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交通运输 > 细数八大 “杭州特色”的治堵安全高招

细数八大 “杭州特色”的治堵安全高招

大家车网 2009-12-10 08:51 来源:易车网 作者:

高招一:1+X

看起来有点神秘的“1+X”其实是杭州交通长效工作机制的简称。“1”是指涉酒交通违法行为。“X”是指除酒驾以外的危及他人安全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当下,杭州重拳在治理的“X”指违法变道行为。11月3日至12月3日,杭州交警在主城区共处罚违章变道2409起。

高招二:交通信号“父子灯”

“父子灯”是杭州特有的概念,全国独创。当主路的“父”灯机动车道绿灯亮时,设在人行道上的“子”灯在一定时间后变为绿灯,当支路的“子”灯亮绿时,主路的“父”灯在一定时间后变为绿灯。北京交通大学中英智能交通研究中心的报告称,“父子灯”可以提高5~10%的交通效率。

高招三:绿波和反向绿波

“绿波”与“反向绿波”指通过调整红绿灯时间,平峰时设置“绿波”保证一路畅通,高峰时设置“反向绿波”将车流一段段分割开来,保证出口道最大的蓄车量。

作为东西向主干道,文二路与文三路仍能保持相对畅通,“绿波”与“反向绿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招四:对角斑马线

杭州是国内首个引进对角斑马线的城市。绿灯一亮,不但普通斑马线上可以走人,斜对角也可以走人。对角斑马线的出现避免了右转弯车辆和直行行人的冲突,加快了行人的疏散速度,而且行人更安全了。

高招五:潮汐车道

早晚高峰的时候车辆多,路面堵。交警就想了个办法“借”车道,在道路上设置“隔离竿”,把遇堵的车流引导到相对空闲的车道上。以曙光路杭大路西口这个潮汐车道为例,晚高峰曙光路东向西直行车道由2个变为3个,增加了一个车道的通行能力。

高招六: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

一个小擦小碰,堵了一大片——从去年末开始,杭州这样的尴尬少了很多。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保险理赔服务中心,设有交警、保险、仲裁、维修等服务窗口。仅有财产损失的轻微交通事故,就不用坐等交警了。到今年11月,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已处理事故4万多起。

高招七:不对称信号灯

以前,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总是同收同放。不对称信号灯妙就妙在它的“不对称”,繁忙的方向绿灯多些,让车流尽快通过;空闲的路口方向提前关闭绿灯,腾出时间放行繁忙方向。

高招八:行人待行区

与机动车待驶区类似,杭州交警还设计了行人待行区。交警在斑马线区域内画了块的“行人待行区”,行人可在待行区内等待通行,绿灯亮了就能通过。

在较宽的马路上,行人待行区减少了行人过马路的时间,加快了人流通过的效率,也让行人过马路更安全了。

 更多杭州车市行情 ←点击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