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市场营销 > 吉利: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品牌高度

吉利:通过技术进步提升品牌高度

大家车网 2009-10-10 10:10 来源:易车网 作者:

在刘金良的描画的吉利未来规划中, 最终的核心还是产品品质。他认为,品牌规划好以后,吉利下一步要做的还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技术没有问题,质量才能有保证,继而客户满意度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沉淀我们品牌的含金量。“这没什么捷径,只能慢慢做。”刘金良说。

23年前,当23岁的李书福把“北极花电冰箱厂”的招牌挂上路桥工厂大门、准备在家电行业大展拳脚的时候,这位以敢想敢做闻名全国的浙江台州人,还不可能设想,23年后,从这里运出来的已经不是北极花牌电冰箱,而是汽车。

从1986年卷起裤脚倒腾电冰箱,1990年因为进口装饰板畅销,而转行投产铝镁曲面装饰板,到1994年生产摩托车,创立“华田”品牌,再到1997年涉足汽车制造业,几乎每过4年,李书福就会转换一次行业,而造汽车,成了34岁的李书福最后一次选择。

无论外界褒贬如何,吉利的“老三样”——豪情、美日、优利欧,还是在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上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很长一段时间,前脸仿效奔驰竖立车标的吉利轿车,在李书福那“造老百姓买的起的车”的口号下,具有“草根”一般的亲切。然而,这也成了摆在李书福面前最大的难题,尽管这“草根”气质让吉利一跃成为国内汽车品牌销量前十名,但十年来却形成了品牌美誉度低、形象低端、忠诚度差的尴尬局面。

另一个人的出现

如果不是李书福14年前的较真儿,刘金良也许并不会走入人们的视野。

1995年,在三亚东方大酒店担任副总经理的北京人刘金良,遇见了一位因为房间折扣不对而较真儿的台州人,一番谈话之后,刘金良才知道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汽车狂人”李书福。这次简单的相遇,最终促成刘金良跟着李书福一干就是14年。

2007年3月,伴随着刘金良从幕后走到台前,正式担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吉利开始了一次全新的尝试。

2007年5月,刘金良正式宣布吉利汽车进入战略转型期,以微车为基础,向中高端车型方向发展。
回顾吉利的成长,确实经历了其他车企不曾体会的艰难,生产老三样产品的时候,缺乏生产设备、先进技术、资金……几乎匮乏每一种汽车企业所必需的资源,这也是导致产品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长期积累的结果,就造成了吉利品质粗糙的负面品牌印象。

从某种程度上说,吉利的转型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告别低质低价时代的吉利,在经历阵痛之后,诞生了新三样——自由舰、金刚和远景。其中,自由舰在吉利扭转品牌形象为目标的产品谱系里,被赋予了里程碑一般的意义,“自由舰是吉利中级车战略的开端,也是我们从低价取胜进入质量取胜的一个标志。”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张爱群说。而金刚则被视为一款承上启下的产品,“在金刚之后我们会有更好的产品出来,如果没有承上启下的产品,贸然推出一个很高档的产品谁能接受?我们只有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走,自由舰之后是金刚,金刚之后是远景,远景之后还会有更好的产品。”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杨建说。

上下兼顾

无论是参加法兰克福车展,还是和英国锰铜公司合作,都能看到吉利在品牌形象重塑道路上所做的努力。

“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只开发中高端,而是要把低端车作为长期的主导产品,做好、做精,让它不再低端。”刘金良说。

2007年,尽管小型车市场萎缩了5.7%,2008年又进一步萎缩5.1%,刘金良依然看好其发展前景,刘告诉《易车》,不是小型车没有市场,而是消费者对小型车的需求正在升级。

“一直以来,中国的微车产品更新换代都是最慢的,从1998年到2002年这五年,微车品种只停留在豪情、夏利、奥拓、QQ、奔奔这几款,车型老旧、款式更新缓慢,成了影响微车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消费者不需要微车,而是他们不喜欢这些老旧的款式。”

另外,配置低、安全系数低,碰撞试验最多达到两星级等先天不足,再靠低成本、低价格赢得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刘金良指出,在国外,微车不光配置齐全,安全性方面不乏四星级、五星级的高标准,合理的价位和优秀的品质,消费者自然更愿意选择经济实用的小型车。

而吉利的品牌突围之路首先着眼于在最大程度上完善自己的产品线,低端产品不再走牺牲性能、配置、安全性、环保性的老路,同时布局中高端产品序列,按李书福的话说,目标很明确,就是从“最便宜的车”过渡到为老百姓“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

在这样的使命下,熊猫面世了。

“90%的材料可以回收,80%以上的材料可以循环再利用,尾气排放达到欧洲四号标准,碰撞试验达到四星级水平。”这听起来似乎是某个合资品牌推出的全新车型。

在产品转型的基础上,吉利开始打造新的品牌形象。

2008年,吉利花费360万,在全球征集新的品牌标识,最终,这个看起来像土星的标识烙印在了熊猫的前脸,取代了传统的“666”立式车标。继而投资6个亿建设全新的生产工厂,引进全新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实现生产线全部自动化。

在中高端车市场,吉利的金刚、锰铜出租车、小劳斯莱斯等车型则承担起突围的重任。为此吉利专门聘请宝马汽车的高级专家,对汽车质量进行全面调控,并请来丰田汽车精细化管理专家对汽车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梳理。

2008年奥运会之前,北京的在销车辆实施欧四排放标准,未达标的豪情、美日、优利欧首先退出了北京市场。更加艰难的是,在战略转型的背景下,吉利还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放弃最能冲量的老三样。于是一些经销商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局面,甚至不得已选择了退网。这样的选择对于吉利来说,虽然痛苦但却不得不做。“我们就是在痛苦中成长,在痛苦中发展。我们必须把老三样停产,然后把新三样推到一个高度上。这是提升品牌最关键的一步。”

三个品牌、三个网络

在品牌方面,吉利一改原来的粗放,宣布了三个子品牌——全球鹰、帝豪和上海英伦。

吉利计划用两到三个月时间,改变原来的单一销售渠道,转变为按品牌划分渠道——三个品牌、三个销售渠道。也就是说,吉利也将走上分网销售的道路。

“我们之所以需要更多的销售网络,是因为我们要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占据更多销售网点资源。”刘金良说。

刘金良清楚地知道分网销售并非十全十美,同质化的产品如果分网销售,必然会造成经销商之间相互诋毁,最后会让消费者感到困惑,“这就是品牌规划上出了问题”。

而吉利给了三个品牌完全不同的定位:时尚个性、充满年轻活力的小型车品牌全球鹰;大众、中庸的中级车品牌帝豪;经典、豪华的高端车品牌上海英伦。

有了这样的品牌规划之后,吉利又对公司的技术体系进行了规划,“在2015年时,我们有5个技术平台、15个产品技术平台、40几款新车、三个品牌、三个营销网络”。

在刘金良的描画的吉利未来规划中, 最终的核心还是产品品质。“品牌规划好以后,吉利下一步要做的还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技术没有问题,质量才能有保证,继而客户满意度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沉淀我们品牌的含金量。这没什么捷径,只能慢慢做。” 

这样的功夫没有白费,在2008年,J.D.POWER销售满意度报告和产品质量报告显示,吉利在各项指标上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

有吉利特色的服务

不得不面对的是,服务一直是吉利的软肋。

除了销售网点环境欠佳,参差不齐的服务质量也让很多消费者对吉利产生过质疑。刘金良也意识到提高服务质量的迫切性,为此,吉利提出做“中国的丰田”。

喊出口号容易,如何实施才是关键。起码从现阶段来看,吉利并没有急于制订严苛的服务标准,“毕竟消费者对吉利的满意度和对丰田的满意度会有很大的不同。”刘金良解释,“我们当前要做的是保证经销商盈利,然后做好有吉利特色的客户服务。”

具体而言,吉利要求,在销售服务网络上,要尽可能做到特而精、精而全。“无论你是四位一体,还是两位一体,我们都欢迎,门槛降低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但服务质量不能变。”成本低,保证经销商盈利,这是健康发展的根本,“毕竟,服务是建立在利润基础上的,没有经销商的利润谈何服务?”

一位经营过吉利的经销商告诉《易车》,由于吉利对经销商商务政策相对宽松,比别的汽车厂家要灵活得多,“做吉利还是挣钱的,可能比做其他品牌挣钱还要轻松一些”。

2006年,吉利建立了自己的呼叫中心系统,定期做用户回访,加上即将开展的经销商的辅导培训,和更全面的考核、奖金激励方式,刘金良相信,这将很大程度上督促经销商规范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同时,刘金良强调吉利的经销商必须专营,不能代理其他品牌,“专一”的经销商才能把品牌做好、做专,厂家也会给与专营经销商最大程度的支持。

在经销商关系上,刘金良认为经销商需要的不光是管理,更多的是尊重与沟通。一位吉利经销商告诉《易车》,凡是他们去厂家开会、办事,厂家都会派人去机场接送,并提前为他们定酒店,派专人陪同。如果厂家发现某个经销商的销量出现严重下滑,厂家会主动从市场环境、产品、价格、宣传等各个方向帮助经销商进行分析和改善。

这种和谐在自主品牌的厂、商关系中依然值得称道。

或许,与国外的强势品牌相比,吉利的发展,除了产品质量之外,很需要仰赖渠道的力量,把中低端车型推向广阔的二三级、甚至四五级乡镇中去,“我们要像游击队一样,迅速去占领这些市场。”刘金良说。 跟奇瑞两条腿走路、重视出口不同,吉利仍然倚重国内市场。

2008年,由于赶在经济危机之前调整了战略结构,吉利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上半年数据显示,金刚、远景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5.83%、220.99%,超额完成年终目标。这种增长的背后,难能可贵的是,吉利在2008年没有降价。

刘金良告诉《易车》, 2009年1至6月,吉利全线产品仍然没有降价,尽管销量增长不如其他品牌的同级别产品,但这是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吉利靠低价参与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历史了,产品品质才是今后最主要的竞争力。” (来源:《易车》杂志 作者:王玫紫)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