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北京现代:站在第二次飞跃的起点上

北京现代:站在第二次飞跃的起点上

大家车网 2011-09-29 10:06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杨洋

    9年时间,从0到300万的跨越,北京现代成为令业内既艳羡又好奇的企业。

    2011年8月31日,北京现代第300万辆,也是第3万辆第八代索纳塔下线,北京现代晋级300万辆俱乐部,以9年时间实现了企业的第一次飞跃。

    9年,北京现代已经习惯于迎接一次又一次的荣誉与挑战。自2002年创立以来,从2003年的5万辆跃升到2009年的57万辆,2010年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72万辆,2011年,以累计300万产销量的矫健之姿杀入中国汽车企业第一阵营。在跨越300万辆的新起点上,北京现代树立了下一个起跳目标,即2017年成立15周年之际,突破累计产销1000万辆,刷新“第二次飞跃”的新纪录。

    成绩需要点滴积累,精彩值得反复欣赏,在北京现代9周年倒计时之际,就让我们沿循其成长轨迹,截取从2009年至2011年北京现代所创造的辉煌记录,用“慢镜头”重温“第一次飞跃”,体会其成长、发展中助跑、起跳和飞跃的精彩“瞬间”。

    2009年增速94%,快速助跑积蓄起跳力量

    经过7年的磨砺和沉淀,2009年,面对市场有利时机,北京现代紧抓1.6L购车优惠等利好政策,以“速度”抢市场,快速打出“伊悦组合”车型战略,以“稳住中间、发展两端”的产品布局,在市场中搏杀。其中,“中间”的“伊悦组合”年销量实现41万辆;领翔名驭向中高端市场进军,雅绅特向低端市场渗透。

    “伊悦组合”的大获成功,让北京现代如虎添翼。2009年北京现代3次更新全年销售目标,最终销量达57万辆,并以94%的同比增速,即超出行业平均增幅近一倍的速度,不仅创下合资企业增幅第一名的成绩,排名也从第10名一跃至第4名。

    销量飙升的背后是“现代品质”的提升。在现代全球品质经营的战略指引下,北京现代提出“GQ-3.3.5.5”的质量革新战略目标。为此,无论从供应商体系,到工艺装备,还是第二工厂的投建,都可看到北京现代追求卓越品质的深深烙印。在这一进程中,北京现代逐渐完成了从速度制胜到品质制胜的转型,出色的完成了“助跑”的动作,为下一步的“起跳”做好了充分的能量储备。

    2010年创新战略,调整姿态转变飞跃动量

    就在销量高歌猛进的时候,北京现代却积极制动,调整方向。

    面对车市“井喷”的有利时机,北汽集团董事长、北京现代董事长徐和谊先生在2010年初冷静提出“内涵式增长”的管理创新战略,用“调结构,提品牌”的经营思路抢占市场,并提出了四大调整:收入和收益的调整、品质和品牌的调整、团队和个人的调整以及合作关系的调整。

    目前北京现代的销量主要是依靠伊兰特和悦动创造的,北京现代需要在中高级轿车市场赢得胜利,这对企业品牌的提升才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现代产品高端化是必然趋势。

    在北京现代看来,出色的助跑速度带领企业迎来新面貌之后,就需要达到一个理想的起跳高度去实现飞跃。在这个阶段,内在结构调整的重要性远大于量的扩张。

    发展显现成果。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现代中高端车型的销售占比仅为15%,而2010年已经上升到26%,结构调整,将水平动量改变为垂直动量,顺利达到“起跳”高度。

    2011年引爆品牌,华丽转身实现成功飞跃

    与之前实现销售迅速增长的“现代速度”不同,北京现代需要进一步提升品牌含金量和市场认可度。中高级车这座重要山头久攻不下,是北京现代的一块心病。作为产品线主要集中在利润相对较低的A级车产品的北京现代,提升中高级车比重,进一步提升车企整体品牌、加大利润,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

    2011年,赋予重望的第八代索纳塔在中高级市场势如破竹,自4月上市以来,连续月销量突破6000辆,使北京现代中高端车型销售占比提高到35%,给中高级车市带来强烈冲击,引起对手的警惕与紧张,更为北京现代进军中高级市场吹响了冲锋号。

    随着2011年8月晋级300万辆俱乐部,北京现代以让世人赞叹的表现成功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北京现代多年来的品质经营,也促使其品牌完成了第一次华丽的转身,从实用型品牌跃升为主流品牌形象。

    结构调整带动品牌升级。在 “New Thinking,New Possibilities”的新品牌宣言下,北京现代跃跃欲试,以崭新的姿态站在了“第二次飞跃”的起点上,为书写全新品牌故事,实现“15周年1000万辆”的目标蓄势待发。

    过去9年间,北京现代经受了市场的几多沉浮动荡,始终坚持品质与创新,从一家“后来者”晋级为当下中国车企第一阵营的中坚力量。在经历了速度、结构、品牌的提升之后,北京现代如何完美完成“第二次飞跃”,继续扬帆远航?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