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交通运输 > 错时上下班首日顺畅 下周迎来真正考验

错时上下班首日顺畅 下周迎来真正考验

大家车网 2010-02-21 07:55 来源:易车网 作者:张渝

昨日是我市中心城区实行“错时上下班”缓堵新举措的第一天。由于是大假后的第一天,学校尚未开学,部分企业、公司也没有上班,城区道路上的车流量远不及平时,早高峰并没有往日拥堵,整个中心城区全天的交通都较为顺畅。据介绍,预计下周一之后错时上下班举措才会迎来真正的检验。而交通专家也向其他出行者建议,避开“朝九晚五”交通流影响最大的8时20分至9时,可能会让自己的出行更顺畅。

主干道交通顺畅

一个信号灯可放行完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天早上7点45分开始,成都中心城区内就会迎来交通早高峰。昨日早上7时45分,记者在红星路上并没有看到往日车辆排队缓行的场景,甚至几乎没有排队的现象。

上午8时,不论是一环路还是人民南路,每个红灯时的等候车辆排队都不足100米。跳伞塔路口是成都两大动脉人民南路与一环路的交叉路口,昨日上午8时到9时整整一个小时内,记者在跳伞塔路口见到的都是较为顺畅的交通,就连往日高峰期需要禁左的交通保障措施都未采取。据路口执勤交警李平介绍,从昨日路口整个情况来看,早高峰完全名不副实了,基本上四个方向的车流都只需要一个信号灯则可以放行完,这在往常是绝难想象的。

打车开车都轻松

可比往日更早到单位

在早高峰要顺利打到出租车在平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是昨日这状况也不复存在。上午7时50分,记者在锦里附近几分钟时间就拦下一辆出租车。出租车驾驶员张师傅告诉记者,这个点平时车量已经很多,可现在却并没有很多的车,路上也相当畅通。

8点30分,许女士开车出门,途经清江路谢家祠口、光华村路口这些往常早就堵成一线的路段,却只用了13分钟就到了单位,比平时节约了20分钟。19路公交车司机刘师傅经过跳伞塔路口时告诉记者:“我这已经是跑第二趟了,上一趟比平时少用了20分钟。”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市民都称自己仍按以往上班时间出行,哪知道一路顺畅,比往日更早到了单位。

起到分流作用

新举措尚待真正考验

在昨日上午的早高峰后,记者来到了市公安局交管局指挥中心,据民警介绍,通过在指挥室监控,早高峰时段我市城区内交通道路非常好。8点30分车流量开始增加,出现一个小高峰的迹象,应该是机关事业单位上班集中出行时段,看得出错时上下班已对车流起到分流的作用,但因为学校还未开学,很多家长还没有赶在早上送学生,部分企业、公司等还没有正式上班,让今天早上的车流还没有达到最高峰。预计在下周一过后,随着车流量逐渐恢复,错时上下班新举措还将面临真正的考验。

专家建议

其他出行者要避峰

在日前本报“让成都畅起来”的大讨论中,记者曾就“错时上下班”采访了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霞,她表示,在道路交通容量不够的现状下,错时上下班有效地将出行时间按照一定的标准重新合理分配、人为地分散了交通流,是缓解交通压力、让城市“畅起来”的有效方式之一。

机关事业单位“朝九晚五”可能带来城市交通高峰的显著变化,作为其他出行者只有避开这股主流出行高峰才能让自己出行便捷。据介绍,我市错时上下班将涉及市、区两级机关12755辆汽车,市区两级事业单位车辆3107辆,市区两级直属企业及平台公司车辆5886辆。“错时新规”生效后,上班推迟30分钟,这两万多辆汽车出行将集中在早8:20—9:00之间,晚上下班提前1个小时,可彻底错开晚高峰。因此,早高峰期间,其他出行者需要避开8时20分到9时之间的高峰,晚高峰则不会有很大忌讳。

罗教授也建议,没有实行错时的企业可结合本行业的作息时间规律,在综合考虑单位所在区域的道路交通状况之后,弹性处理上下班时间。有条件的企业,可对上下班时间作一定调整,合理避开上下班高峰期。李睿 本报记者 周海波 摄影 张鸣

首日体验

“朝九晚五”需要更高工作效率

昨日是中心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实施“朝九晚五”上下班的第一天,上午8点20分起,武侯区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就开始井然有序地步入办公大楼,尽管上班时间推迟了半个小时,由于交通的顺畅,相当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都提前到达岗位。公务员们纷纷表示,适应新制度必须要提高工作效率。

武侯区政府工作人员刘光平:

提前10多分钟到单位

按照过去的生活作息安排,武侯区政府工作人员刘光平每天早晨6:30必须起床,而昨天,她的起床时间顺延了半个小时。起床后,她开始打扫家里的卫生,并为一家人准备早餐。上午8:25,刘光平忙完所有的家务,从位于红牌楼的家出门前往办公室,令她想不到的是,一路上没有遇到交通拥挤的情况。以前,从红牌楼到高升桥一段交通非常拥堵,刘光平从红牌楼乘坐公交车赶往办公室需要花费25分钟时间,而昨天,她花费的时间不到15分钟。刘光平高兴地告诉记者,“实施错时上下班,沿途的道路变得更加畅通了,还解决了做家务和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等方面的老大难问题,这下,工作和家庭两不误,感觉自己的工作热情也变得更高了。”

人南科技商务区推进办副调研员刘盛权:

感觉像是在跟时间赛跑

市、区两级机关和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实施错时上班,上下班时间跟过去相比,早上上班的时间延后半小时,下班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没有了午休的时间。那么他们是如何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的呢?记者跟随人南科技商务区推进办副调研员刘盛权,见证了他一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昨天上午9:30,刘盛权在办公室参加了推进办召开的关于深入推进“商务高地·宜居武侯”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会议,而后前往火车南站街道办事处协调人南科技商务区的项目推进工作,了解项目的招商情况。协调工作结束已是中午12:05,随后,他驱车赶往位于锦绣街的办公室吃午饭,吃完午饭已是中午12:45,他回到办公室休息了5分钟左右,又按下午1点钟的上班时间前往玉林街道办事处协调相关工作。刘盛权告诉记者,实施错时上下班的第一天,感觉像是在跟时间赛跑,因而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显得非常重要。

就错时上下班对工作带来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记者随即采访了武侯区部分政府公务人员,他们依然大多选择提前上班,并没有踩着时间上班,并纷纷表示,错时上下班需要自己进一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而且对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