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加长M系车细分市场

大家车网 2012-06-12 09:16 来源:网摘 作者:

       相比奥迪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英菲尼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业界一致认为,其提升品牌认知度是重中之重。英菲尼迪进入中国市场刚刚5年,敢于叫板这个细分市场的强者就证明了勇气。

“这是一个漂亮的开始。”日产汽车执行副总裁、英菲尼迪全球事业部负责人安迪·帕默的开场白很有激情。英菲尼迪加长轴距M系的外观可以打个高分,其车身造型富流线型,整车犹如一头奔跑中的猎豹,将灵动与优雅完美结合,令人感受力量和激情的冲击。

上周五,上海,这款号称“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车隆重上市。此次推出M25L、M35hL两个排量共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49.8万-81.8万元。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价格早已经在网上被公布。

M系老款淡出

上市当天,安迪·帕默和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吕征宇共同接受了记者专访。帕默博士开门见山:“这款加长车型是吕征宇一年前就任时带给中国市场的纪念品。”设计师将轴距加长150mm达到3050mm,并且全部贡献给后排空间,整车长度达到5095mm。

很明显,英菲尼迪M长轴被英菲尼迪寄予厚望。吕征宇的目标是,M系所在的豪车细分市场,英菲尼迪未来要占据30%左右的份额,“不将M进入这个细分市场,就不能进入主流”。吕征宇很坚定。帕默透露,在M级长轴距上市后,原来的短轴距车型将不再进行销售。

去年,英菲尼迪在中国的销售成绩是1.9万辆,今年,销售目标被提升至3万辆。但是,从目前的公开数据来看,英菲尼迪前4个月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经销商处产品压库情况比较严重。此前在4月底的北京车展(微博)上,这款车进行了全球首演,经销商处随即可以订车,但是记者了解的情况是,订车情况十分一般,原有的M系降价在7万元左右。

在这个环节,吕征宇对于前期某德系豪车不顾身份带头大幅降价的行为很气愤,他认为这样会培养市场“车闹”,无良性可言。毕竟,这款长轴距版M系车型不仅是英菲尼迪今年的主打产品,也是其2014年国产前的一款重要车型,市场氛围很重要。吕征宇说,长轴距M系先在中国试试,要看看这款产品的市场反应。

目前来看,中国豪车市场整体销售情况较差,但市场留给英菲尼迪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根据“日产Power88”中期事业计划,日产已明确提出至2016年,作为旗下高端品牌的英菲尼迪将占领豪华车市场10%份额的目标。与此同时,2016年英菲尼迪在中国的销量将达到世界份额的20%,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销售网络方面,目前英菲尼迪在国内的渠道主要聚集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经销商数量将近60家。按照计划,2014年将会达到150家销售网点。

挑战老牌劲旅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帕默博士很直接地把长轴距M系的竞争对手锁定为奥迪A6、宝马5系奔驰E级。不过他认为,目前德系三强在中国豪车的这个细分市场占据主导,虽品牌知名度很强,但德系终究有些“枯燥乏味”,而“我们有动感”。他表示,中国是日产的最大市场,但是对英菲尼迪是新市场。他这样形容,“例如我们的父辈开奥迪宝马,但是年轻人应该选一辆英菲尼迪来开,以此挑战过时的价值观”。他还强调说,“任何一家德系没把总部设在中国,而我们做到了”。

很有意思的是,帕默对吕征宇的赞赏不时溢于言表:“吕征宇作为中国本地人负责中国业务,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提供与你们父辈不同的车型。”面对豪车市场目前的低迷,吕征宇的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看上去信心满满的英菲尼迪也知道目前自己的软肋——品牌认知度。的确,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少人不知道英菲尼迪是日产的高端品牌,他们经常会把英菲尼迪认知为“大奇瑞”,还有人误以为这是一个英国品牌,等等。即便与同为日系的雷克萨斯比较,英菲尼迪的表现也还略逊一筹。公开的数据是,在北美这个重要的市场,去年英菲尼迪被雷克萨斯拉开了距离,前者销售9.8万辆,而后者为19.8万辆。

今年,雷克萨斯在中国的销售目标已经顶到8.8万辆,其E级车以及CT200h混动车型,目前均有不错的表现。英菲尼迪今年是3万辆目标,令人不解的是,吕征宇十分不愿意透露今年前几个月的销售数字。

近几年,中国豪华车市场增速迅猛,因此日产迅速调整,将中国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视为重中之重。在2015年英菲尼迪50万辆的销量目标中,大部分的增幅将来自这些新兴市场。

北京车展前夕,英菲尼迪正式宣布了将在中国进行国产的消息,紧接着,5月28日,英菲尼迪与襄阳市签约,正式宣布英菲尼迪国产。之所以选择襄阳,帕默的理由是,襄阳是全球四个符合英菲尼迪认证的工厂之一。作为东风日产高端车型生产基地的襄阳工厂,通过产能改造,工厂的年生产能力将由13万辆增至25万辆;该项目投资将超过20亿元人民币。

市场说了算

英菲尼迪确实在努力。吕征宇表示,长轴距版的全新M系中型轿车是英菲尼迪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这款车的研发周期是20个月,速度非常快。据悉,国产英菲尼迪最快于2014年投产,先期投产两款英菲尼迪产品。但是帕默否定了这两款新车型包括长轴距M系。可以肯定的是,国产后的车型,依然会使用目前英菲尼迪的网络。

“如何在国产前的两年空档期提升英菲尼迪的品牌力和影响力,应该是英菲尼迪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车型还是很有竞争力的。”提前对加长版进行专业试车的媒体同行如此评价到。这位同行尤其对发动机、变速器和全速段智能巡航系统(ICC)、车道偏离警告系统(LDW)、车道偏离修正系统(LDP)等尖端配置给予高度评价。

英菲尼迪2009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不到5000辆,2010年的销量突破了1万辆,去年接近两万辆,今年目标3万辆。可以看到的是,英菲尼迪虽然市场占有率还很低,但是车型增加速度快,并具有市场活力。单与雷克萨斯相比,虽然数量方面和混合动力技术方面尚有差距,但是在市场的活跃表现要远远高于雷克萨斯。很难说在未来不远的一天,市场态度僵化的雷克萨斯不被超越。

不能否认的是,相比奥迪、宝马和奔驰等豪华品牌,英菲尼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业界一致认为,其提升品牌认知度是重中之重。但无论如何,英菲尼迪进入中国市场刚刚5年,敢于叫板这个细分市场的强者就证明了勇气。

责任编辑: 梁世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