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日系车跌宕德系车微妙 豪车市场格局变奏

日系车跌宕德系车微妙 豪车市场格局变奏

大家车网 2011-01-24 09:5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日系车跌宕 德系车关系微妙 豪车市场格局双变奏

如果将中国车市比作一曲交响乐,豪华车一定是最高潮的那一乐章,但并非所有豪华车制造商心中都能感受到美妙的音符,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格局正在双变奏。

一方面是日系车的整体走低,影响了日系豪车的市场表现,与德系豪车分庭抗礼的愿望渐行渐远。另一方面则是德系豪华车制造商之间通过在品牌、产品乃至渠道等环节的竞逐,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德系车间关系微妙

截至上周,德系三大豪华车品牌全部公布了去年在中国市场的产销数据,将对市场时机把握有失精准的日系品牌甩在身后、再次领跑中国豪华车市场已毫无悬念。

奥迪仍然遥遥领先。去年这个品牌在中国卖出225588辆汽车,同比增长43.5%。这一销量使一汽-大众奥迪"2015年达到20万辆"的目标提前5年实现。

在产品方面,奥迪A6L、A4L和Q5继续霸占着各自细分市场的头把交椅,这些热销车型仍然可以占到超过四成的市场份额。

国产车型远远超过进口,是奥迪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恰恰是奥迪的一块短板。奥迪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短板正在被拉长。去年,奥迪引进了更多进口新车,进口车型销量达到30668辆,同增长超过一倍。

不过,随着市场基数越来越庞大,奥迪的增速明显落后于宝马和奔驰。为了保持活力,奥迪宣布,未来五年内奥迪全系车型将引进中国生产,到2015年奥迪在华销售生产的车型将延伸到各个细分市场。产品战略已定,如何尽快提升产能,则成为摆在一汽大众奥迪公司高管眼前的最大难题。

对于奔驰和宝马,二者之间的竞争则更为不同。经过两年超高速增长后,中国豪华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奥迪领先地位短期内仍难撼动的情况下,宝马和奔驰之间已告别了过去在中国是各谋发展、共同进步的格局,开始走上PK台贴身肉搏。这种形势在过去已经体现的分外明显,从产品上的针锋相对,到各自品牌战略上的此起彼伏,甚至在每次活动间隙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打探一下竞争对手的"底细"。

不过,在二者竞争,不断迎来高增长的同时,各自也都在化解着新的增长难题。奔驰面临着进口与国产两个"奔驰"间长久的纠结,如何理顺并轻装上阵成为奔驰2011年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早已度过了进口与国产渠道问题的宝马,则面临在奥迪、奔驰更多新产品冲击下,寻找新的增长点难题。

2011年中国仍被视为全球豪华车市场最大的盛宴,在足以决定全球座次的中国市场,奔驰、宝马争夺的不仅是中国第二,而是全球第一。解决了各自中国难题,甚至将决定着他们能否抢占霸主奥迪的市场份额,追赶NO.1位置。这种背景下,德系三强多年来相对静态的竞争格局有望在今年被打破。

日系豪车总有起伏

与起伏不大的德系豪华车相比,日系豪车阵营中的失意者更多。

直至去年上半年,丰田旗下的豪华车品牌雷克萨斯仍然受中国大幅提高大排量进口车关税波及,销量未见大幅回升。好在去年下半年调整产品战略后ES240、IS250和RX270等车型开始上量,拉高了雷克萨斯去年整体销量,但5万辆左右的体量仍然无法与奔驰、宝马等竞争对手向抗衡。曾经人们提豪华车开口必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现在正逐渐把雷克萨斯"除名"。

与此同时,日系豪车中,另一个颇具特色的品牌,则在2010年更为尴尬。本田旗下的高端品牌讴歌去年的表现不仅与大部分豪华车企的欣欣向荣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与其四年前初入中国市场时的兴致勃勃相比,也判若两人。按照讴歌2010年的计划,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6000辆,但据经销商估计,去年其在中国的销量大概只有5000辆左右。由于销售不佳,目前讴歌3款主力车型在北京市场的售价出现了高达10万元以上的让利促销。

相比来说,在增长上略有成绩的是日产的豪华车品牌英菲尼迪,其去年在中国的销量已超过1.1万辆,成为少数状态尚佳的日系豪华车品牌。究其原因,是其能够及时的顺应市场,推出小排量车型。或许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增长,其今年在中国的目标确定为2.2万辆,增幅接近100%。

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同样身处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豪华车整体表现抢眼的情况下,日系豪车不甚理想的原因,包括品牌形成时间不长、品牌形象尚未深入人心、产品导入过于谨慎、对中国市场应变较慢,尤其是均坚持不国产的思路,令其性价比优势不能发挥等。

上述业内人士提醒,2011年中国车市增速放缓,豪华车虽然被看好,但竞争会更为激烈,随着德国三驾马车,以及沃尔沃国产计划落定等,日系豪车仍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形式。

责任编辑: 许乐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