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校车国标 新“问题”与“主义”之争

校车国标 新“问题”与“主义”之争

大家车网 2012-01-13 14:51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王睿

    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幼儿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幼儿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四项国家标准,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已于本月8日结束。

    两周来,在国内主要客车生产企业、媒体、民众的参与下,校车新国标的讨论演变成一场新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究竟校车高标准会不会引发更多的“不耐受问题”,如若降低标准又是否就是“校车恐怖主义”,成为这次标准大讨论的两大焦点话题。

校车国标 新“问题”与“主义”之争(0) 大家车网

    再论问题与主义,国情问题还是安全主义?

    本次出台的四项国家标准草案,参照美国校车标准及欧洲客车标准,对校车车身结构、外观标示、装载质量等均作出了明确规定。如若最终确定出台,则有望实现我国校车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但正是因为这份有望与“国际接轨”的校车修正稿,却被不少中小客车生产商指责,高标准会导致“问题”四伏。

    某些厂商依据所谓的“国情说”,认为如果将校车标准骤然提高,则有可能打压中小客车生产商进入校车市场的机会;而且高标准导致的生产成本与校车价格上升,则会制约贫困地区发展校车事业的步伐。这种中国国情论背后的逻辑,简单归纳之,即为美国标准不符合中国国情,如果强行推广之,则会“曲高和寡”。但有了中国乳制品降低国标的前车之鉴,显然这样的论调无法获得民众的认可。

校车国标 新“问题”与“主义”之争(1) 大家车网

    另一方面,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校车新国标借鉴了很多欧美先进经验,高标准体现了对安全的重视。允许对国家标准草案的争议与讨论,但争议与讨论是为了让最终标准更加完善,而不是在争论中妥协、降格。一旦国家标准降低,则有损于校车安全主义,一旦标准的监管能力有限,校车恐怖主义将会继续上演。

    多谈些主义,少谈些问题

    上周,发改委、工信部等十部委组织了“新校车标准征求意见会”,国内近10家主流客车生产企业到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据参会的人说,会上各方意见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校车新标准出台前夕,问题与主义之争在所难免,不少中小客车企业认为宇通有意“绑架”国家标准,不符合中国国情。但事实上,作为新校车标准的主要执笔者,宇通并非以自身产品为参照,而是以美国校车标准为参考。并且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例如:在突出安全至上的同时,适当的减少了对舒适性的追求,控制成本以求满足落后地区对校车的迫切需求。

    对于不少客车企业强调的国情问题,专家和媒体也有不同的看法。之前有说法称按照新标准生产校车要增加20%-30%的成本,但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的专家表示,这种说法以偏概全,“他们自己都在胡扯,客车企业提这些问题是没有底盘生产权的,都是小企业,不能代表行业。”

    也有不少网友、有识之士呼吁莫让标准之争成车企利益之争。“安全主义”应该放在首位,不应被成本因素羁绊,也不能降低标准来适应国内车企,相反部分车企应提高自身技术避免被挡在校车市场之外。网友“bensonhus”说,如果是高标准的“绑架”,淘汰掉那些不能达到标准的企业,我们支持!一名手机网友说,应该参照美国标准,不给那些不能达标的企业自由量化的空间,安全原则容不得讨价还价!还有微博博主发言称:“所谓国情问题完全是伪命题,真正的国情是需要高标准严要求的校车国标尽快出台,规范、整顿校车市场,而不是让漠视安全的无良厂家绑架国情,大做文章。”

校车国标 新“问题”与“主义”之争(2) 大家车网

    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我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争论。而这场关于校车国标发生的新“问题与主义”之争,则关乎着我国校车未来之路的发展。校车问题是综合工程,一切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高标准之下才能诞生高品质的产品。反之,则会“劣币驱逐良币”,降低校车标准,安全性能低的校车充斥市场,又或者各种农用车、面包车再次充当校车大行其道,校车事故惨剧周而复始、愈演愈烈。

    这次,在“国情问题”与“安全主义”之间,不妨执着一回,多谈些主义,回避些“伪国情”问题。

责任编辑: 许乐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