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捷豹路虎公司揭牌 豪华车市5年内翻倍

大家车网 2012-11-21 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作者:

        

新闻背景

  豪华车市场规模5年内翻倍

  尽管每月发布的中国汽车产销数据看起来并不美,但高端豪华车市场的增幅依然保持着令人兴奋的两位数。专家们更大胆预测,中国消费者对高端车的需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不会减弱。尼尔森汽车研究副总监赵新智在上周举办的“创新智道——社会文化思潮与豪华车品牌定位高峰论坛”上表示,未来五年内,豪华车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100万辆增长到200万辆。

  尼尔森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消费者进行了细分,大致分为品牌中坚型、技术新锐型、积极进取型、形象至上型、商界领袖型等类型,他们有着不同的消费特点和消费需求。品牌中坚型对品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比较关注精神层面的一些追求,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品牌偏好选择车型;而技术新锐型往往对车型的性能、技术有着更高的偏好;形象至上型往往是再购或者换购的车主,他们希望通过将小型车或者非豪华车升级成为豪华车来体现自身的形象;商界领袖型往往是处于金字塔尖的这部分人,他们拥有顶级豪华车,主要用于商务用途;积极进取型是入门级车主,他们更年轻,也更富有活力,希望拥有一款豪华车来证明自己的成功和个性。

  赵新智表示,中国豪华车市场在进行一种动态的转化,这意味着豪华车品牌必须在现阶段开始培育入门级的精英进取型和形象至上型人群,同时抓住含金量最高的商界领袖型等人群。对于技术精锐型则通过软实力的分享保持他们的忠诚度和偏好度,最终,实现消费人群的最大化。而作为此次论坛的经典案例,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部长陈威旭对凯迪拉克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凯迪拉克传承与创新精神的分享,让人看到了豪华车品牌未来的发展道路。正如陈威旭描述的那样,当别人在制造机器的时候,凯迪拉克在制造标准;当别的汽车只是承载乘客的时候,凯迪拉克在承载历史;当别人仰望天空的时候,凯迪拉克却以“天空(CIEL)”为名制造最高端的豪华汽车。文/本报记者 李东颖

  11月18日,近几年来最大的一个汽车合资项目——奇瑞捷豹路虎项目在江苏常熟奠基,总投资规模达到109亿元人民币。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先生与捷豹路虎全球首席执行官施韦德博士当天共同对外宣布了合资企业的名称——“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

  根据发改委此前发布公告显示,奇瑞和捷豹路虎将在2014年建成13万辆乘用车和配套13万台发动机,产品包括:路虎运动型乘用车(SUV)、奇瑞轿车、捷豹轿车;奇瑞2.0L/1.6L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捷豹3.0L增压发动机。

  在奇瑞捷豹路虎项目当天的奠基仪式上,捷豹路虎全球首席执行官施韦德博士说,这是捷豹路虎历史上第一次在英国之外建立生产基地,该项目的建成必将为其带来全新的发展局面。外界表示,对于产品比较少的捷豹路虎品牌而言,中国市场将是其发展福地。过去两年内,捷豹路虎采取以价换量的方式,在中国汽车市场取得了最快的发展速度,今年前10个月,捷豹路虎实现了80%的增长。

  按照发改委对新汽车合资公司的要求,股比50:50的奇瑞捷豹路虎项目除了整车生产基地之外,还将建成联合研发中心,发动机生产基地,以及合资公司自己的自主品牌。特别值得一提的,在奇瑞捷豹路虎项目所在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奇瑞汽车的子品牌观致项目基地也在其中,这两个品牌今后的合作关系不免让外界产生各种猜测。

  据透露,奇瑞捷豹路虎项目占地1200亩,计划在2014年7月正式竣工投产,初期的具体车型包括极光3.4万辆,神行者3代4.3万辆,合资自主品牌汽车2.3万辆,捷豹轿车3万辆。捷豹的首款车型可能是专为新合资公司开发的小排量车型XS,该车将搭载1.6T发动机。

  目前奇瑞捷豹路虎人事任命已基本确定,将设六大职能部门,包括人事、制造、采购、销售、财务和产品开发。这些部门将分别由中外人员任职正、副总监,以期实现决策时的制约和平衡。其中,曾任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兼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的陈安宁可能出任合资公司董事长,英国捷豹路虎汽车公司采购部部长ChrisBryant将出任合资公司总裁,朱国华出任合资公司副总裁。采购、销售和产品开发这三大重要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均将由外方派人担任。文/本报记者 何登峰 摄影/高月

  记者观察

  塔塔是合资项目有力的推动者

  在11月18日奇瑞捷豹路虎项目揭牌仪式上,一个熟悉的身影也出现在现场,他就是印度塔塔集团董事长拉腾·塔塔先生。作为捷豹路虎品牌的资方母公司,塔塔集团是奇瑞捷豹路虎项目的有力推动者。

  众多周知,捷豹路虎曾被多次转手,后收归印度塔塔集团国有,最近几年受欧洲经济不景气等影响,其未来的赢利能力目前尚不明朗,即使是最近几年,其较高的故障率也饱受诟病。但是放眼全球汽车市场,中国市场最近几年的快速增长,似乎让捷豹路虎品牌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在塔塔集团有利的促动下,捷豹路虎品牌首次走出英国本土,与奇瑞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按照新合资项目的计划,捷豹路虎未来将破天荒地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小排量车型,并在中国市场建立研发中心。

  而对于奇瑞而言,经过最近几年的急速扩张,其财务报表并不十分好看,因此急需一个“稳妥”的项目提振信心。随着奇瑞捷豹路虎项目2014年投产,捷豹路虎品牌将以国产车的身份获得在全球最大豪华车市场发展的机会,塔塔汽车也将获得资方应得的利润。因此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公司的快速获批,对于奇瑞汽车、塔塔汽车和捷豹路虎而言将形成一个三方共赢的局面。文/本报记者 何登峰 摄影/高月

  专家说法

  奇瑞合资路虎恐难获技术

  不管业内专家赞成还是反对,中国最大的本土汽车制造商奇瑞与英国豪华品牌捷豹路虎终于组建了合资公司。对这一结果,业内人士表示了很大的乐观,但对奇瑞能否通过合资实现自身技术与品牌的突破却并不十分看好。

  盖世汽车网最新的调查显示,虽然1/3的专业人士认为此次合资“较之前的合资项目有进步,加入了中方的发动机与整车生产”,但同时也有数目相当的人士表示“通过合资,中方依然得不到技术”。目前在华经营的中外汽车合资公司在中高端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些公司的品牌、产品、技术以及管理皆由外方输入,中方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话语权很小。当初中方“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收效甚微。正因为如此,汽车行业合资模式遭到了各种的质疑,批评者认为合资公司中的中方企业缺乏学习的动力,政府缺乏要求与考核。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这些大集团的自主业务发展也不乐观,今年1-9月,上汽、一汽、东风以及长安在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前十排名中都在前四以外,表现最好的一汽排名第五,而上汽则是排在第九位。奇瑞汽车以约40万辆的销量排在第一。

  奇瑞此次与捷豹路虎的合资项目中包括奇瑞轿车以及奇瑞两款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生产,这是中外汽车合资以来首次有了中方的技术与产品加入,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种进步,这其中不仅是对中国汽车技术进步的肯定,同时也能说明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后,中方在合资谈判中的话语权更大了。但合资能否学到技术依然不被看好,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奇瑞可能从捷豹路虎学到一些技术,但这些技术并不足以帮助奇瑞大幅提升竞争力。

  而在关于奇瑞捷豹路虎合资是否意味着产能过剩风险可能进一步增大的问题上,担忧又占据了上风。约17%的人士认为政府仍在审批新的项目,而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明显减速,这可能带来巨大风险;而只有9%的人士选择了“汽车行业在稳投资背景下依然呈扩张趋势”,这一选项只是描述现象,而并不强调产能过剩的风险。

  合资公司前景

  有赖捷豹路虎畅销程度

  从目前披露的合资项目规划来看,合资公司主要生产捷豹与路虎的产品,13万辆的产能规划中,奇瑞产品仅占2万出头。因此合资公司的合资前景很大程度上依靠捷豹与路虎产品是否能在中国市场畅销。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销量在捷豹和路虎全球总销量中的占比均不足1%,而到2011年,中国销量在捷豹和路虎全球销量中的占比分别升至12.0%和15.5%,销量分别达到5976辆和3.61万辆。而且,这两大品牌依然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捷豹与路虎在华销量增速高达81%。

  但这样的好景将持续多久却难以预测。在今年年初出现的豪华车大规模大幅降价现象 引发了人们对豪华车市场发展前景的担忧。奇瑞与捷豹路虎预计将于2014年投产,届时豪华车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是这家合资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激烈的竞争也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路虎品牌有着独特的豪华SUV定位,其竞争对手甚少,而捷豹品牌则劲敌如云,欧系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日系雷克萨斯、讴歌英菲尼迪以及美系凯迪拉克等都有与其直接竞争的产品。

  此外,奇瑞与捷豹路虎各自定位差异大,两者能否达到默契的关系也是难点之一。奇瑞在过去十余年间积累了一定的汽车制造与销售的经a验,这可能成为其与捷豹路虎沟通合作的隐形障碍,主张难以达成一致。事实上跨国汽车巨头更愿意寻找没有造车经验的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这样能保证外方足够大的话语权。

  奇瑞作为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中的“老大哥”,在短短10余年的时间内产销规模已突破60万辆。但由于产品力不强,利润不高而始终徘徊在中低端市场。奇瑞一直力图扭转自己中低端的品牌形象,但几次向中高端市场发起的冲击最终都收效甚微。在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盈利之后,奇瑞汽车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首次亏损,额度达到-3.79亿元。

  奇瑞能否通过与豪华品牌的合资突破利润与品牌的瓶颈在业内人士看来可能性并不大。根据盖世汽车网调查的结果,仅30%的人士认为通过合资奇瑞可以提高利润与品牌;持反对观点的人士多达37%。

关键词:揽胜极光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