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用车 >保养 > 维修养护 >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无车”出行也方便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无车”出行也方便

大家车网 2011-12-13 00:00 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综合报道

引言:成都市2012年“无车日”活动昨日举行,专家为缓堵提建议随着数量的猛增,汽车原本的快捷高效逐渐被拥堵所替代。这也使得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困扰全世界所有大城市的一大难题。

“关爱城市,绿色出行”成都市2012年“无车日”活动昨日举行。除了一些趣味活动,西南交大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彭其渊、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雪梅,就“无车日”与城市道路拥堵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解析。

提升公交分担率

“我和家人上下班都不会开车,不夸张地说,我的每一天都是‘无车日’。”张雪梅告诉记者,“无车日”虽然是个环保概念,但是对于现在的城市发展,却还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承担相同出行量的情况下,私家车占道路资源的8.9%,而公交车却只占10.2%。而目前成都的出行,大量的是使用道路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私家车,而目前我市公交系统的出行分担率只有25%,虽然在地铁2号线开通后这个数据可能略有上升,但还是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而大量人使用私家车出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交通拥堵。

“全世界很多城市的汽车不比我们少,但不堵,为什么?其原因就是人家的车不是每天开出来上下班的,是旅行的时候才开。”张雪梅说。据了解,中国香港的公交分担率是85%以上,日本东京可以达到90%,“相比之下,我们25%的分担率差距太大了。如果我们大量的私家车驾驶员都能改变现在的出行方式,我们的城市很快就可以不那么堵。”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引导市民“无车”出行

“虽然我们也是一直在呼吁和倡导公交出行,但似乎市民对公交出行就是不感兴趣。”彭其渊认为,市民对于公交“不准点、挤”的刻板印象导致了市民不愿意选择公交出行。“实际上,近年来成都市在大力发展公交这块做了大量工作。”他认为,首先是公交车的投入上花了大力气,现在成都市7000辆左右的公交车和市民日均出行需求来说,并不算低;另一方面,规划了很多的公交车专用道,为公交的快速和准点提供了支撑。“包括出租车的电话招租服务,都是在为改善公共交通出行的环境做出努力。”彭其渊说,要改变市民的老观点,用“无车日”这样的新概念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是‘无车日’被赋予的新内涵。”

“在一些交通治理较好的国家,公共交通定位在城市中心区,住在郊区的人可以开车到城市边的公交换乘停车场。”彭其渊说,国外普遍都是这样,一个小城市东南西北都有很多个换乘停车场,英国一个10万多人的城市都有6个换乘停车场,然后坐公共交通办事,再开小汽车回家。

加入市场化手段 降低“有车”出行率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私家车的一些优越性可以弥补传统公交的一些短板,所以导致大量私家车上路,城市越来越堵,以至于公交车也堵在路上。“公交车堵,大家就更不愿意乘坐公交车而选择买私家车,因为同样是堵的话,私家车的空间相对要大一点,舒适一点。”彭其渊表示,这样一来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但如果私家车上路频率降低了,道路空间释放出来了,公交车不堵在路上了,发班频率提起来了,我们的公交还会挤吗?还会不准点吗?自然就不会了。”

关于限购,彭其渊认为:“单纯地限制也许能够起一时的作用,但是要从根本解决问题,则需要科学地引导大家购车。”他说,不应限制私家车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的私家车人均占有率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目前还达不到美国上个世纪20年代的水平。即使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不高。以北京为例,北京现在人均小汽车占有率是12%,美国上世纪30年代是21.8%,而纽约上世纪30年代是18.5%。“从国际社会发展来看,我们的人均占有率在这样低的情况下,还要去限制私家车的发展是不合适的。二是老百姓的生活对小汽车是有需求的。”他表示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和政策引导,可以让老百姓用上小汽车。

据了解,韩国首尔高峰期对主干道车征收拥堵费,同时开征燃油税和道路使用税,提升城市公共停车场的收费价格,商业中心和办公楼附带的停车位数量也被削减。新加坡采取提高机动车的用车成本、实施道路收费等措施,以实现控制拥有与限制使用的目的,才是可持续的交通策略。“通过管理的手段,把目前的交通拥堵理顺,控制住。”彭其渊认为,另一方面还需要反思总结我们的城市规划管理在哪些地方还有欠缺的地方,既还欠账,又了新账,多管齐下,才是缓堵和治堵的根本。

送张“地铁公交换乘示意图”

市民绿色出行更轻松

市交委昨举办“无车日”系列活动,倡导绿色出行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无车日”,成都市交委联合有关部门举行了2012年城市“无车日”活动。天府广场及附近区域在09:00~13:00间划为交通管制区域。区域内举行了小学生10米长卷作画宣传环保绿色出行、学生和家长宣传倡议书以及迷你绿道自行车技巧比赛等活动,同时有老人自行车骑游活动在区域内举行。

市交委表示,“无车日”不是指望一次活动能减轻多少污染排放,而是希望以此提高公众的绿色出行意识。

活动举办方在天府广场及周边发放了“成都市地铁公交换乘示意图”,方便市民查阅如何在地铁站附近找到最近的公交站及其线路。记者看到,示意图在地铁1号线的17个站和2号线的20个站附近,分别标注了79个和128个临近的可以步行到达的公交站点区域和位置,每个区域又都标明了具体的三五个公交站点名称,每个公交站点则列明了其全部的公交线路。按照这示意图分级查找,就可方便地查找到最快的换乘路径。

“骑车冠军”上班乘地铁

市交委等举办的自行车“慢骑比赛”的冠军陈浩表示,他每天都从高升桥坐公交车到火车南站,再坐地铁到高新区上班。

凤凰湖边 万人行走5公里

昨日上午,近万名行走爱好者参加了“无限极2012世界行走日活动”,围绕青白江凤凰湖的步道徒步5公里。

相关数据 今年1到6月

成都每月增汽车2万辆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成都市交委获悉,2012年第一季度,成都市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87.61万辆,较上年同期新增长22.18万辆,增长率为8.36%。其中,汽车、摩托车分别约为202.41万辆、85.21万辆,增长率分别为17.65%、-7.60%。即摩托车同比下降,但汽车增长迅速。

而今年第二季度,成都市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91.60万辆,较上年同期新增长22.41万辆,增长率为8.33%。其中,汽车、摩托车分别约为208.32万辆、83.28万辆,分别新增长29.58万辆、-5.93万辆。摩托车继续下降,汽车则继续快速增长。

分析增长最快的汽车保有量,全市今年6月比1月已经新增10.5万辆,平均每月增长超过2万辆。若仅从第一季度看,全市汽车保有量日均(按工作日计算)新增1227辆,其中中心城区日均新增475辆。

正是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给成都交通的畅通和空气环境的质量,带来巨大压力。市交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无车日”活动就是想以此提高公众的环保绿色出行的意识。

故事特写

8岁娃每日走路上学

父母市内活动不开车

昨日的活动现场,双眼井小学三年级学生杨心锐和母亲李世珍一起发表了呼吁绿色出行的倡议书。“我几乎每天都走路上学,觉得很好,还可以锻炼身体。”今年8岁的杨心锐说。李世珍表示,他们家离学校不远,走路十多分钟,所以让儿子养成好的习惯。他们在市内活动也基本不开车,只有出远门才会开私家车。

交通情况

“无车区”周边 车流量偏大 整体运行正常

昨日,一年一度的“无车日”活动在成都举行。根据交管部门的安排,天府广场及周边区域被划为“无车区”,从上午9时到下午1时,对社会车辆实施禁行。与过去几年的“无车日”相似,“无车区”很“清净”,而无车区周边的多条进出城主干道则车流量偏大。交警四分局民警介绍,因时值周末,昨日中心城区总体车流高峰并不明显,除在“无车区”周边疏导分流外,外围道路整体运行较为正常。

责任编辑: 强子

分享到: