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自主品牌出口量价齐跌 整体呈下降趋势

自主品牌出口量价齐跌 整体呈下降趋势

大家车网 2013-08-13 09:54 来源:网摘 作者:综合报道

  据中汽协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依然呈现下降趋势,而自主品牌采取的“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出口策略也开始面临挑战。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共出口48.6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0.6%,从今年来看,我国汽车出口整体形势出现下降趋势。海外的竞争加剧,使得今年以来自主品牌的海外战略开始出现转型,从刚开始的注重销售,转向注重品牌和服务。

  出口量两连跌

  中国汽车出口的首次下滑出现在5月份,出口为8.64万辆,比上月下降3.4%,比上年同期下降16.1%。6月份也没有出现好转。据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汽车出口8.44万辆,而去年同期则是10.74万辆,同比又出现21%的下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对此表示:“现在看来,出口同比下降并非偶然。其中,主要出口目标国经济形势不景气是主要原因,另外人民币的升值也对汽车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自主乘用车出口企业中,今年1月至5月,汽车出口前十企业依次是奇瑞、吉利、重庆力帆、长城、江淮、比亚迪、华晨、长安、一汽夏利和郴州吉奥。其中,奇瑞汽车出口排名榜首,但同比跌幅同样最大。今年1月至5月,奇瑞共出口乘用车5.85万辆,较去年同期下滑18.1%。排名第二位的是吉利,前五月汽车出口4.11万辆,且出口增长较快,较去年同期的2.87万辆增长了43.0%。其他自主企业乘用车前五月出口量均不足万辆。其中,比亚迪和华晨分别出口8588辆和8200辆,主要的出口车型分别是比亚迪F3和中华V5

  吉利汽车新闻发言人杨学良表示:吉利销量的下滑与日元贬值关系巨大,日元汇率贬值反映在汽车上就是日系车的价格下跌30%左右,影响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向来见长的性价比。

  从组装到建厂

  汽车企业海外发展有四个阶段:简单的汽车贸易;在当地组装尝试本土化;大规模地生产,突破区域市场;在当地研发适合当地消费者的产品,甚至为当地创建品牌。目前自主品牌海外战略正处在第二阶段,也是自主品牌海外战略的关键阶段,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企,开始尝试在海外投资建厂。总体发展从最初贸易方式,开始大规模地转变为在当地设立组装厂,进行本土化尝试。

  7月16日,吉利与白俄罗斯全球第二大矿山机械企业BELAZ公司和白俄国家零部件集团合资公司SOYUZ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投资组建“吉利(白俄罗斯)汽车有限公司”,负责吉利汽车在白俄罗斯的生产,规划产能达到12万辆。根据协议,吉利现有的SUV-GX7、海景SC7、SC5和熊猫CROSS等四款热销车型将首批在该公司组装生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能、丰富产品线,产品市场将辐射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市场。

  比亚迪为推广电动大巴和出租车,已经在美国的加州和开特斯建设了电动大巴和电池的工厂,并在已经取得欧盟国家认证的基础上,在欧洲多个主要城市开展试运营项目,马德里、巴塞罗那、布达佩斯、萨尔斯堡、华沙、波恩等,并计划将工厂在欧洲国家落地,使得比亚迪的电动大巴今后能遍布欧盟。

  奇瑞是最早涉足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车企之一,去年其整车出口已经达到17.4万辆。奇瑞也是最早进行海外建厂的自主品牌车企,到2012年其已经在海外建立了17家工厂。

  必须警惕风险

  从贸易转向海外建厂,意味着投入大幅度增加,风险也随之而来。

  由于对当地政策把握上的不确定性,巨额的投入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几乎与福田和吉利宣布巴西建厂的同时,早前已经确定巴西建厂的江淮却遇到难题,其巴西合作伙伴称,由于当地政府并无出台针对外资汽车公司优惠政策的动向,江淮将暂停建厂计划。江淮后来发布公告称还没有确定会不会在巴西投资建厂。

  目前自主品牌海外工厂的特征为规模小和布局分散。尽管吉利在巴西的建厂项目规划了产能10万辆,已经属于海外建厂的“大手笔”,但短期内也难以全部形成。长城汽车预计到2015年,海外KD组装厂将达到24家,海外年产能将达50万辆,KD年销量达30万辆以上。但平均每个工厂的产能,仅为2万辆。奇瑞在海外拥有了17家工厂,总产能为21万辆。按此计算平均每个工厂产能仅为1.2万辆。而以自主品牌产品的特点,一家汽车工厂如果产量达不到10万辆以上,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成本和盈利就会成为问题。

 

关键词:自主品牌出口量价齐跌   责任编辑: 孙陈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