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新车界巨头逐步成型

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新车界巨头逐步成型

大家车网 2011-06-15 07:58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导读]海外媒体报道,菲亚特已经支付给美国财政部5亿美元,用以完成收购美国政府持有的克莱斯勒集团6%的股份。

日前,海外媒体报道,菲亚特已经支付给美国财政部5亿美元,用以完成收购美国政府持有的克莱斯勒集团6%的股份。在这笔收购完成后,菲亚特将自己对克莱斯勒的持股比例提高到52%,达到了绝对控股的持股比例。目前,克莱斯勒剩下的股权中,41.5%掌握在美国汽车工人协会(UAW)的志愿员工受益人协会(VoluntaryEmployeesBeneficiaryAsso-ciation,简称VEBA)手中,还有1.5%掌握在加拿大政府手中。据外电报道,菲亚特已向加拿大政府表示,将以约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所持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7%的股权。此外,如果菲亚特能够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下属的VEBA信托基金就其持有的克莱斯勒公司45.7%的股权能达成交易协议,那么克莱斯勒首次公开募股(IPO)项目可能就可能“不再有必要进行”。

菲亚特在完成了对克莱斯勒资产的收购交易后,将成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制造公司。现任菲亚特首席执行官赛吉奥·马奇奥尼(SergioMarchionne)仍将担任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新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生产销售汽车,以其巨大的规模而获取利润,从而在当前经济衰退的形势下维持生存与发展。据传马奇奥尼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仅有六家全球性汽车公司能在当前的经济衰退中生存下去,因此尽快完成对于克莱斯勒的收购并迅速地恢复正常营业意义重大。

这一持续时间颇长的购并在国际汽车业内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来自意大利的看法是乐观,而对于新公司发展前途看淡的也大有人在。

为求生存逆势扩张

自从2008年国际经济陷入萧条的危机以后,各大汽车公司都采取了相对保守与稳健的发展策略,对于由美国三大巨头破产危机引发的购并机会大多数人都采取旁观的态度,不愿意轻易接手。然而,在经济方面并不见得有多大优越状况的菲亚特此时却极力出手参与包括通用与克莱斯勒破产后的并购。除了克莱斯勒之外,菲亚特一度还对于通用旗下的欧宝兴趣浓厚,只是因为通用最终没有出售欧宝而作罢。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逆势扩张,完全是因为在西方社会经济低迷的状态下,大量原本优质的资产低价出售,让原本就是汽车业内的菲亚特有机会捡这个便宜。事实上,在收购克莱斯勒的问题上,几乎没有其它的同行与菲亚特展开竞争,相关的管理机构也对此积极加以支持,这是菲亚特最终能够顺利兼并克莱斯勒的主要原因。

据报道,在完成对于克莱斯勒的兼并以后,菲亚特希望能够顺利地重新进入美国市场。借助克莱斯勒的庞大生产与销售网络,不仅能够在北美与美洲有着比较迅速的扩张,而且在全球的生产与销售都因此会得到加强。菲亚特方面的乐观估计,完成了合并之后的新菲亚特集团能够做到年销售汽车600万-700万辆,成为仅次于丰田的车业巨头。这样巨大的规模,将是菲亚特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未来前景有争议

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菲亚特的这一系列投资巨大的新购并,事实上就在新世纪之初美国的通用曾经不惜花费数亿美元的“断交费”,也不愿意履行兼并菲亚特的诺言。而这次的被兼并对象克莱斯勒,也是德国戴姆勒公司兼并失败后,不得不放弃的公司。这两大“购并毒药”结合在一起,其前景之黯淡或许是必然的。

从业绩的角度看,去年在全球主要汽车公司生产大多有所回升的情况下,菲亚特的产量却出现了下滑,其核心的菲亚特汽车销售难以打开局面是引起下滑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少行家都质疑其在美国制造小型汽车的计划,即便其整合工作一切顺利,但在欧洲并没有凸显多大竞争能力的菲亚特也难以确保能够在美洲这一陌生的市场上能够迅速走红。

也有人对于菲亚特大笔投资能否延续表示怀疑,尽管短期之内股票有明显的上涨,但人们是否愿意长期承受投资无所回报的损失值得怀疑。一旦资金投入有问题,新菲亚特帝国也会突然之间分崩离析的。

看来,尽管完成对于克莱斯勒的兼并在即,但如何能够迅速地让克莱斯勒恢复生产与销售,对于菲亚特来说是个生与死的选择,不经过这个考验人们永远会以怀疑的眼光看待菲亚特的一切作为的。

责任编辑: 孟飞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