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9-06 10:0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自主品牌企业眼下正在经历艰难的调整时期,在从低端向高端的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遭遇到合资汽车公司的市场围攻,也与另一个新生事物合资自主品牌发生了正面、直接的对撞。
尽管这些车型也顶着 “自主”的名称,但在国内一些本土的汽车公司看来,由于中方对于合资公司中的合资品牌项目控制力不足,这对本土自主品牌的发展仍然弊大于利。
“这显然有违合资自主战略的初衷。”在广汽集团(601238,股吧)研究院院长黄向东看来,由于未设“门槛”与游戏规则,已经造成国内部分合资自主品牌。目前正以落后的平台与产品换标或“换壳”的方式,低价进入国内汽车市场。
正面竞争态势形成
今年以来,遭遇车市环境的低迷,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内自主品牌总体销量数据并没有下滑,但是增速减缓。其中,长城、吉利、东风乘用车等自主品牌企业销量略有增长,奇瑞、华晨、众泰等自主品牌企业汽车销量则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同时,包括东风日产启辰、上海通用五菱宝骏在内的合资自主品牌仍不断推出新车型。而这些车型多集中于10万元以下,都是自主品牌车企原有的“根据地”。
“现在,包括广汽在内的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完全可以跟合资品牌比拼甚至优于部分合资品牌。但是现在的合资品牌产品是往下走的,所以他们的成本可以非常低,只是他的品牌溢价比较高。”广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陈建伟说。
从过去来看,大众、本田、丰田等外资品牌的国产车型主要集中于A级及A级以上车型,但是目前,借助于旗下的合资自主品牌,合资公司已经将产品下延至A级以下的微型车。
“开发确确实实是我们本土企业的短板。通过一个合资自主来掌握有关的技术,然后利用他们一部分的核心技术来开发我们自己的产品,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愿望,但是实际推进的情况,我们感觉到不尽如人意。”黄向东补充说。
“现在,这个合资自主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就是拿一个平台重新进行设计,用的只是外方的核心技术。不过,国内有些企业的外资方,只是把原来已经淘汰的产品,或者从技术上来说,已经落后10年甚至15年的产品,重新翻新,换了一层"皮",但里面一些核心的、关键的零部件等还是保留在十多年前的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陈建伟说。
合资自主的研发投入
“外方不会主动把他的核心技术分享。因为中国的汽车工业技术不强大,根本不能跟他平等对话,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陈建伟坦率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
这一观点,此前祁玉民也曾明确表述,“搞合资自主的目的,无非是让中方从外方那里学到研发技术和制造工艺,但是如果在一个研发平台上,外方凭什么心甘情愿地让你学到技术?如果用老车型研发合资自主品牌,为什么要在华晨宝马体系中做,而不在中华轿车体系里运行?”
陈建伟称,“一些合资自主品牌的产品,并没有在技术上进行更新。首先,它的成本是非常低的,远低于开发成本;其次,这种产品的封装、模具等,都是之前生产使用过的,制造成本当然更低。而真正搞全新开发、正向开发的自主品牌产品,所使用的资金、人力资源等,是前者完全不可比拟的。”
对此,他认为,“有很多外资公司完全就是以车型的边际成本,去跟我们真正的自主品牌正向开发的产品,进行竞争,这就成为一种不公平的竞争。”
黄向东则建议,希望相关企业能够改善并约束旗下合资自主品牌的技术投入与发展,避免企业仅为个体利益而冲击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这对于国内诸多有意布局合资自主品牌项目的合资公司来说,无疑很难办到。责任编辑: 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