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中国零部件车企再掀“海外抄底”潮

中国零部件车企再掀“海外抄底”潮

大家车网 2012-11-08 07:23 来源:文新传媒网-新民晚报 作者:

最近,国内汽车企业再掀“海外抄底”潮,在汽车零部件领域频频迈出国门,通过收购或者合资共同开发等模式,旨在取得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进行产品的技术转型升级。

10月中旬,东风汽车公司与萨博T Engineering AB公司在瑞典签署协议,收购T公司70%的股权,并两年内完成剩余30%的收购。仅仅过了几天,东风集团便再度出手,与格特拉克合资经营暨联合开发低扭矩DCT(双离合变速箱)项目。

今年7月,名不见经传的四川民营企业波鸿集团,以近16亿元人民币(2.45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威斯卡特工业集团100%股权,创下了中加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案。而在8月份,国内另一零部件巨头万向集团正式向美国A123发出了收购意向,投资4.65亿美元收购其80%股份,欲通过收购A123突破锂电池的核心技术。虽然该交易未获得美国政府批准,但万向方面依旧未改收购意向。

应该看到,当前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比较好的“走出去”的机会,主要是由于全球发达市场股票估值水平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阶段。当前政策层面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包括ODI汇兑管理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国企、民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对中国车企而言,更是机会难得,目前欧洲汽车市场低迷,一些车企急于在汽车之道上寻求出路,所以现在是收购的一个好时机。而国内市场不济,正需要“走出去”,所以国内车企不断海外收购或者合资联营国外部分车企。可以说,这是一种必然的选择。目前国内车企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升,通过收购、合资拥有欧洲已有的发达工业技术,可以加快国内车企自主技术提升的进程。

分析人士指出,通过跨国并购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国企业自身的技术短板和市场瓶颈问题,更是将来确立其全球地位最为快捷的方式。然而中国车企在整体收购海外企业之后,整合有力从而达到最初目的的案例却乏善可陈。这一方面说明中国企业在运营能力上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车企在海外并购中存在贪大求快的问题。

因此,国内车企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以平常心看待“走出去”。 无论是收购还是合资,下一步最关键的是要做好消化吸收的工作,使它们变成自己的技术,才能在掌握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李永钧

(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 强子

分享到:
上一篇:没有咯 下一篇:汽车召回有法可依 召回条例亮点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