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汽车CT,使车联网成为现实!

汽车CT,使车联网成为现实!

大家车网 2012-03-22 00:00 来源:汽车之友 作者:李玲

引言:近几年来,从政府到业界,关于物联网的讨论不绝于耳。而物联网中的车联网,更是近几年来国内众多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遗憾的是,很多自称为车联网的产品,目前还停留在概念上或者初步阶段。但随着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汽车CT”的产品,使车联网成为了现实的存在。

近几年来,从政府到业界,关于物联网的讨论不绝于耳。而物联网中的车联网,更是近几年来国内众多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遗憾的是,很多自称为车联网的产品,目前还停留在概念上或者初步阶段。但随着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汽车CT”的产品,使车联网成为了现实的存在。

汽车CT是一种汽车远程检测系统,主要通过对汽车自动控制系统(ECU)、局域控制网络协议(CAN总线或K线)、移动互联网技术、GIS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有效整合,实现对车辆进行即时远程检测和管理,使专业车辆维修保养机构(如4S店)能随时随地了解车辆核心部件的实时状况,可以及时与车主沟通,向其提出合理建议或采取措施,从而达到使车辆长期处于健康状态的目的,让车主更加经济、安全、科学地使用和养护车辆。

有汽车知识的人都知道,现在的汽车,基本上都配备了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就是电子控制单元,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

目前在一些中高级轿车上,不但在发动机上应用ECU,而且在其他系统(如防抱死制动系统、4轮驱动系统、电控自动变速器、主动悬架系统、安全气囊系统、多向可调电控座椅等)都配置有各自的ECU。通过ECU的智能控制,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转,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智能性、节能性、舒适性、安全性等。

随着轿车电子化自动化的提高,ECU将会日益增多,线路会日益复杂。为了简化电路和降低成本,汽车上多个ECU的信息传递就要采用一种称为多路复用通信网络技术,将整车的ECU形成一个网络系统,也就是CAN数据总线。

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的简称,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1986年德国电气商博世公司开发出面向汽车的CAN 通信协议。此后,CAN 通过ISO11898 及ISO11519 进行了标准化,现在在欧洲已是汽车网络的标准协议,并逐渐成为全世界通行的汽车网络标准协议。目前,全球ECU市场由BOSCH(博世)、DELPHI (德尔福)、DENSO(日本电装)、Siemens VDO(西门子VDO)、Magneti Marelli (意大利玛瑞利)等少数几家制造商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核心技术也同样为这些厂家把控。因此,要通过CAN总线或者K线从众多ECU中将数据100%读取出来,一直是技术难点。

在汽车CT出现之前,要通过CAN总线或者K线即时读取存在于汽车中的各个ECU的信息,从而诊断出车辆的状况,一般情况下需要把车开到配有原厂检测设备的专业机构(如4S店或专业维修店)才能完成。但汽车CT的面世,使汽车远程即时检测成为现实。

据推出此款产品的深圳市思迈中天科技有限公司(C-MATE)的负责人介绍,汽车CT的核心技术源自德国,汽车CT由车载主机+4S店管理平台+客户平台三部分组成。具备了故障自动提醒、保养自动提醒、实时远程检测、自动生成月度车况检测报告、通过管理平台向车主发送短信、数据同步、网上预约、远程清除故障码、分组管理等9大功能。

据笔者了解,市场上曾经也出现过类似的产品,例如俗称的OBDⅡ。OBDⅡ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sⅡ的缩写,中文翻译为“Ⅱ型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这个系统检测到的系统仅为发动机系统,主要针对检测汽车尾气排放,将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是否尾气超标,一旦超标,系统会马上发出警示。从技术上来说,OBDⅡ也属于领先水平,但与汽车CT相比,尤其在汽车检测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全面的反映车辆状况。

相比之下,汽车CT 具有许多领先的方面:

全面的故障读取能力,它能诊断对应车系或车型配置的所有电控系统(ECU)的故障码,就是说,汽车上配置了多少ECU,汽车CT就能读取多少ECU的故障码。

远程清除故障码、关键数据流的实时反映、在线全车健康检查、远程在线软件升级同样也为专业的汽车维修人员和车主提供了方便。同时,完善的故障码库和解析能力,也为检测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这方面足以媲美原厂检测设备。

另外,低流量无线数据传输也值得称赞,通过优化车载主机中的软件,每月30M的流量足以应对日常的需要。

汽车远程检测一直一来是车联网的核心应用,使专业汽车维修机构为车主提供有效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可能。为此,笔者也对市场上的几种车联网服务做了些比对:

1、丰田车系的G-BOOK智能副驾系统。

丰田G-BOOK智能副驾系统于2002年在日本正式发布,是由无线网络、数据中心以及车载智能通信技术组成,其最基本的功能可以看作是导航系统功能的延伸和扩展。在功能逐渐扩展后,可为车主提供资讯、救援以及话务员直接服务等多种功能。该系统适用于丰田、雷克萨斯等部分车型。

2、美国通用车系的On-Star系统。

On-Star(安吉星)系统由美国通用公司推出,通过应用GPS定位和无线通信技术来实现包括碰撞自动求助、路边救援协助、音控免提电话、实时按需检测和全程语音领航等功能。不过,该系统仅适用于通用旗下部分车型。

相比上述两家,汽车CT则更专注于专业的车辆检测技术,从而会给消费者带来更为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服务也更容易实现。

车联网市场炙手可热,群雄逐鹿中原,谁能真正为消费者带来利益,成为真正赢家,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