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盘点2011汽车行业 你,控了吗?

盘点2011汽车行业 你,控了吗?

大家车网 2011-12-29 07:26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

本来想把今年行业的热点和焦点事件一一奉上,但最后发现值得关注和回味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因此将之归类为八大看点。表象虽然繁杂,但背后代表的是一种趋势和现象,这也与今年的网络流行热词不谋而合。透过这八大看点,我们能初步还原今年行业的一个全貌,包括市场走势、消费者偏好、新技术应用现状、消费环境变化,等等。 (许方华)

2011年对于中国车市而言,可谓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在经历了前两年高速增长之后,市场终于“冷静”下来了。

相对于去年欣欣向荣一路走高,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命运相当曲折。先是政策调整,从北京摇号上牌限购汽车开始,到节能补贴到期,都对车市带来利空影响,而后又出现节能惠民汽车油耗标准提升、公车改革、汽车三包听证,等等,在宏观调控成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后,中国车市今年再次凸显政策的影响力。

2011年无疑也是市场格局变化最大的一年,日本地震对全球车市带来影响,而对中国车市的巨大影响也无异强震,日系车在华的市场地位被“震动”了,而德系车却愈战愈勇,甚至把棋子放到一向弱势的华南市场,韩系车也趁势雄起,自主品牌却是遭遇寒流,销量和份额都大幅下滑。如果说众厂商的明争暗斗是一台气势磅礴的战争巨片的话,那各种收购、合并、跨国联姻就如同柳暗花明的爱情片,比如广汽追求长丰的纠结,萨博与华泰的闪婚闪离,奇瑞和斯巴鲁的地下爱情,等等,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2011年车市风云变幻,唯一不变的是车企对市场的渴求和热情,新车推出的步伐依旧频密,扩产建新厂的速度并未减慢。除了“正剧”之外,今年车市也不乏花边新闻和娱乐闹剧,如锦湖轮胎的先道歉再反悔、吉利淘宝卖车、温州二手车市豪车贱卖等,汽车界的热闹堪比娱乐圈。

尽管2011年车市的命运是曲折的,但终究仍是曲折向上的趋势,我们认为这只是发展中的一个坎,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后,汽车社会突然到来应有的反应,在这节点之后,中国车市将进入更健康、平稳和理性的轨迹。(许方华)

年度流行词:控

真实写照:扩张与上市

2011年中国年度汉字就是这个“控”字。而总结今年国内汽车行业的话,可以用到两个控:“扩张控”与“上市控”。

即便在是今年车市表现并不太好,明显涨幅下滑的环境下,也丝毫挡不住这些车企的“扩张控”的脚步。首先就是早在2007年便提出要建第三工厂的神龙汽车,在今年5月18日,其第三工厂在武汉奠基,到2015年完工时,第三工厂将拥有30万辆产能。而且目的非常明确,为以后神龙的自主品牌铺路。建厂扩产能的车企还有许多,12月1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成立仪式在广东佛山举行。项目总投资约133亿元人民币,将于2013年8月建成投产,首期产能将达到30万辆;同月21日,东风日产花都第二工厂投产,这也意味着为东风日产明年冲刺100万辆的目标奠定了产能基础。

此外,一定要提到的就是,目前国内投资最大的汽车合资项目———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11月在深圳宣告成立。这项合资项目创下了汽车行业内的诸多第一:在24个月内完成合同谈判,签署合作协议并获得营业执照的合资汽车企业,创下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新纪录。此外,长安标致雪铁龙还是第一家成立之初就设立技术研发中心的合资项目;第一家允许海外建设生产基地和多品牌出口的合资项目;第一家将新能源汽车合作及自主品牌研发纳入公司发展规划的合资项目。

有“上市控”的不仅仅是车企。今年无论是车企还是经销商集团,都轮番上演着上市的戏码。4月28日,庞大汽贸集团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9月28日,长城汽车正式登陆A股市场;12月10日,正通汽车在香港上市,也成为内地第二家赴港上市的汽车经销商。

点评:虽然中国的车市今年放缓,但厂家与经销商的速度却并没有放慢,这说明他们对中国的汽车市场前景抱有十足信心。但这么多的国外厂商进入,再加上国内自主品牌也需要自强,中国这块蛋糕如何划分,成了悬念。可以预见的是,在疯狂的“扩张控”与“上市控”背后,肯定会伴随着破产与并购,美好共存的美景不会长存。(郭尧)

年度流行词:伤不起

真实写照:买车难,养车更难

买得起一辆汽车,在现在看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汽车如今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普通的交通工具。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环境、油价等原因,养一辆汽车都有可能不那么容易了。

比如北京的市民,如果跟他们提买车的事情,那肯定是“伤不起”了。作为首都,北京同时在网上被人戏称为“首堵”,可见其交通堵塞的严重性。2010年12月23日,北京宣布“限购治堵”。整个2011年里,北京都被这条号称史上最为严厉的汽车限购令所影响,不仅汽车交易量下降严重,市民们想要摇到号购买汽车,也不是那么容易,只能“望号兴叹”。同时,北京限购措施的效果也同时受到其他城市所关注,贵阳就是其中一例。虽然贵阳的限购措施只是昙花一现,但这也说明了中国各大城市的交通环境恶劣影响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

即便没有限购的城市,把车买回来后也不能省心。由于房地产的多年持续火爆,一个车位难求的现象十分普遍。到底车位有多难找?就在今年7月,广州一个小区就爆出天价车位的新闻,一个车位竟然要价72万元,这个价格已经可以买到一辆豪华车了。如果买不到车位,那就只能停月保车位或者临保。然而让车主们大叫“伤不起”的是,不少小区连月保都没有,只有临保,而且价格不时往上翻。更有甚者,开发商把小区里的车位一次过卖了出去,业主要停车,反而要向这些车位的主人再租一次。而还有“伤不起”的,就是油价问题。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时,国内油价马上跟着上向翻;而在今年一个时期国际油价连翻下跌时,国内油价却依然稳稳当当。在媒体、市民一再追究之下,才爆出国内油价定价机制的问题。

点评:以前,买一辆汽车是多少人可能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已经实现。但坑爹的是,拥挤的道路、只升不跌的油价,再加上政府不时提出的新政策,都一直考验着广大车主们的神经。买车烦恼,不买车也烦恼,“伤不起”成了广大市民对汽车的一种特殊情结。(郭尧)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