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首批补贴车型入围公布 影响小排量车价格上涨

首批补贴车型入围公布 影响小排量车价格上涨

大家车网 2011-10-20 08:05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大众旗下昊锐等13款车型入围第七批节能汽车目录

  汽车节能新标准实行后,首批入围目录公布

  在10月1日起节能汽车新标准实施后,国家发改委网站昨日发布“第七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至此,可获节能补贴车型大幅减少成为定局,原享受节能补贴的420余款车型,近九成未能入围“第七批”目录,即使加上这次新增补进来的车型,总共也就12家车企的49款车型入围。

  影响

  大部分小排量车型价格实际已上涨

  由于近九成原来能够享受节能补贴的车型如今没能入围,这3000元的价差优惠谁来填补就成为最大悬念。很多选择观望的消费者将希望寄托在了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厂家没有相关政策,商家自行垫付3000元优惠应对政策门槛提高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厂家如果要应对这一变故,除非官方统一降价。

  车市分析人士张景添告诉记者,厂家普遍采取“官降”措施可能性不大。如此一来,众多车型被取消的3000元补贴,将主要由消费者来买单。可以预计的是,新目录公布后,小排量车型的整体市场价格将不可避免地有所上扬。

  记者近日在车市走访则发现,很多经销商已经把过去高高挂起的“3000元节能补贴”宣传语收了起来。虽然从汽车标价看,与前期相比标价未变,但实际上过去的3000元补贴加上优惠,都是在标价基础上扣减的。因此,在经销商优惠未能加大的情况下,取消了补贴,消费者确实要花更多钱买车。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当前的市场来看,小排量车价格整体上扬表现得可能不会太明显。主要因为今年的“银十”成色不足,市场转淡较为明显,厂家和经销商迫于市场压力,不一定敢擅自提价或削减优惠。实际上,今年至今,车价整体处于最低的阶段是在7、8月份,9月以来因为销量带动,价格其实是在往上走的。因此,当前这一时期,经过了旺销的9月,经销商目前是有一定让利空间的,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没能入围补贴名单的影响。很多经销商也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车型最终的售价仍还保持稳定,暂时未采取调价措施。

  分析

  短期内难有更多车型纳入补贴范围

  海马汽车佛山宝迪总经理何志坚分析,从未来的趋势看,厂家会通过发动机技术的革新、更加合理的调校,降低车辆的油耗。对于大多数市场热销的主流车型而言,未来必然会进入节能补贴目录。是否节能车,仅仅是时间差的问题。

  很多消费者也认同此观点。在第七批名单公布前,消费者很多在购车时抱着观望态度。如今享受补贴的车型明朗了,很多消费者却仍在迟疑。记者了解到,消费者的迟疑在于过去节能汽车推广目录都是一批批公布的。“现在是新规实行后公布的首批入围车型,说不定很快就有其他批次目录继续公布。”

  不过,技术革新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经销商认为,要等车企将产品油耗降下来以进入下一批目录公布,等待的时间可能比较长。

  展望

  中高级车、豪车不受影响

  大批小排量车型被节能补贴拒之门外,加上年初购置税优惠取消等,都是今年车市所面临的不利政策因素。部分经销商因此对今年车市的整体走向显得较为悲观。不过,政策利空主要挫伤的是消费者的积极性。从记者走访的情况看,中高级车型、豪车仍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销量。最近一段时间,很多豪车品牌新车型集中上市,都是看准了小排量车型热潮过后,中高端车型消费的潜力。

  业内人士分析,在今年剩下的几个月里,小排量车型与其他级别车型的销售占比变化将更为明显。特别是如果年内的车市继续平淡下去,不排除的是到年底,受中高级车和豪车带动,将促使又一轮的大规模降价。至于小排量车,虽然很多已经因为补贴取消而暗中涨价或优惠缩水,但如果经销商库存压力过大,全年任务难完成,也不能排除其年底前通过压缩自身利润甚至零利润卖车。

  目录扫描

  上期《广州日报·佛山新闻》的报道中,记者根据节能汽车新标准与原入围补贴名录的420余款车型综合油耗进行对比,推断出大众旗下小排量车型将在新标准实施后享受到最大利好。此次公布的目录正如报道所料,包括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以及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共有13款车型入围名单。

  合资品牌中,除南北大众入围车型众多外,上海通用雪佛兰众多车型入围。五大日系品牌除东风日产外,在这一批的节能汽车名录中全军覆没。另外,合资品牌中韩系、法系无一品牌入选。

  自主品牌入围的品牌有江淮奇瑞、比亚迪、长安、海马、东南等少数几个。没有了3000元的节能补贴,对以低价战略抢市场的自主品牌将带来很大压力。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