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印汽协:新兴国家应尽力加入流动性过程中

印汽协:新兴国家应尽力加入流动性过程中

大家车网 2012-04-21 00:00 来源:网易汽车 作者:李必德

引言:我们认为汽车工业对国家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带来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等等。比如说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马来西亚、南非、巴西,我们这样的国家都应该继续地来关注不仅仅发展我们的经济,而且要发展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当中的汽车业,特别是要关注汽车产业的研发。

4月21日报道 4月21日,中国汽车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印度汽车工业协会高级主管 Sugato Sen发表演讲。他指出,发达国家在流动性方面已经走得很远了,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我们现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印汽协:新兴国家应尽力加入流动性过程中
印度汽车工业协会高级主管 Sugato Sen

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想借此机会来感谢会议的主办方邀请我来到这次非常重要的汽车论坛,也就是2012年中国汽车论坛。我演讲的题目是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我想要感谢我之前的发言人,Bainwol先生,他分享了很多相关的观点,事实上发达国家在流动性方面已经走得很远了,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我们现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现在在很多的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对于汽车工业来说它包含着三个方面,一个是它会造成污染,一个是它依赖于其他的条件。第三它会造成交通事故,会造成人、生命的死亡。在谈到印度汽车工业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基础设施不太好,而且我们的安全性也没有很好的保障,在道路方面的一些交通规则也不是非常地严格。因此我们在印度面临着非常严峻的交通问题。很多的人就躺在马路上。当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这和我们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并不是相违背的,我们不能够否认流动性对人们所造成的巨大的影响和好处。

在Bainwol先生刚才的演讲中谈到了我们的产业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了,而且它也导致了很多技术方面的创新和进步。我想大家也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中他们现在都已经越来越重视汽车所发挥的作用了,比如说看一下美国、看一下欧洲、看一下德国、法国、意大利还有其他的欧洲国家。我们看到汽车可以使人们更加便利地生活,汽车引领了技术的发展为全世界的人民带来了技术,而且给人民带来了就业的机会。所以我们知道它帮助我们实现了上个世纪难以想象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的方式。同时,我们也知道在2011年制造量是8000万辆,同时也制造了5500万个工作的机会,这是非常大的成就,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汽车工业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现在也面临着汽车工业发展的很多跨越新的进步,对印度来说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看到80年代开始中国就开始重视汽车工业了,印度也意识到了汽车工业的重要性,并在2002年公布了汽车工业政策,2006年公布的汽车发展规划。这张谈到了汽车工业的独特性,汽车工业通过前向和后向联系创造了价值。对汽车工业来说,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如果看世界汽车产量的趋势,在2012年我们基本上已经达到了8000万辆的产量。它比起2006年增长了26%,另外我们也知道在很多世界上的国家也在生产汽车零部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看一下2011年世界汽车产量。由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2009年的汽车产量是明显降低的,产量只有6180万辆。在2008年以后世界的汽车产量增长恢复了,我们看到中国还有印度现在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世界汽车行业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些可以这张幻灯片上得以显示,同时在我之前的演讲人的演讲中也谈到了。

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占有率逐步上升,这条产业转移是从美国转移到了欧洲,现在又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们看到很多国家的崛起,比如说像马来西亚、南非、印度、中国等等。还有其他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我们看一下汽车品牌的发展,这是我们今天早上所谈到的发达国家的汽车品牌,领先的汽车品牌。另外还有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新兴的品牌。如果说我们看一下接下来的品牌比如说像江淮、华晨、长城、哈飞、沃尔沃、吉利、奇瑞、北汽,大部分是中国还有印度的汽车的品牌。因此我们发现新兴国家中汽车品牌的增长势头是势不可当的。在印度塔塔汽车是非常著名的品牌。未来汽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演变的过程。

我们看印度汽车工业的转变,如果我们追溯到1991年到1992年是完全封闭的环境,汽车的制造需要得到政府的许可,进口的数量也是被限制的,而且政府很不愿意发给我们这样的执照。当时仅有的汽车厂商都是主要的厂商,也是比较垄断的市场。他们当时在印度这个市场也是积极地发展,这些年来我们逐渐地看到了印度的市场,逐渐地开放。在印度第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印度政府首先允许了日本的两轮车和轻型商用车制造商进入了印度。同时他们也允许成立了一家新的市场,这就是铃木,它与印度的本体上建立了Mazuti公司,后来有一个本田汽车也被允许进入印度市场。92年、到93年的时候我们逐渐地开放了印度市场,取消了许可制度和数量的限制。我们也允许百分之百的外商直接投入汽车产业并且建立汽车的原始设计制造商。

在90年代的时候,市场的状况在技术合作和合资企业仍是占主导市场。当时的产量和汽车的销售量都同时增加了,而且我们看到了原来封闭市场下的卖方市场逐渐转为了买方市场,后来汽车的质量也有明显的提升。最后在1997年以后,发生了经济下行周期,在2008年到2009年之后我们又进入了汽车产业全球化的阶段,印度取消了对大部分进口产品的管制,尤其是汽车产品的管制,汽车产业的产能逐渐扩大,销量继续增长,而且印度也有一些工资逐渐取得了全球的认可。同时我们也制定了相应的排除安全法规,以及相应的汽车产业的法规,我们也学习了中国的法规以及发展汽车产业的经验。并创造了私营部门和社会以及其他国有企业等之间的共同良好地进入汽车产业的状况。这种情况帮助我们积极地发展了汽车产业和贸易。在印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1993年的时候,最主要的使用汽车的人都是那些名人,包括了政府的领导人。但是在2000年左右一些更多、好汽车出来了,他们的价格更加地便宜,维护性更好,有了更多的经营业主来使用。到全球化阶段我们的汽车价格越来越便宜,普通人也可以买得起这种汽车了。因此我们看到2005年的时候,印度汽车产业开始进入了自行设计制造的阶段。我们有很多的新车型不断地上市,比如说他们的轴距更加长,而且还有一些更加新技术、技能的汽车都进入到了市场。我认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趋势也和印度相似。如果看出你们看一些相似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就会发现在90年代到2000年的时候,是印度和其他国家发展非常迅速的阶段,汽车产量大概增加了3倍。而且汽车产业也成为国家的重要的产业。同时在汽车销量增长的时候,在过去10年中增长也是更加地显著了,印度的汽车产业发展得非常地快,也是有一些原因的,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是类似的,原因都是相同的,因为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比较低,而且印度GDP增长快,消费者信心强、购买力高。而且基础设施不断得以改善,因为政府基础设施支出更加高了。当地以及国际的一些公司也越来越多地增加了他们的产量和供应能力,各种各样的新车型的推出也增加了消费者的吸引力。使消费者感到更加地兴奋。另外还有一点成本更加低了,如果看一下在过去的10年中,当时我们大概市场仅有一种车型,而且这种车型的价格相当贵。在2000年以及在2010年我们逐渐有了一种新的观念,我们不再那么重视汽车的整体价格,而是更关注品质和效能以及经济性。

这样就带来了汽车的提升,现在印度汽车产业也逐渐升级,我们出口的市场大概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印度我们不仅有自己的国有公司而且还有一些著名的韩国、美国、日本以及英国等公司都在我们那里生产汽车品牌,而且我们的汽车品牌本土比较著名的是Maruti公司,还有一些著名的品牌到我们那里生产,并出口到亚洲、非洲、中东、拉丁美洲等各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发现一些著名的品牌现代、日产、Tata集团都出口到了亚非拉美全球各地,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和拉美地区我们的出口量非常地显著。

印度在国际汽车产业中排在什么样的地位呢?现在我们是处于世界第二大两轮车制造商位置,以及第八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尽管我们印度的汽车产业增长地非常迅速,印度的汽车产业仍然需要实现规模经济,现在印度有17家乘用车制造商,其中仅仅3家每年生产能力在25万辆以上,三家年产量在10万辆左右,剩下的11家很小,年产量低于10万辆。因此印度汽车工业公司尤其是本土公司还没有实现规模生产,而且也不成熟。是我们的市场不成熟,以及我们公司本身也有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能力和效率,这些都影响到了汽车产业的成熟和汽车产量的增加。未来我们依然要继续巩固汽车基础和产业。在中国我们也常常地讨论这样的一点,印度与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在私营部门的汽车制造也是非常地显著,这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政策。而且政府也设计了很多优惠的税收来增加私营部门对汽车产业的投资。这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非常地重要。

在汽车产业方面,不光是制造,而且设计、产品开发等也非常地重要,这里我想有一些图片,就是在印度开发研制和设计的汽车的型制。比如说Tata公司在本土开发的一个车型,费用超过了3.4亿美元开发的成本非常高。MM公司生产的天蝎运动型多功能车,开发成本超过了1.2亿美元。我们还有一个IT中重型商用车开发成本也超过了2500万美元。这都是我们开发成功的项目,这是印度的一个纳米型汽车Nano,这是我们发展的成功案例,也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成功案例。它的车辆和销量都非常地好。但是它的开发成本是非常低的,而且它的价格也非常低。它的开发成本仅仅有2000多万美元。对一个汽车开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本,它是一个非常小型的汽车,在印度非常受欢迎。它的价格也非常地便宜,仅仅相当于几万块钱。它的设计的理念是什么?就是我们使它尽可能精巧、紧凑。它虽然不能完全满足你对奢华品牌的趋向,但它能给你非常简便的代步工具的选择。还有一个小产品就是不足一吨的小型卡车,就是ACE车型,它曾经有三个车轮,那么我认为它也非常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不知道在中国有没有这样的车,但是在印度每年有超过7万多辆车的销量。我们也建立了本地的营销策略来扩大它的销量。而且我们可能未来还要发展一些或者是研发一些低能耗、低成本以及低价格的产品,这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非常适应的车型。而且当地的消费者也可以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买到这些产品。这是我们在当地开发出的搭载2.49LCRD发动机的车,它是当地比较受欢迎的车型。对印度这样的汽车产业有什么样的远景呢?

我们认为汽车工业对国家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带来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等等。比如说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马来西亚、南非、巴西,我们这样的国家都应该继续地来关注不仅仅发展我们的经济,而且要发展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当中的汽车业,特别是要关注汽车产业的研发。发展中国家要想使汽车产业更加地造福于整个国家和人民,必须要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说保持经济的增长,保持经济良好的态势。而且要继续提升生产力和增加研发,而且要使城市化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日益满足机动化发展的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要记住一点,专利和知识产权现在还不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必须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加入到流动性的过程中去。我们必须要理解如何才能够加入,如何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能够和中国一起站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利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说利用一些替代能源,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头开始,现在新能源车这方面所有人站的起跑线都一样,所以我觉得印度、南非等新兴国家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另外政府的目标就是要支持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印度,印度一直致力于提高汽车工业的竞争力,比如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力达到全球的质量标准。另外还要促进流动性。我们还必须要记住的一点是对于质量对于安全、对于标准的担忧。

所以今天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策略来减少成本,确保质量,在未来我们会用一些替代能源技术。比如说像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来实现这一点。在印度大家都不太知道我们事实上是有一些新德里基金,这个基金事实上很大程度上支持一些替代能源汽车的发展,比如说CNG、压缩天然气还有液化石油气等等。另外我们也看到了混合动力、混合燃料、电动汽车、生物燃料、氢气燃料电池等等现在都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看到印度和中国未来可以有很大的合作前景。现在在Tata汽车还有捷豹、陆虎、奇瑞的合资公司里,已经制造了发动机并知道了引发中心,所以我觉得未来印度和中国的公司可以共同做很多的事情。尤其是在技术发展方面。谢谢!

责任编辑: 许乐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