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用车 >保养 > 保养费用 > 修车材料管理费 为什么4S店有的收有的不收

修车材料管理费 为什么4S店有的收有的不收

大家车网 2009-06-27 09:17 来源:杭州网 作者:

  修车时换了材料就要收取材料管理费?

  近日,陈女士的朋友开着尚在首保期内的三厢福克斯去浙江某汽车工贸有限公司下属的一家4S店换机油,车主要求将价值80元的机油升级成同样由厂家提供的200元的机油。付费时,4S店除了补收了机油差价外,还要求车主支付5%的材料管理费。尽管这笔费用很小,但车主想不通了。由于车主所在单位的车辆一直在该4S店维修、保养,最后,4S店免去了这笔费用。

  热心读者陈女士在提供报料时认为,材料管理费的概念十分模糊,而且还可以和4S店讨价还价,让人觉得4S店收的是一笔糊涂账。陈女士希望大家来关心一下:“这笔费用到底该不该收?是否该有一个行业标准来衡量此类收费?”

  行业管理部门材料管理费按规定可以收

  与陈女士有相同疑惑的读者不在少数,而且这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为此,记者采访了行业主管部门杭州市机动车服务管理局维修经营管理处,一位姓柴的工作人员对此作了解释。

  柴先生说,根据浙江省物价局和浙江省交通厅制定的《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经销商是有权收取这笔费用的。

  “国家规定所有的一类资质汽车经销单位都能征收这笔材料管理费。”柴先生很明确地告诉记者,“一般杭州市的车辆按照5%的标准收取材料管理费,省内车辆按照10%收取,外省车辆和进口车辆收取15%。如果该4S店收取的是5%的费用,就没有违反规定。”

  那在保养期内的车是否应该减免材料管理费呢?柴先生给予了否定的回答,“这与保养期是没有关系的,只要发生了维修、保养,4S店都可以收取这笔费用。”

  本报提醒只要消费者争取,经销商大多会让步。

  关于材料管理费该不该收的争论一直存在。既然有关部门对此作出过明文规定,消费者首先应该意识到,这笔费用4S店收与不收都是合理的。

  不过,既然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消费者不妨利用一下自己的优势。比如在购车前和4S店协商,是否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如首保或者更长时间)减免材料管理费;或者在维修前问清楚4S店是否有这笔费用,如果有,拿出其他4S店不收取的例子与经销商协商。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尽管很少有消费者在购车前提出减免这笔费用的要求,但如果消费者在下单前提出来,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下单前是消费者最为主动的时期,应该尽量多问、多沟通,尽量争取自身利益。

  本报调查S店有的收有的不收,消费者一头雾水

  既然有关部门明文规定4S店可以收取材料管理费,为什么消费者还是屡屡对这笔费用产生疑惑呢?问题还是出在4S店上。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很多经销商为了争取客户,主动放弃了这部分利益。由于车价相对固定,经销商要让利给消费者,只有让在售后服务费用上,相对工时费、材料费来说,材料管理费又是最容易“牺牲”的一块,因此,现在许多4S店都已减免了材料管理费。

  “只要是现代品牌的车,我们这里都不收取材料管理费。”北京现代浙江通达4S店售后服务部徐经理这样告诉记者。采取类似做法的还有上海大众汽车浙江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售后服务部吴经理也告诉记者,上海大众车在他们公司维修、保养也已经不收材料管理费了。

  而福特品牌的几家经销商依然收取材料管理费。浙江福通汽车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邵经理说:“偶尔一两次,消费者来维修、保养我们也有减免材料管理费的,但次数不会很多。”

  消费者赞成的反对的都有

  正方观点:材料管理费如同机场建设费

  材料管理费不能单纯理解为把零件放置在配件库里所产生的费用,这项费用和其他收费一样,是用来冲抵维修站的成本的,特约维修站因提供优质服务,承担的成本要比社会上普通维修厂(店)高得多,比如采购纯正配件、组织人员培训、进行形象建设、开展售后服务关怀等都会产生一定的费用,材料管理费正是一项保证维修站有合理利润的、必要的收费项目。

  如同机场建设费,我们不能说机场建设不是我们的事情,就拒交机场建设费。机场建设费当然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机场建设所需的费用,它和其他收费项目一样,是航空公司用来冲抵营业成本产生利润的。

  ——消费者张先生

  反方观点:摊到消费者身上过于牵强

  工时费和材料费消费者很容易理解,但材料管理费是一笔不太合理的费用,材料运输、仓储、管理的成本本来就应该由经销商承担,摊到消费者身上过于牵强。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新车出售也应该有一笔“车辆管理费”,因为它同样产生了运输、仓储、管理的成本。这项费用无论扩大到什么行业,比如老百姓接触比较多的家电、服装,你都会发现难以接受。

  ——消费者刘小姐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