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北京城乡校车现状调查:安全探索中前行

北京城乡校车现状调查:安全探索中前行

大家车网 2012-01-12 07:41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北京城乡校车现状调查:安全探索中前行

学生排队等候黑校车。(资料图片)

校车,孩子们的“流动校舍”,如何加固备受公众关注。伴随着国家制定的《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新校车标准相继推出,人们看到了政府在解决校车问(微博)题上的决心。

北京的“流动校舍”现状如何,解决校车安全问题的困难在哪?到底进行了哪些尝试?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进行了调查。

■需求

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需要家长接送的孩子绝不在少数,而对家长而言,开到家门口的校车无疑是安全、方便的交通工具之一。

忙碌的校车

每到上学时间,中关村一小附近总会出现这样一幕:送孩子的私家车、三轮车、家长将校门口的马路挤得满满当当,混乱中还夹着数十辆中巴车。一个个小学生从中巴车中鱼贯而出,蹦跳着奔入学校。这些中巴车就是校车。

张文彪是一家校车公司的经理,作为一家民营车辆租赁公司的负责人,张文彪从2000年起开始经营校车业务,公司现有65辆车用于校车运营,每天负责接送中关村一小、二小、三小,北大附小等学校的1000余名学生。

“家长有需求才有了我们。”张文彪说,起初,一些双职工家长没时间接送孩子,找到家政公司,家政公司把这一业务转给了他。从最初接送两三个学生,渐渐地人越来越多,一辆小面装不下,换成了六七辆。如今,张文彪的车队已拥有金杯金龙、宇通等多种车型,运行线路南至六里桥,北至天通苑,东至望京,西至鲁谷近70条线路。

家长的无奈

肖文(化名)的女儿今年在中关村三小上一年级,因家住望京,从准备入学起,肖文就决定让女儿乘校车上下学。“也想过自己接送,但中关村附近交通太混乱了,车都没地方停。”

经过多方了解后,肖文选择了张文彪公司的校车。“首先要安全,其次是方便。”肖文说,校车能直接开到小区门口接孩子,孩子每天6点起床,校车6点40分准时在小区门口等候。从家到小区门口,只需要三五分钟,孩子坐车不到1小时就到学校了。

肖文坦言,让孩子这么早起床去上学也挺心疼,但没办法,为了6年后的小升初,必须现在做好准备。

孟女士当初为儿子选择校车更是无奈。夫妻是双职工,只能把孩子交给校车公司。儿子坐校车4年了。孟女士也曾想过让孩子坐公交上学,可一想到那车来车往的马路、上下学路上的各种“诱惑”,孟女士又犹豫了:“还是坐校车放心点。”

张先生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每天乘公交车上下学,不过是在爷爷的陪同下。但上学时正值早高峰,公交车的拥挤让老人和孩子都有些吃不消,有时还因等车时间长迟到。

有多少孩子需要校车?通州区教委一负责人表示,目前,通州有8万中小学生,2010年调查显示,有校车需求的学生占1/4。很多家庭中夫妻是双职工,接送孩子上学成为负担。虽然调查显示数字是2万多,但一旦校车开通后,可能会有更多学生有乘车需求。

孩子的期盼

11岁的刘轩很羡慕坐校车上下学的孩子。他是顺义沿河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坐六七公里的公交车回村里。公交车只开到河南村村头,刘轩还要走一公里车辆繁多的公路才能到家。刘轩并不愿这样回家,每次上车前,他都要努力往车里挤,上得慢,就没座了。

“坐校车不用等,车上也不挤,里面都是同学很好玩儿。”刘轩说,很多同学所在村子有校车,但河南村没有,村里几个孩子都坐公交车上学。沿河中心小学有10辆校车,其中6辆中巴,4辆面包车。学校一位老师称,这些车由附近村庄的村委会提供,负责接送本村孩子。2008年前后,村里自办小学相继关闭,学生们集中到沿河中心小学读书。随之而来的就是孩子们的接送问题。一些村子距学校达十几公里,没有校车,接送孩子就变成大难题。为此,一些村在镇政府帮助下购买了校车,但有的村子并未购买。

期盼校车的还有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北京真爱教育基金去年底对丰台、房山、怀柔的3所打工子弟学校调查显示,有32%的学生每天乘公交车上下学。其中,35%的学生需换乘两次以上,还有不少学生需换乘3次及以上。多次换乘加剧了孩子们上学的困难,也增加了安全风险。在调查中,很多孩子表示,一些骑车或步行上学的同学因为天冷出现了手脚冻伤。

■安全

孩子的安全无疑是家长最关注的问题。校车自身的安全设施、运营方的管理水平、政府的有效监管,无疑是保障这座流动校舍安全的关键。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针对校车安全,国家出台《校车安全条例》和校车新国标并征集民意。但与现实情况相比,两者颇有差距。

根据《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校车应有一名随行照管人员,幼儿、小学生上下学,随车照管人员应与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校车停靠站点交接。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农村校车只有一名司机,有的甚至只是兼职,且并无老师等成人随行照管,很多小学生在停靠点自行回家。

在硬件方面,新国标征求意见稿提出,校车应具有明显标识;具备乘客门和应急车门;乘客扶手以及安全带应符合标准;应安装车载记录仪,俗称“黑匣子”等等。但目前各校使用的校车中,很少有校车能达到该标准。

政府有效监管无疑是堵住校车事故的一道闸门。张文彪尽管做校车业务已超10年,但公司至今未取得专门校车运营资质,在交管部门也是作为汽车租赁公司备案。而让张文彪困惑的是,究竟哪个部门管校车,至今未明确。

同样,有一辆中巴车接送学生的南庄头村村干部柏先生也承认,村里接送孩子上学的中巴没有专门的运营资质,不过会按规定送检验车。

■算账

费用无疑是校车发展的拦路虎,校车新国标征求意见稿的出台让公众看到了安全校车,但费用等问题也在困扰各校车运营方。

成本的重压

“新校车标准”由郑州宇通集团执笔,记者采访张文彪时,其公司几位校车司机正拿着宇通公司的“大鼻子校车”资料在讨论。一位司机指着图上的校车说:“这车这么大,就北京这交通状况根本就行不通,碰到窄点的路和胡同,掉个头都难。”

张文彪坦言,校车服务是“微利”,每位学生每月车费350元左右,除去油费、损耗等,一辆车挣3000元左右,还要支付司机和车上阿姨的工资。“光干校车,公司就赔了。”张文彪表示,在校车运营同时,公司周末节假日还得接一些社会车辆租赁的活儿填补亏空。之所以舍不得放弃校车业务,关键还在于生源稳定,收入有保障。

张文彪曾考虑过要不要换专业校车,但一笔账算下来,他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专业校车售价40万元左右,年维护费近10万元,是笔不小的投入。此外,车辆更新和维护成本增加,车费必然要涨,但家长肯定不买账。“你涨到500?那家长会觉得还不如花1000元钱找一个家政,还能多干点别的。”张文彪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补贴,对校车运营公司进行规范管理,如果一味强调车辆硬件的达标,恐怕很多校车公司都将“干不下去了”。

受校车费用问题困扰的不仅是这些校车公司,南庄头村干部柏先生说,接送孩子的中巴车由镇里投钱购置,日常运营成本是村里支付。孩子每年交500元车费,但车辆的保险、保养、验车、油费以及司机工资,每年需花费3万多元。他呼吁政府加大对校车的补贴,并设专门机构规范管理。

■试点

北京市对于校车管理的探索一直未停止。

城区山区的摸索

去年5月,朝阳区启动城区校车试点,通过政府组织招标承运企业,给予财政补贴。首批试点学校包括陈经纶中学等,运行线路覆盖了三里屯、朝外大街、亚运村、望京等区域,站点多选择靠近公交站台,并立有醒目的“朝阳校车”站牌。

陈经纶中学分校是首批试点校之一,学校从1999年就开始运营校车,采用由家长出费用、学校协调运营单位的模式。在实行试点后,该校约200名学生乘校车,路线由4条增至6条。因政府增加了补贴,校车车费由400元减少到200元左右。

然而,进行了不到3个月,随着暑假来临,朝阳校车试点戛然而止。新学期开学后,试点校又回到了原有模式,学校选择新的巴士公司运营校车,车费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对于试点停止的原因,朝阳区教委一直未做公开解释。相关人士透露,在一定程度上与成本核算有关,同时一旦大规模推广校车,与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相悖,让政府陷入两难。

相较而言,在门头沟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车管理试点比较顺利。门头沟地处山区,很多孩子上学路远,全区住宿生近400人,区里与公交方面合作,专车接送山区学生,班车固定在周一、周五沿学生所在村庄进行接送,保证每人有座,杜绝超载。

这两项试点能为北京的校车发展提供哪些经验,能否更进一步,我们期待它们的得失能在北京的校车规划中得以体现。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