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06-12-06 00:00 来源:新浪汽车 综合报道 责编 仔仔 作者:
德媒体:中国交通事故太吓人其原因复杂(1)
中国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急剧上升,原因很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行车驾驶技术和汽车本身的安全指标不合格综合而成。为了克服这一困境,中国开始引入德国交通安全技术。
据“上海日报”的报道,中国全国参与交通的车辆加起来大约是全世界交通车辆的3%,但全球交通事故的15%发生在中国。中国国内改善交通安全的各类想法不是没有,从对事故起因的研究到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培训以及直接购置安全技术手段,应有尽有。换言之,在供求关系中,供的环节已经存在,要做的是,在加强交通安全的宣传和培养责任感的同时,促成“求”这一环节的生成。
中国公安部为2005年交通事故做的统计显示,该年一共在全国发生了10万起交通事故。但各方,其中包括中国有关方面,都认为这个数字过低,真正的交通事故要远远超出这个数字。不过即便是一年10万起交通事故,鉴于中国人均拥有汽车的比例较低,仍然是高得令人吃惊。以德国为例,德国每年每千辆小轿车发生0.15起死亡事故,同类数据在中国则高达8.1。这是大众汽车公司与同济大学创立的交通安全科研项目出具的数字。除大众外,其他有在华业务的汽车厂商如法国的标志等也开始了安全行车项目。在标志的努力下,中国渐渐引入汽车儿童座椅。
行车意识和车辆本身的安全
在中国,目前还普遍缺乏那种“行车社会意识”,大众汽车公司的事故问题专家腾策尔认为,这是说中国从骑自行车到开汽车的过渡转变得太快,“在中国街道上,险境不是通过降低车速,而是靠摁喇叭来缓解。”这样做经常发生恶性后果,因为中国司机往往连最基本的“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都不屑一顾,不遵守。交通路上基本上因循了“谁车大,谁先行”的“丛林原则”:载重卡车通行无阻,小轿车只需注意大卡车,行人的地位排在最后。
风险因素的第二点是技术方面的。中国虽然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对车辆安全的监督却没有开始。没有对车辆状况的监督。中国载重汽车的一半都存有很大的技术缺陷。
大环境下,个人怎么办?
在国家还没有利用现有法律法规对对行车安全进行监督的情况下,只能指望个人发挥协积极作用了。一般人买车时会把安全因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出钱时,喜欢知道钱都用到了什么地方,比方把钱换成了皮座垫就很好,至于有没有ESP电动稳定系统( Elektronische Stabilisierungsprogramme)或者是不是安装保险气囊却是次要的。还有人花钱购买安装了安全设施,但在行车时却不系安全带,理由是:都有气囊了,还要安全带干什么?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轿车的3%安装了安全气囊,据德国一个生产气囊厂家的预计,2009年将会有9%的汽车装有气囊。
责任编辑: 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