份必须要竣工。因此,我们为了迎接世博会,也是为了迎接世博会期间要接待的7000万游客,我们对整个交通设施作了一些梳理,感觉到上海的交通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在轨道交通、越江水道、主干线的建设,还要进行一些完善和建设,比如轨道交通的建设,越江工程又建了5条,再加上中环线、内环线、高架都建起来,外滩的一些改造。这些设施在建的过程中间,就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什么难题呢?就是去年的三季度的时候,上海所有的工地加在一起有多少呢?惊人的数字,我们建设委员会告诉我的数据,经过他们“地毯式”的普查以后,告诉我的数据是6400个。

[主持人]:确实惊人。

[韩正]:有的专家给我写信,他们估计还不止,要到7000个左右的工地。但是有一条,我们有接近10条的地铁的新建线和延长线在建设,最多的时候有近200个地铁的车站在同时建设,地铁站肯定设在十字路口、交通口,一个地铁站就是一个交通拥堵点,接近200个地铁站同时开工,也就是说,城市为了地铁就增加了200多个交通拥堵点。再加上其他的,地面道路、高架道路、越江工程,我非常感谢上海的人民,上海的市民,给了我们极大地鼓舞和支持。

[韩正]:在上海开“两会”的时候,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去年9月30日,可能那个网友讲的就是在那段时间,我们也很着急,9月30日,要过“十一”了,我坐在指挥中心那里看上海的交通,整个延安路高架变成停车场了,延安路高架我们过去走,从外滩走到江苏路这一段也就是25分钟,居然走了3个小时,实际上就是停车场了,窝着不动了。我打电话给交通指挥中心,给公安局交警总队,给公安局的分管领导,他们也没招,所有的交警都到现场去维持秩序,但是由于我们的工地实在太多了,而且节前的交通流量又很大,流量越大,人越堵,就流不过去,就越来越堵。当然,随着建设期的往后移,从四季度逐渐好转,到今年春节以后有了一些根本性的改变。现在还有一些工地要到3月底才能竣工,我相信到下个月中旬,上海的交通比现在会更好。

[主持人]:世博会期间不会再发生这样严重的拥堵吗?

[韩正]:我们考虑世博会怎么办呢,比如举几个例子,我们研究了很长时间,我们希望有一个“P+R”的体系,就是外面来的游客到了一定的场合,进世博园区是坐大巴车进去。比如兄弟省市来的代表团参观世博会,我们就在宾馆进行远程安检,集体的一个团一起进世博园,一起出世博园这样一种交通,尽可能地减少对城市正常运行的影响,想尽了一切办法,我们对上海的老百姓也要有一个回报。

 

 

责任编辑: 许乐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