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09-19 03:04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
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推行前景堪忧(1)
经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反复论证,新能源汽车范围在近期明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被划为新能源汽车,非插电式的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被划为节能汽车。至此,非插电式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是否属于新能源汽车并获得政策支持的争论终于有了结果。据此定义及上述统计数据分析,新能源车,即电动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B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至今虽已大干快上了多年,现实却依然是“雷声大而不见下雨”。
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10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大增32.44%和32.37%,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年新能源汽车(传统汽柴油车以外的所有车型)的产销量分别只有2万729辆和1万9888辆,其占当年产销总量的比重分别仅有0.113%和0.101%。而且,这些新能源车型中主要是以天然气汽车为代表的代用燃料汽车,而新能源车产品除了有少量的投入示范运营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外,市场化的销量几乎为零。
问题多多,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理应放缓
2011年5月底,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讲话中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是什么,现在重点发展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是不是最终产品,并不十分明确。混合动力车现在有了一些进展,但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电动车开发刚刚起步,总体上还处于初级探索和跟踪外国技术阶段,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发展新能源汽车下一步要集中解决哪些问题,包括技术路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投入问题、政策支持问题,必须尽快明确下来。
温总理讲话一出,立刻引起汽车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此时正值《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面简称《规划》)出台的关键时期。甚至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为“大干快上”的新能源电动车降温。
其实,早在2011年“两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规划》将于2011年上半年推出,但之后就没了下文。直到2011年6月22日,工信部网站上才公布,《规划》已经完成编制。6月25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参加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峰会时表示,目前《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待审批。
就在《规划》将被“推后”发布的同时,此前被热炒的《规划》中的千亿元投入也被否认。相关激励政策的迟迟不能出台,让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人士,特别是车企决策者有些摸不着头脑,梦想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实现“盆满钵满”和“弯道超车”的许多企业,也在现实中遭遇了政策尴尬。
事实上,目前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充电站太少,消费者不买账。充电站数量少,距离又很远;汽车续航能力不足,消费者不愿花高价买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摆设品。
产业统一标准缺失。据统计,目前电动汽车执行的行业标准有七八十个之多。在政策性法规之外,公安部有公安部的标准,交通部有交通部的标准,统一标准的缺位问题十分突出。
安全问题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瓶颈。最近上海一辆电动公交车突然着火,这是继杭州众泰电动出租车自燃后的第二起事故。不断发生的自燃事件给产业发展浇了个透心凉。
“零污染”谎言。我国82%的电力来自煤炭,而且是含硫高、灰分高的劣质煤。采用先进技术的燃油发动机的排放,已经能做到比煤电更干净。以“零排放”自居的电动车,不过是排放污染前移罢了,因此,有人批评电动车“零污染”是“皇帝的新衣”也就不足为奇了。
发展路线不明确。工信部倾向于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条腿走路”;科技部倾向于发展纯电动汽车一步到位;发改委则认为短期内应以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过渡为主。路线混乱导致产业发展规划迟迟不能出台。
目前,国内车企普遍声称他们都掌握了核心技术,这让人觉得中国似乎已经成为全球范围新能源电动车开发的领袖。真实状况并非如此。因此,笔者在这里要再次呼吁,新能源汽车肯定应该发展,但是,我们的发展步伐必须理性,新能源汽车产业必须放慢近几年飞奔的脚步,在未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积累我们的技术,实现我们的梦想。
开发难度大,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前景堪忧
如果说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步伐应该放缓,回归理性,那么,新能源车型中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大干快上”则更需谨慎。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慨念被热炒,商用车企业的决策者们也坐不住了,他们也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出于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高额政策补贴的期待,他们把目光均聚焦到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上,不仅上汽、一汽、东风三大集团在搞,客车四强“三龙一通”在搞,甚至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客车厂也在搞。那么,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技术开发难度有多大?其市场前景又如何呢?笔者的回答是:开发难度很大,市场前景堪忧。
责任编辑: 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