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12-17 11:53 来源:网摘 作者:
万向集团击败江森自控,竞购A 123成功;吉利控股传闻要收购阿斯顿马丁。欧债危机加剧等一系列背景之下,中国车企的海外并购日趋活跃,值得关注的是,在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中,此番中国资本所瞄准的车企,却与以往大相径庭———核心技术成为这次中国车企海外并购的主要“猎物”。
中国车企海外频传“绯闻”
在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中,来自中国的资本再度活跃起来。
经历了一波三折,12月6日,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万向集团,击败江森自控通讯、日本N E C与德国西门子等对手,最终拿下了A 123系统公司。A 123系统公司是美国一家专业开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和能量存储系统的公司,为宝马、通用等汽车公司的供货商。
据路透社消息,万向集团竞购电池供应商A 123系统公司资产,已于11日通过美国法院批准。这意味着基本完成对A 123系统公司收购的万向集团,今后不仅能够获得更多先进电池和新能源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还可以借此扩大万向集团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份额。
与此同时,另外两宗海外车企重组传闻中,也出现了中国车企的身影。12月7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汽车公司将首先考虑从中国或者欧洲寻找投资者或买家,原因是公司高管认为这两个地区对发展电动车的兴趣超过美国。对于潜在的合作者,菲斯科将提供一款已经开发的电池动力车设计,该车研发费用超过10亿美元。不过菲斯科随后否认了被抛售和破产的可能,而是强调拟寻找合作伙伴。
如果上述“绯闻”还属一厢情愿的话,在英国本土跑车品牌阿斯顿马丁出售的过程中,关于中国车企的身影则显得分外清晰。有报道称,吉利集团正与阿斯顿·马丁进行洽谈,欲对其进行收购,且整个过程将采用与收购沃尔沃相同的模式。
但12月11日传出消息,有关阿斯顿·马丁的竞购招募已经结束,“吉利确实报备了参与竞购,但是最终意大利私募股权基金入股,吉利已出局。”最终,意大利私募股权基金InvestIndustrial公司与阿斯顿马丁达成股权收购协议,前者将收购后者37 .5%的股权,约1.9亿欧元。
“中国车企在海外并购活动的再度活跃,存在内外两方面原因”,汽车分析师钟师告诉南都记者。一方面,身陷低迷市场泥潭的欧洲车企,希望通过引入资本或者重组而脱困的需求日趋强烈。而美国车市虽然已经复苏,但由于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人回报预期不明朗,因此也在寻求接盘者。
而另一方面,虽然中国车市今年增速放缓,但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依然存在巨大的托底效应,为海外并购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同时,国内汽车企业近年来,逐渐认识到以往缺乏技术积累而导致的能力缺失,使其通过并购海外车企,获得相应技术的冲动加剧。
钟师表示,中国本土这个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必然成为国际车企必争之地。而本身缺乏体系竞争力的中国车企将会通过海外并购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力,在未来的市场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的需求将持续存在。
海外并购红利逐步显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4年前,正是一场金融危机,为中国民营品牌吉利收购沃尔沃和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 S I公司创造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12月10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发出公告,称和沃尔沃汽车(微博) 已签订三份技术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在车内空气质量安全、中型车平台包括节能环保的小型绿色发动机和汽车的电气化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近日,吉利熊猫、帝豪E C 7等多款产品达到了国内C - N C A P五星级碰撞标准,杨学良表示,这得益于吉利汽车很好地借鉴了沃尔沃汽车的安全基因。
而通过收购澳大利亚D SI公司,吉利拥有研发及生产自动变速器的核心技术能力,使其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吉利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刘金良告诉南都记者,明年吉利将把搭载澳大利亚D SI6自动变速箱的产品全面推向市场。“目前自主品牌车型里面使用自动变速箱的产品只有不到10%,吉利通过搭载D SI自动变速箱来拉低同类产品价格,同时促进吉利汽车的销量和利润增长”,刘金良称。
2009年12月,北汽以2亿美元收购了萨博核心技术资产,其中包括Epsilon、G M 2900、G M 2400三个整车平台,两个系列涡轮增压发动机及两款变速箱。而在今年广州车展(微博)上,北汽消化吸收萨博技术的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最终亮相,收购的效用立竿见影。
核心技术成海外并购焦点
而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在欧洲车企最困难的时期,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当前正是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品牌价值的好时机。
今年9月底,东风汽车公司宣布开始着手收购瑞典T工程公司,建立第一家海外研发基地。根据双方在去年12月8日签订的基础协议,东风汽车先收购T工程公司70%的股权,剩余30%股权将在未来两年内完成收购。
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表示,东风的海外并购正是力图借助国际化资源,在关键技术总成方面引进、消化、吸收,逐步培养东风自己的核心人才和技术。
虽然手握资本,但是感受到竞争压力日益加剧的国内车企在进行海外并购时明显变得更加务实。如果收购目标是品牌,企业需要能马上得到知识产权和工程知识。而零部件收购中,需要得到是最新的知识产权,以及制造和开发能力并将其迅速应用到中国的车辆上。
随着中国车企收购获得核心技术并初显成效,跨国汽车巨头已经开始警觉并遏制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杜绝技术外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并购获得核心技术的方式,优点是技术升级较快,迅速形成规模,却存在整合难度大的问题。
咨询机构科尔尼指出,中国企业要有效地整合收购海外车企,除建立资本控股关系外,需要股东在企业愿景和价值观上对被收购的外企进行再造,以便将股东的价值理念、战略雄心向被收购的公司进行渗透和灌输,利于整合管理,也利于子公司与母公司能够朝着共同的战略目标努力。
采写:南都记者张笑
调查
2013年中国车市预判:83%认为将继续微增长
2012年即将结束,中国汽车市场继续2011年的调整态势几成定局,销量整体增长平缓,预计将在5%左右收官。在今年车市将要收官之际,明年车市走向又受到了广泛关注。近日,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参与者认为明年车市增幅相较于今年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将维持在0-10%之间。
超八成人持谨慎乐观态度
调查显示,42%的参与者认为明年车市增幅在5%-10%之间,41%认为在0-5%之间,持有这两种观点人数达到83%,占绝对主流。
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以及鼓励内需的主旋律都将刺激汽车的消费需求,同时,中国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竞争带来的新车增多以及汽车价格的下探,这对于明年的车市而言都是利好因素。
但油价的上涨、交通拥堵以及停车位短缺也是不可忽视的阻碍因素。过去两年内数个城市推出的汽车限购政策,明年进一步蔓延的可能性并未减小。此外今年酝酿出台的拥堵费与排污费亦有可能在明年出台。这些重要因素的相互作用将左右明年车市的走势。从本次投票结果来看,正面因素发挥的作用将更大一些。
在调研中多位专家指出,整体而言目前国内消费信心指数并不高,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政策的调整都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汽车市场发展的最终结果。一个行之有效的政策性措施可能就将打破之前的所有预估。但重要的不是准确性,而是通过业内人士的视角去了解各方对中国车市未来发展的信心。
自主品牌和日系车前景都不明朗
在持续近两年的市场份额下滑后,自主品牌汽车在今年第三季度末开始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不过,调查显示,明年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并不明朗。看好其明年将夺回市场份额的参与者仅占29%,而更多的人士选择不看好和中立态度。近年来,自主品牌的整体实力尽管有所提升,但距离外资品牌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品牌与管理体系上,这一局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改善。
日系车表现是明年车市另一个关注焦点。受钓鱼岛事件影响,今年日系车销量在9月和10月出现大幅下滑,不过11月份已有所回升。明年日系车是否可能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并不看好。有多达60%的参与者认为日系车虽然已经表现出了复苏的迹象,但其很可能要低位运行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原因在于,在危机爆发前日系车在华就已显疲态。过去5年,日系车在华销量年均增长15%,仅为其欧洲的竞争对手的一半。这被归结于在华战略保守,车型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和决策机制与中国市场脱节等问题。
不过,丰田与本田为首的日系车已经开始觉醒,今年上半年他们都制定了积极的市场战略,加大新车型的引入速度,并计划将最新的节能技术本地化。未来一段时期之内,如果中日两国政治关系不出现反复,日系车仍然有机会。在调查中有25%人士认为,日系车在明年恢复甚至超越危机之前的水平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剩余15%的参与者认为能否恢复不好判断,选择了“不好说”。
关键词:海外并购 责任编辑: 随畏
上一篇: | 下一篇:强壮汽车心脏——规避空气滤清器使用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