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交通运输 > 电话订票50%的票没人取 大量票额次日再售

电话订票50%的票没人取 大量票额次日再售

大家车网 2010-02-03 09:30 来源:易车网 作者:毛丽萍

电话订票50%的票没人取 大量票额次日再售(1)

昨天上午10点起,南京开始销售2月12日的火车票,由于2月13日就是除夕,于是2月12日的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至关重要。虽然南京火车站昨天所有的售票窗口(包括广场上的临时售票窗)全部打开,但是每个窗口依旧排起了长队,甚至第一次出现了“通宵”排队的人。

车站售票窗口是一票难求,而电话成功订票的,却约有50%的人不来拿票。上海铁路局提醒,24小时后这些没人取的票将重新进入售票系统开售,一时没买到票的旅客可以再试试。

而公路方面,进入春运以来,南京到上海的汽车票依旧在低价“甩”卖,每张只要68元,比动车票要便宜几十元,但即使这样,客源也不是很多。同样冷的还有南京到莒南的班车,由于诸多原因,乘客依旧寥寥,昨天又是“一人班车”,车主感叹跑一天亏3700元,还得咬牙跑。 

[抢票]

提前10个多小时,来车站排队

昨天上午9:30,南京火车站各个售票大厅都排起了长队,这是节前最后一次购票高峰,上千名旅客在焦急等待,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当天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也许就只能在南京过年了。

售票处前方的显示屏向排队的旅客提醒,车站第11天的票将于10点开始发售,请耐心等候。

9:50,每个窗口前都已排着大约三十名旅客,而每个窗口排在第一位的旅客都很开心,他们认为买到紧俏票的几率几乎是100%,“来得早,还是值啊,应该没问题,不至于告诉我几十秒就没票了吧!”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昨天凌晨3点过来的,“因为票太难买了,排第一个,几率大多了。”

而冯先生是所有排队的旅客中来得更早的,前晚11点多就守候在售票窗口前,“我就是冲着12号的票来的。”冯先生说,前两天他问售票员,要想买票,什么办法最有把握,售票员告诉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早一点。冯先生打听了一下,最早的旅客夜里1点左右来排队了,于是冯先生决定提前10个多小时过来,这样把握会更大一些。

5分钟过去了,售票员就已经为冯先生调出1月12日的票源情况安慰冯先生,票情显示,1月12日几乎每趟车都有余票,最多的一趟有超过100个硬卧。当时钟快指向10点,售票员已做好了第一时间为冯先生抢票的准备。

“K59次,一个上铺,一个下铺,599元。”10点一到,售票员就报出了冯先生要的票,“有一个下铺就可以了,我们带小孩,给个下铺不错。”紧接着,排在第二位的旅客也很轻松买到去渭南的车票。

到了10点10分,所有窗口都只能卖1月12日的硬座票了。

10:20,几乎所有1月12日的紧俏线路的硬座、硬卧车票一售而空。

据介绍,昨天到车站起早排队买票的市民,大多数是抢买1月12日也就是腊月二十九的车票,对于中长途旅客,他们只有在这一天乘上车,才能赶回家吃除夕的年夜饭。车站表示,从今天开始,排长队抢购火车票的现象就不会再现了,因为旅客如果乘除夕的车回家,那么就只能在车上过新年了。

[意外]

电话订票,居然有50%的人不来取票

火车票难买,可昨天记者从上海铁路局意外获悉,居然有50%的电话订票被放弃。

昨天,记者就见识了这种“狂人”,小张与女友王蒙准备了4部话机,一部座机、两部手机、还有一部小灵通,10点一到,各自分管两部电话,开始拨打“95105105”订票,让他俩意外的是,其中两部电话第一时间就拨通了,按照步骤一步步输入。“两张南京到济南的票订到了!”小张欢呼的同时,王蒙也拿到了两张票的流水号。

怎么办?把票取出来吧,除了花时间去退,还要每张20%的手续票,干脆不取了,反正24小时后这些票还会重新进入售票系统。于是,两人放弃了取票。

据介绍,类似小王的这种旅客很多,有的经常一家子掐准了点,候在电话机前抢票。根据规定,目前,电话订票24小时内必须取,否则就算放弃,火车站提醒旅客,有些票当天买不到,第二天不妨再到窗口去问一下,或许有惊喜。

[票情]

临时售票窗搭起“余票显示屏”

昨天,记者发现,南京火车站广场30个临时售票窗口上也搭起了三个电子票情显示屏,每一趟车次有没有票都在滚动显示。就昨天票情来看,北京、广州、汉口、太原、南昌、厦门方向还有剩余,成都、昆明、兰州、郑州、包头、哈尔滨方向较为紧张,短途徐州、南通、盐城、上海、阜阳方向还有剩余。

[提醒]

今天凌晨,电话订票停售一小时

今天00:00~1:00,停机1小时。系统停机期间,铁路电话订票系统自动语音订票及查询将暂停。

 

共 2 条1/2首页上一页1 2 下一页 末页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