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政策 > 正确引导消费 第三方汽车横评机构该出世

正确引导消费 第三方汽车横评机构该出世

大家车网 2010-03-15 10:51 来源:网上车市网站 作者:

今天是3.15,可汽车召回这个不正常的现象似乎已经成了常态,目前所有的人将这现象归于于汽车市场的发展太快,汽车厂商设计快餐化、生产的质量把关、零配件把关、采购质量失控,我看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市场没有第三方横向评测机构的监督。

目前汽车的公布各项指标都是来自于各厂商在不同路况、不同环境,自检自测,当然都会往好里说。比方说每百公里耗油、噪声、刹车响应时间等各种指标,没有一个厂商、一个机构能说自己不好的,可到底谁比谁更好,没有一个厂商机构说得清楚。

如没有一个机构能够得出、发布在同一价格下,这些指标的比较,也没有任何一个厂商、机构具备在同一环境、同一指标前提下的汽车价格比较,这不仅让厂商们糊里糊涂的看不到竞争态势,更让消费者在混沌汽车世界里糊里糊涂。

谁有汽车横评的条件?谁又可能承载汽车横评的资格呢?

首先否认了厂商、经销商的资格,他们互为竞争的现实,不可以、也不可能联合起来投资这么一个扯皮、扯淡的公正机构。其次是政府,政府虽然有汽车横评的资格,可改革开放、职能精简,政府只处于市场宏观控制,政策指导的状态。

再来看看汽车各种行业、协会的民间、半民间组织,他们是汽车横评的指导、使用、发布单位,有资格但没有资源。

在汽车的产业链上,只有一个环节可以承担同一条件下的汽车横评了,就是媒体。目前汽车媒体对汽车指标的横向评测不是没有,而是太小儿科,他们对汽车评测处于非量化的体验阶段,汽车编辑们的试驾就是单向体验评测。到底什么车最好?最适用、最适合某个阶层人士消费,只有靠口碑传销了。这未免太古代了吧

有人会说,建立汽车评测实验室,美国有吗?日本有吗?没听说过,这些汽车市场大国都没有过,中国怎么可能有?的确是这样,也可能不是这样,可能是这样的原因不提,可能不是这样的原因有二:

1、他们是以前的汽车生产、消费大国,现在中国是汽车消费大国;

2、以前汽车召回没有这样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量,现在是。

中国人干嘛只敢做别人做过的事?那好,咱们也做些中国人没做过的事,有条件吗?有资源吗?汽车横评那要多大的场地啊?还要免费评测,才能有公信力。

我看有条件,也有资源,中国那么多体育场馆、赛车场馆平常闲置,这些多浪费呀,,完全可以租用,评测的厂商完全可以平摊场地租赁用费,而且明确告诉他们,他们付的费用,只是场地使用费。评测单位只要购置或租用些仪器就可以了,当然被评测者也应该付些仪器租用费,免的评测得出评测报告、数据不公正,当然这些报告和结果应该放在4s店中,或放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中做消费者选购参考,更应该无条件地开放给各种相关媒体分布。

我这个想法是受IT业的启发,IT业的电脑外设、主板等硬件横向评测,由媒体担当有十余年,他们基本每年评测在10个以上的专题,每次专题准备时间都在3—6个月,每次专题评测的目标都根据当下市场热门产品,例如,每年7月份的评测目前销定在家用电脑。又如:预计双核笔记本3月份热卖,可能3月份专题就会使这样配置的产品,还如,11月份是企业采购高峰,那么11月份专题就销定了商用电脑、打印机等。遗憾的是IT业十年的横评几乎都是热销产品的横评,几乎没有一个评测机构像前面所说的:同一价格下的指标比评;同一指标下的价格比评,还有就是现在的汽车就是一个带轮子的电子设备,仅各项电子设备的评测就够立十项、八项的了,这也是、这就是汽车产品横向评发展的空间。

我想起了在17-18世纪俄罗斯文学著作的飞跃,就是因为有了托斯妥捷夫斯基为首的一群伟大的批评家,的不断批判(评测)造就了俄罗斯文学史那么多上前所未有的璀灿文学名著。

是谁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无线互联网用户群?是中国经济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不能不说也有媒体横向评测的定期发布的监督。

其实,这些话我只需要告诉媒体就可以了,除了CBSi(中国)的汽车群组,我还需要告诉他们的竞争对手吗?没有必要。但是,我为什么又要写出来呢?我是想让我的网友们,想让看到这篇文章的汽车消费者们知道,目前我们看到的汽车厂商公布的指标是多么混沌!怎么才能使他们、我们走出混沌?靠我这篇文章点个火吧。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