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车企北上南下

车企北上南下

大家车网 2012-06-29 09:26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陈志杰

本周,随着东风日产在大连开建新的整车基地,主流跨国车企在华上演的“建厂大业”也进入高潮。至此,包括通用、大众、日产、现代起亚等在中国市场领先的国际车企,和中国合作伙伴一起,通过在华合资公司实施的全国产能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奠定了汽车业新的竞争格局。

产能布局贯通东西南北

去年的这个时候,随着国家主管部门放行一汽-大众南海基地、长安PSA等新合资项目和生产基地,象征着新一轮合资潮的开闸,“建厂伟业”第一季成功上演,并在今年迎来了续集,至今主流合资车企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建厂布局。

去年底,一汽-大众成都新基地建成投产,随后开建佛山基地,从而形成了长春、成都、佛山的“铁三角”布局,其中佛山基地的启动,更使一汽-大众的“南方战略”落地生根。

而现在上海通用、东风日产等启动的“北上战略”,更具整体性意义。因为它们原本扎根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北上布局生产基地,是向未来需求潜力大的内陆市场的开拓,寻找新的增长支撑点。

依托广州花都、湖北襄阳、河南郑州三大基地,东风日产今年将实现百万辆的产销规模。而此次布局大连,对东风日产的战略意义在于,四大基地形成了“南北纵横、中原鼎立”的全新局面,特别是花都和大连将能够通过海运,实现物流的南北对流。

上海通用也实现了对中部的全新布局。本月初,上海通用斥资70亿元的武汉基地动工,这是继上海金桥、烟台东岳和沈阳北盛之后,上海通用汽车将拥有第四大整车生产基地,实现了产能贯通南北东西,华中新基地更成为开拓中西部市场的“桥头堡”。

还有上海大众继南下江苏仪征之后,更迅速西进,率先将触角伸进了新疆。目前尚且落后的长安福特,近两年的扩产动作也极为迅猛,在将重庆建成福特在底特律之外的全球最大基地之后,今年已经实现东进落子杭州建设新基地。

合资潮再度席卷汽车业

借助于合资事业体,无论国内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集团,还是通用、大众、福特、日产、现代起亚等跨国车企,均争相实现国内市场的全面布局,形成互相渗透的局面。在汽车合资多年之后,合资车企仍是中国汽车业前行的最大驱动力。

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就认为,大连整车项目对东风日产形成“南北纵横、中原鼎立”全新战略布局,同时也掀开了东风公司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将推动东风公司做大做强乘用车事业。

对于国内大型汽车集团来说,现在是挟合资公司实现在区域市场的互相渗透。最新的发展态势就是一汽-大众、东风PSA等强势南下,进入广汽的大本营;上海通用突进武汉,使上汽深入东风的腹地;而此次东风日产北上,也是东风公司向北进入一汽的传统势力范围;而长安还通过长安福特杭州基地、长安马自达南京基地,在上汽的眼皮下落子。

而尽管中国市场已告别高增长,但对于所有跨国车企来说,仍具有绝对的核心战略意义。现在不下子,未来就可能处于劣势。福特汽车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萧达伟认为,“中国车市每年销量将从目前的1800万辆,增长到2020年的3000万辆。长安福特在重庆和杭州展开激进的产能扩张计划,是着眼于在中国的长期竞争发展。”几大跨国车企在华的逆势扩张,正是盯紧这未来十年的1000万辆市场增量。

尽管近期政策面已经收紧对整车合资项目的鼓励,并提出了发展合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两道门槛,但这对于主流合资车企来说,并非难事。汽车业内现在的另一忧虑在于,随着合资车企的快速扩张,形成了强大的规模优势,合资车企的生存空间将越发窄小,对本土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形成强大制约。另一方面,在激烈的竞争中,国际车企在华也出现了更多的失败者,它们和国内车企的重新组合,成为推动汽车业兼并重组的一条暗线。

动力革命更能主宰未来

悬在这一轮“建厂伟业”头上的利剑,则是对未来国内汽车产能过剩的隐忧。权威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汽车闲置产能已经高达600万辆,相当于两倍德国汽车市场的规模,预计到2016年,闲置产能还将上升至900万辆。市场对于产能过剩的隐忧随着车市增速的放缓也正在加剧。

但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特征也非常明显。对于一线车企来说,目前虽然增长压力加大但并没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反而是产能有所不足。“一切都是市场在决定的。”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认为,东风日产是觉得有市场成长空间,才会考虑投资新建工厂。他介绍,东风日产从如花都工厂收购云豹,襄樊工厂整合轻型车,郑州基地把郑州日产的能力富余全部接手过来,“一直是在走整合资源的路子来扩充产能”。

但汽车分析师张志勇注意到,东风日产大连整车项目从签约到动工,只花了7个月的时间。他认为,从地方到国家主管部门推进这个项目的高效率,凸显在当前宏观经济走势不佳的情况下,对大型汽车投资项目的审批也变得宽松。

他认为,现在一线车企的强势扩张,因应的是过去在高速增长背景下的决策。“但是面对今天的低迷,无疑就是有些不合时宜了。”而且,在市场消费结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它们未来遭遇产能过剩的风险就不大。但一旦丰田本田等在未来打开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改变市场消费结构从而实现了超越,现在领先的几大车企的扩能投资风险也将呈现。“一旦混合动力的财政政策落实,那么中国的混合动力市场迅速扩大是很有希望的。”

因此揭示的一个汽车业深层次问题是,动力革命相比产能扩张更能主宰未来。实际上,在大众对中国市场的上一轮扩张中,也是动力总成战略先行,先进的动力技术实现本地化生产,强势推动了产品的市场扩张;上海通用的“绿动战略”也成功助其重夺市场冠军。而目前正在酝酿混合动力技术本地化生产的丰田和本田,是否也将复制同样的故事?


责任编辑: 谷珍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