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交通运输 > 泥头车乱象调查:治理十年仍是个"乱"字

泥头车乱象调查:治理十年仍是个"乱"字

大家车网 2009-09-15 09:22 来源:易车网 作者:林靖峻

泥头车乱象调查:治理十年仍是个"乱"字(1)

泥头车乱象调查:治理十年仍是个"乱"字(0) 大家车网

9月8日上午,广清高速连接线上,一辆余泥堆了个"尖顶"的泥头车。

泥头车乱象调查:治理十年仍是个"乱"字(1) 大家车网

9月5日下午,一辆违反规定白天开工的泥头车。

 

“路上泥头车100%违章”,日均违法200宗

编者按

一周前,广州市建委公布了泥头车管理新思路。新思路包括考虑让泥头车白天上路;对“野鸡车”重罚50万元等等。新型的“组合拳”,让市民对泥头车的管理再度心生希望。

事实上,从1999年颁布《广州市余泥渣土管理条例》至今,10年时间里,广州的泥头车闯祸几乎从未有停止过。来自交警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广州泥头车日均违法200宗;来自泥头车业内的声音是:“路上的车100%违章,不违章无法生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泥头车行业的生存条件恶劣,为了生存,全行业被迫超速、超载,司机冒死驾驶,公司经常都有被处罚的危险,眼下越来越多的泥头车退市……泥头车问题,已经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公司或者司机的问题。

那么,真正让泥头车“疯狂”的到底是什么呢?

今天起推出的系列报道,将通过展现泥头车的生存状况、运营情况、面临的困境以及广州治理泥头车的历史等,探寻泥头车“疯狂”及屡屡闯祸的根源。我们也希望,在总结了10年的治理经验后,有关部门这次使出的“组合拳”能够拳无虚发,从而真正结束已经持续10年的广州泥头车混乱局面。

10年前的10月1日,《广州市余泥渣土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的施行,被视为广州市治理泥头车违章闯祸的开始。10年间,在这一场称得上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泥头车仍然那么“疯狂”,政府部门则不断地出台各种措施,甚至动用全副武装的警察上路查处泥头车。

十年间不断出新招

客观地说,政府部门在整治泥头车问题上从来没有松懈过。就在1999年《条例》出台后不到半年,广州市政府就颁布了七大措施治理泥头车,当中包括往工地派驻监督员;取消挂靠;规范经营公司管理;统一对车辆进行整容等。

2000年5月,政府再发出《关于整顿散体物料运输秩序的通知》,要求从严从重打击不法泥头车,坚决、彻底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通知》也首次提出“一不准进、三不准出”的规定(沿用至今)——所有建筑工地、石矿场、沙石码头必须坚决执行即非专营公司车辆不准进,超过装载限制线的车辆不准出,车轮、车箱外侧没有清洗干净的车辆不准出,未加盖帆布的车辆不准出。

2002年广州市无盖的泥头车全部改造为拱盖车。规定出台后,泥头车的洒落、扬尘等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观违规问题也随之收敛。

不过,2004年5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却让泥头车的疯狂重新抬头——只有交警有权截停车辆,城管不再拥有截停泥头车的权力,泥头车违规现象越发猖狂。

治理期间事故频发

2006年是广州泥头车史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惨剧,政府部门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围剿非法泥头车。

2006年3月16日下午4时许,广州安迅达的泥头车拦腰撞上一辆满载乘客的864路公交车,造成6人死亡,20多人受伤。这一事件被形容为广州市史上最惨重的泥头车肇事事件。

事件发生后,市建委立即开始组织清查月行动,严查违规泥头车。同年年底,建委、交警、环卫、城管、交通五大部门首次表示将联合行动整治泥头车,而且要建立起联合管理的长效机制。市政府更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尽快扭转泥头车管理失控的被动局面,对管理和追查不力的,要追究区(市)政府领导责任。

到了2007年,情况并未有明显改观,当年9月后广州泥头车频频闯祸,撞死撞伤事故不断。广州交警曾在鹤洞桥段以微型冲锋枪护卫截查泥头车,并首次接受记者随警采访。其后,广州掀起代号为“旋风”的泥头车专项整治活动。就在整治期间,事故依然不断出现,其中有20天,广州共发生涉及泥头车交通事故9宗,死亡5人,受伤11人。

“建议政府在城区泥头车通过的主要道路上安装测速仪,对超载、超速的泥头车加重处罚力度,并严厉打击假牌。”面对广州泥头车的“疯狂”,时任市人大代表的谭燕红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泥头车管理的若干建议》,但收效甚微。

城建高峰问题更多

“我们所有人都是在赌博,出了事谁也跑不了。”一位在泥头车行业干了十多年的老板告诉记者,其实泥头车问题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并不是所有的部门都在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只要一个部门没有履行好职责,其他部门的工作就会大打折扣。

今年,广州进入了10年来城建的高峰期,亚运工程、BRT工程、猎德大桥工程,多条地铁线路相继建设和开通……泥头车将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

最近,环卫部门制定了《广州市建筑废弃物处置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一周前,市建委公布了《建设工地余泥渣土运输与排放源头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和《落实部门联动的余泥渣土运输与排放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今后将由市城管局牵头成立市余泥渣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担任,市城管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建委、市环卫局、市交委、市财政局、市交警支队等多个部门组成责任单位,通过八大工作机制,从根本上强化对全市泥头车的监管。

正如泥头车老行尊说的那样:“尽管等了10年,但我们坚信乱象会很快终结。”

“不违章无法生存”

泥头车数量锐减,多家企业谋求转行

如今上路的泥头车只要是装了泥土等建筑垃圾的,100%超载;因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大量泥头车退出市场,连行业的“龙头老大”都选择转行了……

连日来,记者与泥头车司机和公司接触,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广州泥头车数量还不及鼎盛时期的一半,而且多家泥头车企业正在谋求或是已经转行。

“自重”数吨只能超载

“其实最不想超载的就是泥头车企业和司机,因为交警罚的是我们,出了事故还是我们来‘埋单’。”经营泥头车公司超过10年、一名拥有近80辆泥头车的“龙头老大”级老板昨天对记者说,广州市环卫部门曾要求市内的泥头车必须到指定的改装厂改成全封闭带盖的车厢或并把底盘加厚才能营运,而经过改装的泥头车车重马上增加了3吨。另外,南方潮湿的泥土极易沾在“车斗”内也导致泥头车极易超载。“每台泥头车粘着的淤泥都有3吨左右。这样一来,每辆泥头车每趟都约有6吨多的载重是无效的,而再装半车泥(约3立方米)就达到了标准载重量19.5吨。再装就肯定超载了。”“龙头老大”说。

“加盖多出来的重量,交警根本不认,这也就直接造成上路的泥头车100%超载。”广州市穗环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辛国强说。

“龙头老大”明确地告诉记者,目前根本找不到哪个工地的施工方会让泥头车只装半车泥就出去的。因为施工方是按照“车”为单位向泥头车企业支付运费,所以施工方往往都是要装到与车厢最高处持平,甚至拱起个“尖”才肯罢休。

大量泥头车退出市场

在采访中,泥头车行业爆出的一则消息令人颇觉意外——随着亚运的临近,BRT工程的建设、多条地铁线路开工……今年广州迎来近10年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但就在这时,很多扮演城市“清道夫”的泥头车却选择了退出。

业内人士透露,在泥头车处于“鼎盛时期”的2000年,广州最多有1740多辆登记在册的泥头车,但到去年4月份只剩900余辆,而到今年“五一”前后,再减少到700余辆。

进入9月份,记者再次采访多家泥头车企业时发现,除不少泥头车企业把部分车队陆续带到其他省份谋生外,包括广州市亿丰物流有限公司在内的好几家泥头车企业都已基本转行。“公司原来有20多辆泥头车,现在只卖剩几辆了。”亿丰公司总经理杨义超称,他今后将主要从事建筑施工。

前述“龙头老大”也告诉记者:“有关转行的准备,公司已全部做好准备,今后公司的重点将不再做淤泥等建筑垃圾运输。”

资料链接

近3年泥头车肇事数据

●2007年,广州市共发生泥头车交通事故77宗,造成44人死亡,75人受伤,占广州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4.4%。

●2008年,泥头车因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被执法95487次,被扣车1273辆次。

●2009年1-5月,广州市总共处罚泥头车37300多车次,扣车560辆,其中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4月份就处罚了10400车次,主要违法行为为超载、遮挡污损号牌、不按路线行驶、无牌假牌等。

泥头车10年“血债”

●2000年4月7日晚上7时,一辆违章的泥头车满载碎石在广州市广州大道北将开车上前追截的一名巡警撞倒并碾过,巡警当场身亡。

●2004年8月4日,中午12时许,吕田镇105国道吕新村黄水口路段发生一起大客车与泥头车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38人受伤,两车严重损坏。

●2005年9月9日,中山大道泥头车将孕妇撞倒后从其头上碾过。

●2006年3月16日下午4时04分许,下塘西路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超载的泥头车拦腰撞上一辆满载乘客的864路公交车,造成6人死亡,车上58名乘客有20多人受伤。

●2007年12月9日,广州鹤洞大桥一辆失魂泥头车撞飞大巴,致4人重伤,30人进医院,而且差点将大巴撞进珠江。

●2008年3月20日傍晚6时许,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路口,一辆泥头车疑因刹车失灵撞向正在过路的人群。事故造成1死5伤。

●2009年3月18日下午,在番禺区南村镇,一辆逆行泥头车撞死一名摩托车女车主,连人带车拖行10米。8个小时后,一辆越野车在白云区沙太路金盘岭隧道附近,被一辆逆行泥头车迎面撞上,越野车上一家三口当场身亡。 

共 2 条1/2首页上一页1 2 下一页 末页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