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用车 >保养 > 维修养护 > 购车不理性养车成难题 买车容易养车难

购车不理性养车成难题 买车容易养车难

大家车网 1970-01-01 08:00 来源:中国汽车报宋鹏 作者:

现在,拥有一辆车不算是一件难事。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消费者在买车前很少会盘算各种用车费用,把车开回家才发现,让自己心疼的不光是购车费,还有一年到头源源不断的各种支出。

选车环节忽略养车成本

调查中,一些近期计划购车、准备跻身有车一族的消费者,在购车之前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对于品牌、外形以及驾乘感觉都反复比较,但对于日后的养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购车前,消费者已经被繁多的车型配置信息所包围,即使确定了大致的购买方向,但要在如此众多的信息中确定让自己最满意的车型还是相当不易。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信息检索以及亲身体验后,他们已经精疲力尽,很容易忽略购车后的事宜。在没有亲身经历过养车的情况下,尽管有些人在购车前考虑过日后车辆的支出问题,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现象依旧普遍。很多人对养车费用没有较清晰的概念,最普通的想法就是,养车费用应该和车辆价格成正比,购车时车价只要和自身的经济情况、购买力相符,养车费用应该不在话下。只要在选车时足够理性,就不会在养车方面栽跟头。

在位于北京西苑桥附近的一家4S店里,记者与前来咨询的张先生进行了交流。对方告诉记者:“面对如今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我更乐意自己去搜集信息,因为这样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车型,心里更踏实。”在询问他关于买车以后如何养车时,他回答说:“买了车自然要爱护车,日常的维护保养绝不能含糊,究竟养护成本多少还是买了后才知道。我也知道买车之后会有一堆麻烦事,但犯不上还没买就为将来的事情担忧。”

不理智消费造成养车难

采访中记者发现,现在不少年轻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会依靠家长的力量买车,但在购买后由于养车支出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期,买回来的车无奈成了摆设。“我也就只是在朋友聚会的时候把车开出来,要是每天都开根本开不起。”一位刚大学毕业的消费者对记者说。

对于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车不会为家里带来太大负担。家庭越富裕,家长给子女买的车越好,但车的价格和养护费用往往并不跟他们自身的收入成正比。由此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子女们每月挣的钱大部分用来养车,而在生活方面可能还需要由父母“支援”。这一类人买车的时候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实际用途,往往是家长提供了购车几乎全部资金,买的车档次也较高,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正常支付能力。这种仅为赶时髦而产生的不理性购车行为,带来的就是相当大的经济压力。

“过来人”忠告:买车容易养车难

在记者随意采访的20位消费者中,有7人认为养车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严重负担。原因是他们在购车时已经充分考虑自己的经济情况适合于购买哪类车型,即使无法对养车费用精打细算,也是在咨询很多“过来人”之后才做出购买决定。因此在购车时能够充分把握购车和养车之间的关系。“养护费用一般随所购车辆的档次提升而增加,购买高档车的人一般都有充裕的资金用于支付养车费用,像我们中等收入的人,就得反复考量了。既要满足用车需求,也不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太大负担。”汪先生告诉记者。

在一家4S店,记者见到了前来给自己的车做保养的赵先生。他阐述了自己对养车的看法:“我一般只在4S店里面保养,这些费用几年下来也不少。买得起车还要养得起车,买车不能只看前期的投入,对于买车后的支出一定要留意。即使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也应该将养车费用加入购车参考内容中再综合考虑。”

赵先生坦言,目前的养车支出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我现在出行,特别留意经济性。尽量在交通高峰时期避免开车,既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也节省了自身开支;考虑到停车难和停车费用的增加,去商业区购物也会选择公共交通。有时我也会和同事拼车上班,这样更经济实惠。”

“一开始单位有补贴,但现在自己养车,明显感觉到负担很重。所以现在一般上下班都不开车,只是周末郊游的时候才开车,自驾旅行,享受一下驰骋的自由。”张女士强调,买车之前一定要考虑好,对于一般收入的家庭,那些配件较便宜、维修较方便的车型更合适。“如果家庭收入很高,自然可以随心所欲地购车。”她补充道。(宋鹏)

[责任编辑:meipeng]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