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7-30 08:03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被砸破的玻璃窗
各种救生设备
记者孙磊拿锤子敲打车窗玻璃
水淹没车前半部,铁锤敲开车窗顺利逃生
在电影里,经常有这样的镜头:为了躲避跟踪的车子,男主角直接开车冲进河里。在水里屏住呼吸,然后打开车门,成功逃生。但在现实生活中,被困在车内的很多人,溺水身亡。遇到这种情况,为何不能顺利逃生?应当如何逃生?有没有逃生的最佳方法和时间?
昨天上午,萧山公安分局和萧山消防大队,联合万里汽修厂在萧山区市心南路晨辉路交叉口的萧山消防大队北侧南门江进行“汽车水下逃生实验”,真人实验汽车掉入水里的逃生技巧。实验就安排在萧山消防大队的院内,靠近南门江的河边。河边停了一辆大型吊车,旁边停了3辆轿车。
怀孕后,这几个月我外出采访、上医院检查基本都是自己独自开车的。在我身边,也有不少大腹便便但依然开车上班的女性朋友;所以我想,现代社会,城市里孕妇开车的比例是相当高的,一旦遇到暴雨、台风、积水等状况,作为驾驶员的孕妇应该如何自救?这是我想要入车尝试的最根本因素。
而且我健康状况一直很好,怀孕后也骑自行车、游泳、健身。在女性中,我的力气一贯是比较大的。最后,萧山公安分局的胡早玲科长同意了。最终,我成为现场体验者中唯一一名怀孕女性。
体验结果:我把尖角锤砸断了,车窗玻璃还是纹丝不动
10点15分,我坐进车里,同事们略有点紧张地叮嘱:“你大个肚子,小心点啊!”
我满肚子都是胜券在握的坦然。可供选择的工具有:一个4厘米长的金属钥匙、一个10多厘米的小安全锤,一个木头柄的尖角锤(柄长约25厘米,金属锤子部分是一头尖一头钝的)。
金属钥匙,我直接就放弃了,看着都不顶用。
先拿小安全锤砸驾驶室玻璃的4个角,每个角落我都砸了10多下,耗时3分钟左右,玻璃是被砸花了,可纹丝不动。再用尖角锤砸,依然是朝车窗四个角狠狠砸去。突然,嘭的一下,我以为玻璃砸破了,回过神来,才发现我手上拽着个光秃秃的木头柄——尖角锤被我砸断了,金属锤子掉落在驾驶室里,而车窗玻璃只是被刮花了而已。
修车师傅递过来一把更结实的大榔头,我看着有点怕:“万一这个榔头也被我砸断了,那么重的金属部分撞击到肚子上可就惨了……”
这时候我已经在车里待了5分钟,起初那股雄心壮志已经荡然无存。我一边用大榔头砸车窗玻璃,一边脑子里是两个声音,一个声音是:锤子别断啊,别断啊!另一个声音是:这要是真的淹在水里,我这娘俩不就真的完了……使劲砸了3分钟,我把大榔头都砸下一层铁屑了,玻璃还是不破。
我挺沮丧地开门出来了。
体验分析:锤子砸玻璃时要构成90°,力道才最大
为什么把锤子砸断了,玻璃还没砸破?民警、司机师傅都来和我分析,他们觉得原因有3:
1、我砸玻璃的时候,锤子没有垂直于玻璃,角度是倾斜的,这样力道不够大;而成功砸破的人,都是垂直敲打车窗玻璃的。
2、虽然我人高力气大,但我毕竟是个孕妇,砸的时候生怕伤害到腹中胎儿,不太敢用力气。
3、我挥舞锤子时,是双手持锤,在胸前击打,力矩太短,对玻璃而言破坏力不够;我使用的那把大榔头,有个男记者用它打了三下,就把玻璃窗打破了,他是单手持锤,像打铁一样,大幅度地击打玻璃,这样的冲击力才足够。
有电视台同行来问我,体验之后有啥感觉,我老老实实说:“要是碰上特殊天气,像暴雨、台风、积水,孕妇千万别开车了,实在要开车也最好有男性亲友陪着。”
体验总结:砸车窗最有效的工具是铁锤和多功能逃生器
岸上的砸车体验结束后,有个姓余的男子走了过来说:我这里有个多功能逃生器,比锤子还管用。
余先生说的多功能逃生器其实就是一黑片,看上去比烟盒略小一些,也更薄一些,比火柴盒略大一些。工具上有个1厘米长的刀片,镶嵌在逃生器里侧(防止割伤人),其中一侧有一个米粒大的灯光可以照明,还有一个1厘米长的合金钢,比米粒略粗一点。
余先生坐进车内,当场为我们作了演示:他用多功能逃生器去砸车窗玻璃的边角,只砸了两下,玻璃立即出现碎裂,只消用脚轻踹一下就全掉了。
随后,有个女记者进去体验,同样敲了三四下,玻璃碎裂。这下,我们都心服口服了。
余先生趁机做了个小广告:这是我去年三四月份发明的,灵感来自其他种类的逃生器具,但是都比较单一,要么只能照明,要么只能割东西,或者只能砸车窗玻璃。我这个申请了国家专利,把各种功能集中到一起来了。我在淘宝上也有卖,19元一个。最关键的是方便。
有人问:这么一小截东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
余先生解释,砸车窗的这截是合金钢,非常坚硬,而且头部很尖,砸玻璃时起到的破坏力就能达到最大。如果怕伤到人,还可以套个塑料套。这个东西很方便,可以随身挂在钥匙串上。
经过岸上的体验,结果证明:砸车窗最有效的工具就是铁锤和余先生的这个多功能逃生器。
1
岸上敲车窗实验
现在开车的孕妇越来越多,本报怀孕女记者亲身体验
2
水下逃生实验
根据汽车落水后的不同情况,设了5种体验方式
汽车水下逃生实验由汽车水下逃生实验员张春龙一个人坐进驾驶座进行下水体验,萧山公安分局宣教处的民警张占发坐在后排座位进行水下拍摄。准备下水的汽车是一辆报废了的别克君威,已经超过10年的车龄。
体验结果:逃生实验员张春龙5次都顺利“自救”
实验中,张春龙没有背氧气瓶。在试验区域,警方还安排了一艘中国海事的救生船和一艘手划充气艇。
民警举指示牌,进行第一轮实验。吊车用钢筋绳将别克车吊起,放进水面,水淹没车轮和车门边沿,车内的水淹到脚踝处。张春龙很轻松地就把车门推开了。
在第二轮实验中,水淹到车门中间的车把手位置,车内的水位到驾驶室坐垫的位置。这时,车门也能打开。
在第三轮实验中,水淹到车窗玻璃中间,水漫到胸口,这时,也可以推开车门逃生。
在第四轮实验中,水几乎漫过车顶,张春龙照旧推开车门,从水里浮了上来。
在第五轮实验中,水淹没车顶,车内全部进水。这时,车门轻松就能推开。但是张春龙选择了砸碎车窗玻璃逃生。
大概一分钟后,张春龙从水底浮出水面,爬到了手滑充气艇上。5次汽车水下逃生实验结束了,张春龙浑身湿淋淋地上了岸,接受各路记者的采访。
体验分析:有什么经验值得大家借鉴?
在汽车水下逃生实验中,张春龙在没有氧气瓶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到安全自救的?逃生中经历了哪些细节,有什么感受和经验?
张春龙说,第一次体验没有任何悬念,水淹没车轮,车门随时可以打开。第二次体验,水淹到车把手位置,车门也能打开,需要很用力。打开车门时不要开太大,以免水突然涌入,可能会把人击昏。
“现实中车子冲进水里,水大概也就淹没到车门把手的位置。等于是今天试验的第二个步骤。”张春龙说,车内的人可以及时推开车门逃生。在第三轮实验中,我用尽力气,连推了五六次才把车门推开,但是体弱的男子和女士的话估计很难推开车门。
“在第四轮实验中,水几乎漫过车顶,只有顶棚一点点空间,人在车内必须仰头才能呼吸,不仰头的话就要吃到水了。这时,车外和车内的水位压力相差不大,很轻松地就能推开车门,然后潜泳,逃到外面来。”张春龙说,最恐慌的还是第五次实验,当时心里想了很多问题,比如万一车门推不开了怎么办?万一摸不到铁锤,砸不了车窗玻璃怎么办?还有自己会不会溺水?
在经历了前一天的演练后,昨天上午的5次实验中,张春龙不再害怕了,整个过程都很平静。
在第五次实验中,水淹没车顶,车内全部进水。张春龙选择的是铁锤。
“我选择铁锤,因为这个比较常见,但是在水里,水的阻力很大,你越用力,阻力越大。我的经验是,保持扇形的一个范围,幅度不能太大,用右手持铁锤砸车窗玻璃,很容易就敲碎了。”张春龙说,在水里,他一直睁着眼睛,虽然眼睛很酸涩,但隐约能够看到车窗和水面。最后,他憋着气,用铁锤敲碎窗玻璃后,再用脚踹开车窗玻璃,然后潜水逃回水面。
整个逃生过程用了1分钟左右。
新闻延伸
实际事故中更容易遇到什么问题?
市公安消防局特勤一中队程本中队长答记者问
“今天做水下逃生实验的是一辆报废的车,密封性没有新车那么好,车内进水的速度比新车要快。”张春龙说,实际上,车子冲进水里时还存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
对此,我还采访了杭州市公安消防局特勤一中队的中队长程本。
综合程本和张春龙两个人的经验,我们对水下汽车的逃生自救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解读。
为何多数事故不能顺利逃生?
问:车子失控冲进河里,车内的人为何不能顺利逃生?
答:这跟路面出现交通事故有一些类似之处,出了事故,90%的人情绪往往非常紧张。如果能够做到非常冷静、镇定,效果就完全不一样。车子冲进河里,角度不同,冲击力也不同。被撞击后,人可能会被撞昏厥(或死亡),没有能力逃生。遇到事故,车子的电子设备损坏或失灵,车窗车门都锁死了,打不开,车子成了一个密封体,车内如果没有玻璃破碎器等,就无法敲碎车窗玻璃逃生。
第一时间推开车门逃生最直接快速
问:车子掉进河里后,困在车内的人还有多少时间可以逃生?逃生中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哪种?
答:对困车内的人来说,逃生的黄金时间只有两分钟左右。两分钟后,车内灌满了水,就会急速下沉到水底。车子刚掉进水里,水会淹没到车门中间,车门的把手位置,这时,要第一时间解开安全带,把车门的自动锁拉开,改成手动设置,然后推车门逃生。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快速有效的自救方法。
车子掉进河里,多数是车头先进水,因为车头比较重,车尾会翘起。车内的人还可以退到后排座位,第一时间推开后排座位的左右两侧车门逃生。如果车子上了锁,就要打开开锁的按钮,再开门逃生。
车子如果有天窗,在天窗还没有被水淹没前,也可以打开天窗逃生。
如果车内的人不会游泳,也一定要第一时间逃出来,站到车顶,打电话报警,然后大声呼救。
错过最佳的逃生时间,怎么办?
问:如果车窗全封闭,车内的人因为慌乱,忘记在第一时间推开车门逃生,车子下沉到车窗玻璃的一半后,车门推不开了,怎么办?
答:虽然错过了最佳的逃生机会,但并不意味着没有逃生机会。车体在下沉过程中,车体外的水的压力很大,如果不是力气很大的成年人,根本推不开车门。要用铁锤去砸车窗两侧的玻璃。敲车窗玻璃要用力敲打车窗玻璃缝隙处的边角,边角的位置更容易敲碎。
责任编辑: 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