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奇瑞销售高管换帅 欲提升盈利备战IPO

奇瑞销售高管换帅 欲提升盈利备战IPO

大家车网 2012-06-28 08:1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奇瑞汽车正通过调整高管团队,加速其在资本市场与公司战略转型的进程。

6月26日下午,奇瑞汽车官方宣布调整高管团队:原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奇瑞销售总公司总经理马德骥被调离,销售总公司总经理位置由原旗云事业部销售公司总经理郑兆瑞接任,旗云事业部销售业务并入奇瑞销售总公司。同时被任命的还有几个月前刚到奇瑞的黄华琼,他将担任奇瑞销售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奇瑞汽车相关内部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这一任命是在6月25日下午以邮件方式在公司内部宣布的。据一位接近奇瑞汽车的人士透露,马德骥被调离更多是出于集团战略考虑。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此前曾表示,奇瑞汽车将在6月底左右公布全新的品牌战略,届时将对现有品牌及产品进行重新规划梳理。不难猜想,马德骥的调离正是奇瑞全新品牌战略的开端。

马德骥任命或为临时

在奇瑞汽车对外公布的邮件中写到,“6月25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副总经理马德骥不再担任奇瑞汽车销售总公司总经理一职,将负责公司质量工作,分管质量保证部。奇瑞汽车销售总公司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建辉分管,原旗云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郑兆瑞接任奇瑞汽车销售总公司总经理。负责奇瑞汽车品牌与产品规划的总经理助理黄华琼,将兼任销售总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

对于此次销售高管团队调整的原因,奇瑞官方说法为“从追求速度、规模向追求品质、品牌、效益的战略转型逐步深入”的需要。

奇瑞尹同跃则通过邮件表示,马德骥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和质量管理经验,让其负责公司质量工作,更有利于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质量体系,推动公司的战略转型。

由主管销售到主管质保,奇瑞内部人士认为,马德骥的调岗是在奇瑞转型的关键时期,属于“临危受命”。

对于网上传言马德骥未来将在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资公司中担任一把手的消息,多位奇瑞汽车内部人士均予以否认,他们称,马德骥将负责奇瑞汽车下属的部分子公司,但并不是与捷豹路虎的合资公司。

另外,针对关于旗云事业部销售业务合并入奇瑞汽车销售总公司,据接近奇瑞汽车的人士表示,“说合并,其实就是向同一个领导汇报,配合后续的品牌战略。渠道上不会有什么影响,以后销售量的第一责任人就是郑兆瑞了。”

据接近奇瑞内部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关于马德骥的任命应该只是临时的,随着公司新的品牌战略规划公布,或将对他有新的任命。

盈利能力成IPO关键

战略转型对奇瑞来说并不是新鲜话题,但这次的背景是重提IPO。

汽车业分析师贾新光曾指出,奇瑞的转型决不能局限在销售及网络的调整上,“奇瑞需要一次彻底的转变。首先,奇瑞需要对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有足够重视;其次,奇瑞的产品结构要重新进行梳理,让各品牌之间能形成有效衔接和补充,避免‘掐架’;此外,在面对市场的态度上,奇瑞要摒弃一味求量的风格,进而让经销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自2009年3月发布多品牌战略以来,目前,在奇瑞汽车品牌事业部的主要部分中,奇瑞、旗云事业部,承担着销量重任;瑞麒和威麟事业部,承担着向中高端进发的重任。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奇瑞除“奇瑞”、“旗云”这两个主力品牌之外,瑞麒和威麟表现惨淡。

中国乘用车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瑞麒品牌G3车型销量为1422辆,G5车型销量只有98辆,G6车型的销量仅为37辆,而M1在前五个月累计销量为474辆,其中三厢M1累计销量仅为2辆;在威麟品牌方面,V5车型5月份销量只有199辆,X5车型5月销量也只有89辆。

而此前奇瑞重提IPO时,业界普遍担心的也是奇瑞自身的盈利能力。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奇瑞缺乏真正的拳头产品。据了解,目前旗云事业部在销量上大概为奇瑞贡献了40%的销量,但谈到利润的贡献,郑兆瑞承认“贡献率稍低”。

据他介绍,目前QQ车型在销量上大概占到了旗云事业部整体销量的30%,用他的话来说,“QQ实际上是在赔钱”。

奇瑞自己也意识到了在盈利能力上的缺失,马德骥曾表示,“2011年开始,考核的指标发生了变化,在强调销量的同时,增加了利润率这个指标。”

削减研发项目整合资源

不管是高管团队的重新排位,还是研发与销售环节的资源整合,都已经成为考验奇瑞提升盈利能力、重提IPO的关键。

这次奇瑞的转型不同于以往,资源整合的第一步始于公司的研发环节。

2011年初,奇瑞在售车型有27款,而研发体系内正在开发的车型多达142款。同时开发多款产品分散了奇瑞的研发资源。原来在单一研发机构下,车身、底盘、内外饰、电子部件和整车集成等板块,可以很好地与产品设计平台化实现对接。而拆分之后,虽然可以迅速推出多款车型,但每个子研究院都出现了能力不足的状况。这造成了每个研究院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拥有技术实力,其他技术则相对较弱。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奇瑞将同时进行的140多个研发项目削减至30多个,并对研发部门进行了重组。研究总院下设的几个研究院被合并成产品开发中心和技术中心,前者负责商业化项目的管理工作,后者负责解决项目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大规模削减研发项目正是对外界一直诟病奇瑞“摊子铺太大”的回应。一个多月前,新东方之子的正式上市,则成为了奇瑞从研发领域开始转型突破的标志。

在新东方之子上市会上,尹同跃表示,“奇瑞未来的产品将大致瞄准两种风格:一种是以旗云为代表,走日系车简约、实用路线;另一种是以奇瑞和瑞麒为代表,走德系车的技术和品质路线。”

而对于品牌架构的调整,马德骥则透露,公司内部尚未对未来到底是走多品牌战略还是单品牌战略达成一致意见,他个人倾向于采取单品牌战略。

伴随着一系列调整方案的公布,尹同跃对于奇瑞内部管理体系的调整还远未结束。未来随着新的品牌战略规划发布,或将还有新的管理体系被构建。奇瑞能否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整,真正实现企业转型,将直接影响着奇瑞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