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4-15 00:00 来源:网易汽车 作者:李必德
引言:在路虎推出极光之前,似乎也没人会想,一辆路虎可以这样灵动、时尚、城市化。想到路虎,我们会想到乱世嶙峋的路面、看上去不能逾越的坡度、横亘眼前的黄浊水面,面对种种孤独的绝路的挑战,只有强悍勇猛的“硬汉”才是并肩作战的伙伴。
对于厂商而言,谁不爱年轻化的市场呢?这个市场未必像豪车金字塔尖端一样多金,也不如相对成熟的市场那般平稳有序,却代表着未来、活力、希望,抓住这部分消费者,现在不愁,往后更是不愁。从眼前来看,这块市场的份额比例已经在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根据调研数据,首次购车的群体中,80后将由2011年的38.7%扩到2014年的47.2%,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这必然导致汽车外观的一场变革,中国现在的乘用车也基本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
这不仅是定位大众化的车企需要面临的转变,也是奔驰这种百年老店所需要面临的转变。奔驰褪下象征高贵的燕尾服玩起了时尚、动感,沃尔沃最近签下了炙手可热的林书豪,凯迪拉克外观越来越洋气,奥迪A1俨然告别了官车形象……《年轻!年轻!》进行曲已经响彻各个细分市场,鞭策着车企做出适应潮流的改变。
摇摆:豪车瞄准年轻人 平民化的同时大众化
沃尔沃最近以闪电战的方式抢先签下林书豪作为代言,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沈晖将此次的签约定义为“沃尔沃汽车全球品牌复兴战略中的标志性事件”,体育营销后面难掩“年轻化”的意图。不仅是沃尔沃,很多豪车品牌已经将热切的目光投向年轻人,纷纷推出入门级车型,宝马X1国产后28.2万,3系大幅降价后跌至23万,这些车型价格已经与中级车相差无几。
当豪车从价格上不再是豪车,走下神坛进入百姓家,无疑对消费者是喜事,但是关键在于平民化的同时难免带来一定程度的大众化,毕竟稀缺性是豪华品牌的重要元素。当宝马和高尔夫在大街上一样多的时候,不知车主还有没有那种“品牌尊贵感”。更有甚者,一些品牌由于销量激增,配套的服务未能跟上,满意度一落千丈,完全偏离了豪华品牌的核心价值。
从市场角度而言,豪华品牌年轻化路线未必能说得上成功,无论是奥迪A1还是奔驰A级B级,销量不能说令人满意。入门级车型销量不出色、品牌个性又被稀释,这也难怪一些豪华品牌在年轻化道路上走得有些犹豫,有些瞻前顾后。
画皮:年轻不等于便宜 还需打造认同感
欧朗是一汽旗下首个直接喊出年轻化口号品牌,在国内首开先河,也是略显老迈的"共和国长子"适应市场做出的一次努力的尝试,着实难能可贵。欧朗上市的场景被打扮成夜店一样的场景,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首次在公共场合脱下了西装,换上了休闲的POLO装,意在配合刻意营造的轻松和谐气氛。
配合自身定位,欧朗将主打音乐营销计划,上市现场也邀请了多位著名歌星助阵。相比这些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潮手段,欧朗造型本身却被评为表现平平,尤其距离概念车相去甚远,不免造成一点心理落差。在前几年奔腾就能代表一汽设计水准的情况下,欧朗未能超越不说,甚至不能与之相当,不能不说有所遗憾,这并非动听的音乐可以轻易弥补的,欧朗要想真正打动年轻人,还有较远的一段路要走。
相对事业有成的成熟消费群体,年轻人消费能力购买有限,但这并非意味着他们会减少对品牌认同感的追求。这也就可以理解,一些自主车的车主把logo抠掉,换上了合资车标,或者是车友会的标志。如果一辆车没有获得车主的认同也就罢了,沦落到被换车标的地步,无疑是这个汽车品牌的悲哀。因此,如果简单地把年轻等同于廉价,那就彻底错了,车可以有便宜有贵,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灵魂,甚至是简单复制拷贝,更不能是生掰硬造的概念。
革新:用产品说话 追随不如引领
在路虎推出极光之前,似乎也没人会想,一辆路虎可以这样灵动、时尚、城市化。想到路虎,我们会想到乱世嶙峋的路面、看上去不能逾越的坡度、横亘眼前的黄浊水面,面对种种孤独的绝路的挑战,只有强悍勇猛的“硬汉”才是并肩作战的伙伴。而极光,如此不像路虎,但是又不能说完全不像,有硬朗的影子,线条却时尚到令人窒息。路虎推出极光意在打动一群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消费者,说白了还是押宝年轻人。
从反馈来看,极光无疑是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媒体普遍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在变与不变之间路虎这次拿捏得十分得当,奋力一跃超越了传统,但又没有完全抛弃传统。一些从没有考虑过路虎的年轻人,被极光梦幻的造型所打动;而路虎的老客户也没有被这个另类之作所冒犯,反而对这种看似冒险的创新很是认同。来自最新的市场数据,由于极光的提振作用,路虎全球销量同比大涨52%。
看上去年轻人的心理确实很难琢磨,即便绞尽脑汁极力去迎合,总是差强人意,但是一旦出现一股新的浪潮,他们倒不用招呼就会迅速成为拥趸者,像雪球一样聚拢,以最先拥有该产品为荣。比如说之前索尼的walkman,在前期市场调研中被说得一无是处,但还是排除众议推出,一举取得成功;比如说苹果,总是造出消费者从来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产品,很难想象在构思阶段小心翼翼地去询问揣摩消费者的意见,会得到怎样的答案。
误区:年轻不是药 磕了就生效
如果仅仅只是营销手段年轻化,产品不给力,跟老年人吃保健药品一样,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并不会产生真正的功效。如果产品本身给力,再加上适当的定位宣传,就如同中年人通过健康的饮食调理,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活力;而如果能像后者一样,整个体系上年轻化,才是真正的年轻化,哪怕不通过这些表面的手段去营造形象,也能强有力地传达出相应的信息,吸引年轻化的群体。
年轻化与其说是一种趋势,不如说是对车企一次全方位的体检,检验品牌是否在保持既定优势的同时具有鲜活生命力,检验产品从构思到发布整个决策流程是否科学,检验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配合是否形成合力,检验对当今消费者需求的洞察是否深入……年轻化绝不是一句临时应变的营销口号,而是在考验企业内在的活力和创新,包括各项机能运作“硬实力”和企业文化“软实力”。只要具备灵活应变的体能素质,又何患不能成为年轻化趋势中的弄潮儿。
责任编辑: 孟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