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政策 > 北京欲征拥堵费 市民建议取消部分公车

北京欲征拥堵费 市民建议取消部分公车

大家车网 2011-09-13 00:00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9月初,北京市发布“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提出将研究制定重点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方案。“拥堵费”再次高密度进入公众视野,成为议论焦点。

  本周,记者通过网络、电话和街头随机采访等方式进行调查访谈,获得一些官员、市民、专家和学者等相关各方对此事的态度。不少人士表示,拥堵费是否征收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能否真正解决拥堵问题。

  ● 收与不收是个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争议集中在收不收费,怎么收费,谁来主要承担拥堵费的成本。

  不少私家车车主表示反对,原因在于解决拥堵不能让车主承担所有代价。北京私家车车主秦女士表示,“解决拥堵是所有市民的心声,但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到车主身上。”

  她认为,目前车主除了承担购置税、燃油税、过桥费等相关费用外,每年养车支出很大,还要面对日益上涨的油价。而对中心城区一些必去之地,即使掏钱也得进城。这样看来,收取拥堵费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部分无车族人士也反对收取“拥堵费”。其理由在于目前税费负担过重,税费支出不太透明,公车私用公款浪费现象严重。他们最担心即使收取“拥堵费”,拥堵情况也没有好转,反而成为个别地方政府的新财源。这其中质疑公车数量太多,“拥堵费”将只对私家车有制约作用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事实上,对拥堵费争议由来已久。早在2007年深圳就曾研究论证出台拥堵费,提出学习香港和伦敦经验,收取交通拥堵费,并对交通拥堵的华强北等商业区,尝试提高停车费来改善交通状况。后并未实现。今年3月,《深圳市打造国际水准公交都市五年实施方案》初稿发布,再次提出“研究实施包括交通拥堵收费、停车需求管理等各类需求管理措施”,引发社会争议。本周,深圳市交委表示,拥堵费征收是个复杂系统工程,目前尚无征收时间表。

  ● 便与不便困扰人心

  采访中,不少有车工薪阶层表示,若收费过高,无疑又将增加一笔难以承受的负担。在经济压力下,他们尽量不会把车开到收费重点路段。但对公车来说,收费再高也无济于事,因为是公款买单。对富裕阶层而言,拥堵费对他们不是问题。此前不少人为规避尾号限行,购买了两到三辆车,区区拥堵费对他们不算什么。

  这样看来,拥堵费主要还是加重了多数工薪阶层买车族的负担。

  有车主表示,如果北京的公共交通足够方便快捷,地铁、公交能在家和单位之间构建便捷有效的通道,那么他们也很乐意放弃私家车出行。但是,很多地方公交出行并不方便。

  以居住在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溪城家园的李先生为例,他工作地点在北京前门附近,要想到最近的立水桥城铁站,必须先步行15分钟左右到最近的公交站,再坐三站公交车才能到达。

  也有市民表示,城市规划、道路施工及交通管控等问题也是交通拥堵不可忽视的原因,而这些问题在多次“治堵”中并未改善,收取拥堵费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事实上,我国不少城市道路和交通设施基础薄弱,公共交通轨道建设明显滞后成为制约道路交通畅通的重要瓶颈。其次,车辆违章、非机动车驾驶者和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淡漠及无序行车等都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就在北京市发布“拥堵费”规划不久,9月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能源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姜克隽表示,北京目前征收拥堵费尚不处于最好时机,因为相关公共交通还没有完善。

  ● 能否解“堵”才是关键

  交通拥堵所造成的损失毋庸置疑,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的研究成果表明,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每天损失近10亿元财富。

  记者调查显示,交通拥堵状况加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随。最近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汽车工业快速扩张,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17亿辆,其中北京市达464万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城市功能和定位的划分也影响到交通拥堵问题。以北京为例,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定位本身,使其汇聚大量优质公共资源比如医疗、教育、就业等等,包括中国的“硅谷”——“中关村”也位于此。这都使得国内外大量优秀人力资源向北京集聚,客观也导致城市交通拥挤和汽车数量急剧上升。

  有专家表示,尽管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很快,仍很难与人力资源的增长及常住人口对于公共交通资源的需求相匹配。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远非收拥堵费能实现。

  不少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他们质疑的并非征收拥堵费本身,而是收费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拥堵状况,这才是问题关键。

  一些官员和专家建议,拥堵费之外,更要注重完善相关综合配套设施和进行科学长远的城市规划。

  2010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发表《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难点与对策建议》一文,建议北京尽早研究交通拥堵收费和相应配套措施。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政法系主任张柱庭认为,减轻城市交通拥堵,需要多种手段。适当收费这种经济手段可作为调节拥堵的一项措施,此外还应与限行、开展无车日等非经济手段相配合。

  也有专家表示,治堵最核心问题是解决道路资源和公众对道路资源日益上升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而这与城市规划和公共交通的发展直接相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各相关层面共同合力,单靠拥堵费显然很难“毕其功于一役”。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