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用车 >保养 > 维修养护 > 车市十大忽悠您中招了吗 业内人士来揭秘

车市十大忽悠您中招了吗 业内人士来揭秘

大家车网 1970-01-01 08:00 来源:东南网-海峡都市报综合报道 作者:综合报道

第一大忽悠:延时交车

消费案例:交完订金没下文,四个月提不到车

去年,陈小姐在福州仓山一家汽车4S店买车,工作人员口头承诺一个月左右就可提车,陈小姐当场预交了两万元订金。可是等足了四个月还未接到通知"如果不是打电话去询问,我真怀疑这家经销商已经关门闭业了"。最后,该经销商才口头告知由于供货计划原因,陈小姐"可能"还要推迟一个月才能拿到车。至于具体时间,经销商拒绝通过协议明确承诺。

点评:购车合同要事无巨细。从明确购买汽车的牌子、产,地、制造商、型号、批号、配置、选装设备,到交车时间都要一一约定,最好再加上逾期交车的违约条例。

第二大忽悠:捆绑销售

消费案例:如果你不买精品,起码等上五个月

朱先生一直关注刚刚上市的某热门车,经销商以产能不足、订单过多等种种理由,表示提车起码得等上5个月左右。"如果想要马上提车,您得多加一万元的精品",这是在经过再三商量后,朱先生被告知的一句话,最终朱先生一跺脚多加了一万元精品提车。

点评:我们在这儿奉劝您,买车的时候千万保持冷静,不必要的精品能省则省。尤其是对热销的新款车型不妨等上几个月,这样不仅能省钱,还可以通过这段时间,观察一下市场上对该车型性能的使用评价。

第三大忽悠:降价赔偿

消费案例:掏了钱,补不补偿不是你说了算

看着经销商打出了"降价补偿"的大旗,举棋不定的吴小姐狠狠心买了车,并约定如果半年内该车降价了经销商就将差价如数奉还。可不到半个月,这车就降价了一万多元。吴小姐找到经销商要求补偿,得到冷冷的一句话:"我们说的是如果厂商降价,我们才补偿给你,现在价格便宜只是我们在让利促销,不算降价,当然不能给你补偿。"

点评:"降价"与"让利"是经销商最喜欢玩的文字游戏。总之还是那句话,别轻信经销商的口头承诺。再遇到"降价补偿",咱还是来个书面协议,把"降价"条件一一罗列,也把补偿办法一一注明。

第四大忽悠:暗卖水货

消费案例:刚买两个月的进口车一路冒黑烟

从事IT工作的黄先生告诉我们,前阵子他买了辆进口车,结果才开了两个多月,爱车竟成了一辆加了油却无法提速、上坡时排气管冒黑烟的"问题车"。他找经销商理论,却被告知:"你这是'水货车',在中国既无配件也不保修。"由于当时经销商答应购车时便宜4.8万元,但不开发票,结果搞得黄先生有苦无处诉。

点评:购车过程要做到两点注意:"水货车"行车电脑所显示的多为德文、法文或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文,一般不会有中文说明书和保修手册;千万别为了图一点小便宜而放弃发票、保修手册等重要购物凭证。

第五大忽悠:旧车新卖

消费案例:刚到手的车,刹车片快磨光了

李先生去年年底在福州紫阳二手车市场买了一台小轿车,里程表上显示0公里。结果后来在一次维修中,工作人员说那车的刹车片快磨光了,起码跑了4万公里。随后,李先生去和经销商理论,得到的答案却是"不知道这回事"。

黄先生的情况和李先生的有些相似。前阵子他在二化附近买了辆SUV,本打算给爱车换个炫点的轮毂。结果,不换不知道,一换吓一跳,换轮毂的朋友告诉他,这车子起码已经跑了四千多公里了。

点评:识别新车做到"两看"。一看刹车片,零公里新车的刹车片,是完全没有磨损的。二看"跑冒滴漏",所谓"跑冒滴漏",是指车子行驶了一段里程,可能出现的漏油、漏水、漏气等现象。

第六大忽悠:只修不退

消费案例:发动机坏了为啥只换个壳

家住福清的林先生去年购买了一部轿车,跑了1.9万公里发动机就坏了。他到4S店要求退货,却被告知只能换一个机壳。

点评:消费者买车尤其要注意购车合同,除常规条例外,最好补充如出现发动机等部件的质量问题应予更换车辆。

第七大忽悠:不停地修

消费案例:刚买9个多月的新车几乎修了个遍

黄先生去年在白湖亭买了辆轿车,9个月内一直在不停地维修。仪表盘、车窗升降器、转向灯、车门拉手、电箱、水箱都换过了。黄先生说:"去年8月,因为水箱问题我向12315投诉,在他们的协调下4S店两天内修好了,但是修完后,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更严重了,到现在车子还在修。"

点评:保修期内车辆出现问题,应及时向4S店或维修站反映,遇到"需观察一段时间"等情况,一定要尽可能在保修期内解决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自费维修。

第八大忽悠:只换不修

消费案例:汽修技工变成了"换件工"

上周张先生车子的两个大灯进了水,商家说不能修得换新的。可是,随后在一次洗车过程中,两个大灯又进水了,这次商家的答案却是:"可以帮忙吹干。"张先生感到很疑惑,为什么明明可以吹干的,上次还要更换两个灯,多花了1000多元呢?

点评:因为如果只是维修的话,维修厂赚的利润就不会很大,所以一般维修厂就会以零件损坏的理由要求车主更换配件,或者直接说明只换不修。遇到这种情况,您不妨问一句:"为什么上次保修的时候,你就可以修呢?"

第九大忽悠:以次充好

消费案例:不是原厂配件,车价降3万

因为事故陈女士经历了一次大修,不久后陈女士想要换车,于是驾车到汽车中介进行评估,却被告知包括引擎盖、大灯在内的许多配件都不是原厂的,车价也因此下降了3万元。为此陈女士联系了4S店,却被告知该品牌所有的更换配件都是这样的。

点评:在维修投诉的案件中,以次充好、以假当真的情况是最严重的。车子在接受维修的时候,最好带上一名对车精通的朋友,监督商家所换的配件是否是原厂的。另外,如果是在4S店内维修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现场把更换的配件与店内新车进行对比,如果是一样的就可放心了。

第十大忽悠:小题大做

消费案例:"火花塞"出毛病升级成"中修"

彭先生的爱车因为火花塞的问题进厂修理,技师在观察了汽车排气管后,竟称这辆车一定要来个中修,活塞环和气门都一定要换,需要2000多元。

点评:面对"小题大做"要勇于说不。同样的品牌,在售后服务上都是联网的,您不妨到另外一家4S店去了解一下,或许就可以省下不少费用呢。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