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0-07-07 00: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铃木谋求在中国成立新的合资公司(1)
与本田、丰田及日产汽车相比,进入中国市场耕耘17年却仅录得25万辆的总销量,这让日本铃木汽车有点按捺不住了。借两家中国合资公司母公司成为一体的机会,铃木汽车开始寻求在中国再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以求在中国市场突破销量魔咒。
“长安汽车有自主权去和福特、PSA合作,我相信长安汽车高层也能够理解我们的做法。”日前,铃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铃木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樽本浩司对记者表示,铃木汽车正在与多家公司接洽,计划在中国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
这是铃木中国首次就组建新合资公司一事作出公开表态。
而与樽本浩司平静的表态不同,长安汽车内部一位人士称铃木组建新合资公司对长安是一种“背叛”。但铃木汽车似乎已经决定不再理会长安汽车的感受,决意要再寻找一个合资伙伴。
铃木的新合资计划
今年3月,铃木中国离开已使用15年的办公场所,从北京搬迁至上海安亭。更早前的3个月,大众汽车宣布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铃木19.9%的股份,成为铃木汽车大股东。
尽管铃木中国宣称搬迁是出于建配件库与培训中心的需要,但从铃木公司内部传出的消息却显示:铃木汽车可能在上海建厂,并传言有望与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上汽合作投产新车,首款车型为SUV超级维特拉。对此上汽方面予以否认。
而此时,樽本浩司也一改之前的模糊表态,首次承认铃木中国正在与一些公司接洽,但“都是他们主动找过来”,不过他拒绝透露谈判进展情况。
“对于铃木汽车而言,组建一个新的合资公司,要比改造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容易得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说。
1993年,铃木汽车以与长安汽车合资形式进入中国,1995年,又与昌河汽车组建昌河铃木,至此,铃木以双品牌、双渠道耕耘中国汽车市场。
不过,17年的耕耘并未换来丰收的果实。2009年,铃木在中国两家合资公司以及进口车总销量仅为25万辆,长安铃木一家销量达到15万辆。更加糟糕的是,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无论产品、经销商能力还是品牌力,均在竞争中处于下风。
“除了经销商之外,我们自己也有问题,对市场需求没有准确把握。”樽本浩司坦承。
2009年底,长安汽车收购新中航汽车业务,使铃木汽车看到了寻找新合资伙伴的契机。根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一家外国公司不能在国内建立两家以上生产相同型号产品的合资企业”,即一家外资汽车公司至多在中国只能有两家合资公司。
樽本浩司表示:“我个人偏向于认为中国政策还允许我们再找一个合资伙伴,因为昌河铃木和长安铃木的投资方变成了一家(长安汽车)。”
长安的态度
尽管铃木汽车寻求新合资伙伴的理由看起来合情合理,但长安汽车却不愿接受。长安汽车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高层对铃木的做法“非常不满”。
长安铃木是长安汽车第一个整车合资项目,但在2009年前的16年里,铃木仅为这家合资公司导入了4款车型,2000~2005年,长安铃木没有得到一款新产品。由于新产品缺乏,经销商素质快速下降。2008年,时任长安铃木副总经理的王惟曾对媒体表示,长安铃木拥有600多个销售网点,“但单店销量在全国厂家和品牌中却位居榜尾。”
2009年底,长安汽车通过收购新中航汽车业务收编得来的昌河铃木业绩更糟,昌河汽车2006~2008年连续3年亏损,给昌河铃木的品牌复兴蒙上了阴影。
正因为如此,长安汽车希望铃木能够为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导入更多产品,以帮助两家公司复兴,而不是去发展新的合资公司。
日前,樽本浩司告诉记者,铃木旗下首款中级车型凯泽西[综述图片论坛]已正式在中国上市,他同时表示,只有销量达到1万辆后才会考虑本地化生产,而作为小型车专家,铃木在中国投放这样一款中级车的目的仍为提高品牌销量。
而现在看来,此前铃木中国提出的昌河铃木和长安铃木合并计划,正是为了名正言顺地进行下一个合资公司的谈判。
“我们认为形式上已经变成了一家公司(指昌河铃木与长安铃木),但实际运营上还是两个公司,我们会努力把它推动到一个公司的状态。”樽本浩司表示。
而长安汽车却未将昌河铃木与长安铃木合并。长安汽车内部人士透露,此前铃木曾从业务角度提出将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合并,但现在,两家公司是否合并成为鉴定铃木在中国是否已有两家合资公司,是否还能寻找新合资伙伴的重要依据。
“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没有合并计划。(铃木建新合资公司)首先要符合国家政策,其次铃木的表态只代表它自己,不代表合资公司和长安。”长安集团综合管理部副经理梁栋对记者说。
关键词:超级维特拉 责任编辑: 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