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5-11 00:00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李玲
引言:在此之前的一天,我发布了采访清华大学汽车造型设计王波教授的文章。原意是想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目前中国高校汽车设计的教学方法,关注我们寄予希望的未来设计师们。
在此之前的一天,我发布了采访清华大学汽车造型设计王波教授的文章。原意是想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目前中国高校汽车设计的教学方法,关注我们寄予希望的未来设计师们。没想到的是,文章里关于中国汽车设计教育的话题引起多方人士的讨论,他们有车主、汽车设计师、设计教师、媒体等。借此,我挑选出他们的声音,希望能给设计师、教师一星启示,共同将中国的汽车设计教育、中国自主的汽车设计带到更好的发展方向。
■ 第一方,网友的声音:
网友wryddu:说到底还是国家不重视,没有好的人才不只能怨这怨那,不管怎么说清华设计院是个好的开头,中国要是连一个好的培养汽车人才的学院都没有,何谈中国汽车工业的设计?还推广什么自主汽车品牌?
网友wdb760li:我感觉中国设计师这几出来的车都缺乏灵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改善。
网友古瓜种草:人往高处走好的公司当然是要去的,像自主品牌之类的设计大多是没有用上的,毕竟就算是这个专业历害的人也未必能够深入了解汽车设计的全部,就是因为国内汽车设计文化的浅薄,而且我觉得国内的人才大多没有从企业的根本去设计汽车,倒是一心想着想标新立异,靠着一两份设计稿得到大公司的青睐!国内自主品牌想的是什么?是靠好的设计盈利,壮大品牌得到顾客的喜爱,好的设计就好比是概念车,如果不能造出来那也只是奇葩!
网友andycilia:看了这篇文章给我了更大的信心 虽然我是搞工程设计的。但我的优势与天赋是造型设计,我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平台,我相信我的设计会在不远的将来体现的产品当中!
网友xiali_R:外观设计还好在短期内与世界顶尖水平缩小差距,真正欠缺的是整车设计能力,而这种“核心设计水平”的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友武季:韩国,台湾都比中国晚起步,中国要是路走对了,早到世界前列了,体制是硬伤啊,人才留不住!
网友melody棉花:中国的设计永远缺少一个舞台!
网友不谈国事谈房事:体制问题,价值观,社会心态,整体素质,很多问题都不可忽视,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改革开房后经济猛烈发展,一部分人富了起来。所以造就了高雅与低俗、富有和赤贫、道德和无良、先进与落后并存的新中国。现在中国还在一个普及汽车的起步年代,你拿什么要求车企去专心研究设计,研究精细的细节。
网友501EVO:曾经抱着造车的梦想进到汽车院校,结果发现,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不光毁了学校还毁了中国汽车。
网友terminats:清华的汽车专业分三个方向:外形设计,底盘设计和发动机设计,采访中的只是其中的外形设计。而这三大类方向都必须完成所有的基础课,包括流体动力学,化学,热力学等等非常多的专业课,在这些专业课的基础上又有些不同方向的必修课,在本文中就是设计了。清华设计很厉害,很多人都到德国奔驰宝马总部任设计师。好不好不是你们说的,而是人家公司说得算!
网友ppk133:目前国情及大的环境教育背景下 根本不可能能出一个设计师 或者说创造性的人才,教育体制太僵硬,基本都是死学、死考,没有发挥的空间。
网友麦子的天堂:我有个同学,去底特律学的汽车设计。我看他的图和我们公司国内一线大学设计学院出来的人的图,高下立判,国内外差距很大啊。以后我孩子要是和我一样热爱汽车,我砸锅卖铁也要送他出去学。
网友qczj201007:适可而止吧,何为“创新”?!少一些华而不实的笼统和表演,设计国民喜爱的真自主产品更有说服力。
网友在微博的声音:
■ 第二方,汽车设计师的声音:
乌林高娃(通用汽车中国前瞻设计中心总监):
张帆(广汽设计总监):
张自然(梅塞德斯-奔驰中国设计中心设计师):
其他设计从业者的声音:
■ 第三方,来自高校教师的声音:
傅炯(上海交通大学设计趋势研究所所长,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创新中心主任)
■ 第四方,来自汽车媒体人的声音:
编辑有话说——
网友群体意见分歧较大,不少人认为中国汽车发展的这些年,一直在抄袭和拷贝,产品鲜有创意,甚至原本有创意有亮点的车型也堙没在车海中。好的产品是一个汽车企业的灵魂,产品的设计与它的口碑、销量等息息相关。但是,由于时下市场的趋势,合资品牌、进口品牌占据国内市场的江山,所以部分车企为抓住国人的喜好,模仿受欢迎车型的造型并作为新车发布,这种发展观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
很多人认为,自主品牌的车型无论是工艺、技术等都与国外有所差距,所以,首先要弥补的是这方面的差距,汽车的“表面”功夫可以先置于一旁。然后,对待它的方式就像对待中国的足球,起初每一个人都是抱有希望,但久而久之,失望大于希望。
真正的汽车设计师们承认中国的汽车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仅在技术方面,设计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差距。除此之外,还在于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心态上以及车企高层的决定上。如果每一个技术细节每一个设计方案,车企都不是急功近利,也就不会造成现在这种局面。不过,今年北京车展我们很庆幸的看到,这么多自主品牌展现出研发的能力,山寨的产品变少了,有亮点的车型变多了,希望是存在的。如果从汽车行业从业者的角度出发,是否,我们还可以给予中国汽车设计再多一点的时间?
责任编辑: 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