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聚焦车界“两会”专题报道 鼓励自主品牌

聚焦车界“两会”专题报道 鼓励自主品牌

大家车网 2012-03-16 11:38 来源:汽车商报 作者:

聚焦车界“两会”专题报道 鼓励自主品牌(2)

营造自主品牌消费文化 郭振甫建议政府做推手

“历史实践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经过30年到50年的发展之后,只要政府有号召,这个国家的自主品牌,民族的自主品牌就一定会占到绝对的优势地位。”两会前,全国人大代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甫铿锵有力地发言,引来媒体阵阵掌声。看似鼓舞人心的言论其实背后隐藏着一个既焦灼又现实的问题:如何提高自主品牌消费文化氛围。这也是今年两会期间,他的提案内容之一。

令人不安的是,就在过去的2011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进反退,增长率创历史最低点,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自主品牌已经到了转折期。”调动消费者购买自主品牌汽车积极性显得刻不容缓,但是这并不容易。

开国产车丢人?

打算“五一”结婚的刘阳最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不是因为别的,就为结婚买车这事,她已经和未婚夫吵了好几架。“他喜欢上了一款SUV,可我听人说那车简直就是个油老虎。我不想买得起车开不起车,可他那态度简直是不容商量。”出于好意,记者建议她:“买国产车啊,十几万的车像上海荣威(微博)、吉利、长城等也很不错啊。”谁知刘阳一脸无奈地说:“他那人特爱面子,觉得开国产的车丢人,坚决不买。”刘阳的话记者并不感到意外。

近日,在本报记者做的一份调查中, 50个人中只有40%人表示愿意购买自主品牌车型。原因有以下三种:一是经济能力有限,只能买价格比较低的自主品牌;二是支持国产,支持民族品牌;三是自主品牌的产品不比合资的差。而这三个原因所占比例则是6∶2∶2。“这么多年来,自主品牌并没有摆脱在人们心中低质低价的印象,”全国汽车工业协会前副秘书长杜芳慈对记者说道,“尤其是去年合资品脾价格下压,与自主品牌竞争低端市场,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明显下降,这也是去年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下降3.37百分点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而在为什么不选择自主品牌的原因中,50%的人表示合资品牌的产品力、服务要高于自主品牌,30%人表示周围人都开合资的,所以也选合资的,甚至还有10%的人表示做官的都开外国品牌车,那我们为什么要开国产车。汽车营销专家薛旭对本报记者表示:“确实,除了企业自身的因素外,过去最大问题就是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钱去坐豪车,这种情况下,要民众去坐国产车,显然是勉为其难。”

是时候改变了

近日,本报刊登广州市市长专门以广汽自主品牌轿车为专车的新闻后,不少读者打来电话,有人兴奋,有人怀疑。“整个社会舆论氛围和不成熟的汽车消费大环境导致消费者消费心理偏差。政府应该出来引导自主品牌消费文化,以最上层为表率,为社会大众的自主品牌消费营造一个良性的舆论氛围。”郭振甫提出意见。

在提案《关于发展汽车自主品牌急需创新保障体系》中,他提出三点建议,其中一点便是“政府加大引导,形成自主品牌汽车消费文化氛围,改变老百姓汽车消费文化观,倡导消费自主品牌汽车风尚。”

美国经济学家、制度经济学鼻祖托斯丹•邦德•凡勃伦曾经在他的著作《有闲阶级论》里研究过社会上层的示范向导作用。书中提到,“有闲阶级在社会结构中是居于首位的,因此其生活方式,其价值标准,就成了社会中博得荣誉的准则。遵守这些标准,力求在若干程度上接近这些标准,就成了等级较低的一切阶级的义务”,“上层阶级所树立的荣誉准则,很少阻力地扩大了它的强制性的影响作用,通过社会结构一直贯穿到最下阶层。结果是,每个阶级的成员总是把他们上一阶级流行的生活方式作为他们礼仪上的典型,并全力争取达到这个理想的标准。”

“从国家层面来说,过去对自主品牌的推广重视程度不高。提高消费自主品牌文化要做很多工作,但是没人去推动,广州市长坐传祺,这个推动还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政府坚持,民众很快会改变。”薛旭也对本报记者表达了他对政府引导意见的赞同。

“文化”焦虑

其实,郭振甫之所以极力建言政府关心自主品牌,是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作为大国,真正的价值体现是自主品牌。他认为自主品牌应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市场份额上自主品牌也应该占到优势地位。“至少是60比40,甚至70比30。”他说,“就30年到50年的发展目标,只要政府有要求,有号召,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就会占到主导优势。”

当然,他也清楚只有政府单一引导还不够,“还可以利用新闻媒介、宣传渗透等手段向社会大众传递自主品牌正确正面的信息,形成良性的自主品牌汽车消费文化氛围,改变老百姓汽车消费文化观。”

“汽车企业目前还没有到生存不下去的程度,较大的企业有合资品牌,小规模的自主品牌围绕低端也能生存,所以社会压力一直不是很大。所以除了政府,企业本身也要努力,做更好的产品,注重营销宣传推广,发掘民族自信、自豪感。”不过薛旭认为,“改变消费者消费文化是个长期问题。当前社会普遍焦虑、躁动,有些富人移民海外,转移国籍,这个社会现象说明是对民族稳定的未来缺乏信心。企业也没有摆脱这种焦躁。”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陈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