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一个时代中国的“国民车” 桑塔纳诞生记

一个时代中国的“国民车” 桑塔纳诞生记

大家车网 2012-09-17 08:31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一个时代中国的“国民车” 桑塔纳诞生记(2)

  两年的艰苦谈判

  但谈判进行了两年后,却发生了变化。

  1980年,外方以德国大众财务状况不景气为由要求退出项目,中止谈判。而我国也因“经济调整”,很多项目也被迫暂停。

  但当时无论主管汽车的中央领导还是上海市领导态度都很明确:轿车项目不能放!中方建议德方把项目减小,从大项目改成小项目,由15万辆规模减少到2万辆。这样投资少,规模也不大,谈起来更容易,建设时间又不会长,风险也小了。德方采纳了中方的意见,项目谈判得以继续进行。

  不过,为了试探中方诚意,德方突然提出先在中国组装一批CK D轿车。负责谈判的仇克回到宾馆连夜向在家的蒋涛请示,蒋涛当即向市领导请示后拍板“可以!”

  中外汽车工业差距

  上海牌轿车的总装车间里,7位工人安装了10多米长的手推导轨,搁在长板凳上组装。没有机械手,只有葫芦吊。安装零件没有规范工艺,螺丝拧不紧就用锉刀锉,榔头敲。

  当师傅们看到从木箱子里取出的“白车身”(车壳子)都惊呆了,“怎么不用‘敲’,‘拼’起来就行了?”可按计划两天就能装配好,中国师傅们却用了一个星期。原因很简单:所有零部件都堆在一起,找一个小零件,常常要花很长时间。

  原来桑塔纳几千种零部件,从德国进口时每个上面都有编号。但运到上海后,无论在仓库还是组装厂,都没把零部件精细分类,乱堆在一起,找起来自然困难。

  1983年,第一台组装桑塔纳顺利下线。德国人看到了中国人的能力,谈判的进程随之加快。

  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功产品

  桑塔纳2000的故事

  桑塔纳2000是中国人参与开发的第一个车型。

  上海大众生产的第一批桑塔纳销售出去后,普遍反映这款车质量好、行驶平稳,而且省油。但也有负面意见,后座太小,坐着不舒服。

  与国外家庭使用不同,在中国,桑塔纳是政务+商务车。于是,桑塔纳2000把车身自B柱以后拉长了10厘米。底盘加长的桑塔纳恰到好处地解决这个国情难题。

  从开发到上市,桑塔纳2000花了三年时间。1995年,首款中德联合开发的中级轿车桑塔纳2000成功下线,正式投放市场后得到了用户的好评如潮。这次联合开发,意味着上海大众不仅推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功产品,也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实力与开发经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桑塔纳投产:国产化从零开始

  汽车工业是国产化的重点项目。

  在桑塔纳投产时,中方就明确表示:“桑塔纳C K D组装不是引进的目的,而是要实现国产化,形成自己的轿车制造体系。”

  1988年,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成立。

  零部件每卖一辆桑塔纳 离国产化就近一步

  德国大众的高层说,建立一个有效的零部件配套体系需要10年,中国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中国没有基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但政府指定的时间表只有7年(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

  上海大众原总经理王荣钧说,“散件装完国产零部件上不来,德国人就得卷铺盖。因此,他们在国产化问题上和我们一样着急。”但一缺技术二缺钱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进行技术改造。

  上海桑塔纳国产化共同体成立,上海市计委专门成立国产化办公室,筹集几十亿元的国产化基金。这些钱就来源于桑塔纳:每卖一辆车,就提一笔国产化基金,放至桑塔纳共同体中。

  中国的零件试制样品一次又一次被退回。

  国内生产方向盘,测试指标只有6个。但桑塔纳的方向盘测试指标竟然有100多个。德国大众集团对零件的认可程序有18道,仅是试制样品就要选送三次。最终,桑塔纳的国产零部件工厂获得大众公司认可。

  管理经外墙漆什么颜色 吵很久意见不同

  虽是合资企业,但德国大众坚定地把管理模式移植上海大众。

  陆吉安曾兼任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董事长。他举例说,上海大众工厂改造完成后,讨论工厂外墙漆什么颜色。中方管理人员一致意见是漆成灰色,下面深灰、上面浅灰。理由很简单,灰色经脏。但德国经理认为灰色太难看,坚持要漆白色。

  一件小事,争吵了很长时间也不能统一意见。陆吉安同意采用德国人的方案,但他是等着看德国人的“笑话”:“我当时也觉得白色不合适,但我想看看德国人怎么管理。”

  白围墙漆好,干净、漂亮。但“过一个月你再看吧!”结果,十几年来,围墙一直干净如新。德方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每隔半个月就清理一次。车间的墙、地面,也都漆成很鲜亮的颜色,而且也都一直管理得很好。

  对当时国企自由散漫的生产状态,德国管理方式形成了一种有效的约束。(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大闸蟹来袭全城杀价)

  本土化从普桑到V ista 国民车走向未来

  从桑塔纳3000项目起,上海大众开始自主开发探索之路。

  2004年,桑塔纳3000超越者上市。这宣告上海大众终于完成了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创新的嬗变。上海大众集团技术开发体系已初步形成功能互补、多种结构的格局。此外,原有的售后服务体系也实现了全面升级。

  目前,上海大众已形成了国内分布最广、布点最密的轿车售后服务体系,南至三亚,北至漠河,东至佳木斯,西至喀什的特约维修站,通过高超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和严格的管理为上海大众的轿车用户提供后顾无忧的一流服务。

  2008年,桑塔纳V ista上市,尤其是发动机进行了革命性技术改变。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桑塔纳借着适时的本土化改进不断改变,适应市场需求,国民车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

  展望未来

  “拥有桑塔纳,走遍未来都不怕”

  在中国,桑塔纳的发展堪称传奇。

  “桑塔纳”原本是一座山谷的名字。那里以生产葡萄而闻名于世。但这个山谷经常刮起强劲的旋风。当地人就把这种旋风叫做“桑塔纳”。1981年,当该车型的第一辆车从西德大众公司出厂时,决定以“桑塔纳”为名,其意即在于,希望这种新车型轿车就像那座山谷的旋风,闻名于世,风靡全球。

  如今,桑塔纳已彻底中国化。除了牌子,几乎全是中国造。国外同行承认,国产桑塔纳的制造水平不比任何国外厂家逊色。上世纪80年代至今,桑塔纳的化油器变成了电喷、变速器从四挡变成了五挡。不变的,是那沉稳的造型。

  可以预见,实力更卓越,设计更先进,品质更可靠的桑塔纳即将再度起飞,奔驰在中国的大地上,继续释放其强大的实力与不凡的魅力,上海大众将再次书写属于桑塔纳的传奇。

1 2上一页下一页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