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马来西亚车市考察:不偏爱低配,实用至上

马来西亚车市考察:不偏爱低配,实用至上

大家车网 2012-09-06 07:32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唯一有自主乘用车品牌的国家,也是东南亚最大乘用车市场和第二大车市(第一是泰国)。上周,笔者偶得机会到马来西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在大马的市区大道、乡镇大街乃至高速公路上,不难发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老车旧车特别多,大马人民真的那么穷吗?其次,小型车和紧凑型居多,粗略估计占70%以上,常常是一家数口挤在一台小车中,这样能特别“温馨”?再次,大部分车没有天窗,使用的是钢制轮毂(造价低廉),大马人真的这么喜欢“低配”车?最后,车牌居然没有进行防伪处理,普通的修理厂均可制作车牌,这里就没人去套牌或使用假牌么?笔者深入调查了解后找到了答案。

看车型,够用就行。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街道上观察了数小时,经过的多数是小型车和紧凑型车,中高级车少得可怜,出租车大多是1.3L排量的小车。这多影响市容市貌啊,但笔者和当地市民、导游等交流后对此有了重新认识。国内居民选车时一般十分感性,有着较重的从众心理。大马人则十分理性,他们在用车方面不追求“面子问题”,也不热衷攀比;“我住马六甲市,每天到吉隆坡上班,车只是代步工具,闲时跟朋友一起出游,挤挤问题不大。”不少当地市民都持同样的观念。

选配置车,实用就好。很多车没有天窗,空调也只有冷风档,“马来西亚常年高温,天窗作用不大,隔热效果差,还容易损坏,要来做啥?”导游耐心地给笔者解释,“我们不是钟爱低配车型,而是觉得很多‘豪华’配置使用率较低,甚至用不上,还增加了购车和保养维修成本,实在浪费。”一位在当地经商的华人则表示,“马来西亚的公共交通并不完善,私家车回归到车辆的本质用途,就是代步工具。人们不会盲目追求所谓的豪华配置,一切以实用为主。”

车,还可以当“玩具”。不得不承认,东南亚的汽车改装文化相对蓬勃,仅次于日本。而在马来西亚的大街上,毫不夸张地说,10辆车中至少有7辆是经过改装的。最不可思议的是,用来拉货的三菱皮卡都进行了改装:换轮毂是最基本的,还有超大的中央冷却器,涡轮增压,夸张的进气口,声浪澎湃的排气……笔者在高速路休息区中,随意跟一位当地华人搭讪,交流了汽车改装相关问题。该华人用标准流利的粤语表示,“如果你开的车型都是一个样,你不觉得很普通吗?”他进一步表示,“我们这里不查也不抓改装,也不用年审,因此私人用车玩车相对自由。换轮毂最基础了,接着是排气和避震。改装动力和刹车系统的人也不少,但娱乐配置方面的升级不怎么受欢迎。”但反观国内,加个尾翼,喊打喊抓;换个排气,又被投诉扰民;换个轮毂,换来浮夸的评语。更别说对悬挂、刹车和动力系统的性能升级了。每当出事故或违章,矛头直指“非法改装车”飙车。就此问题,国内同胞和相关部门,能否理性对待呢?

马来西亚的国力不及中国,团结不如日韩,法规远比不上新加坡,现代化也落后于泰国。但就汽车工业和汽车文化方面,马来西亚要比中国成熟和理智。无自主汽车不成大国,下期,笔者将进一步探讨马来西亚民族自主汽车工业(宝腾汽车,在中国名为“青年莲花”)的发展。或许,对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有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